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21年7月28日 · (攝影/余志偉) 隨著國內COVID-19疫情趨緩,7月27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終於將持續2個多月的三級警戒調降為二級。 在各項社會活動有條件迎向復甦的時刻,日前主計處公布今年6月失業率為4.8%,創下10年來新高,因疫情而放無薪假與減班的人數也大幅增加,而防疫期間的種種限制更使得服務業受到極大衝擊。 從去年到今年,疫情到底對台灣產業與勞工的影響層面是什麼? 雇主的因應方式主要是裁員還是縮減工時? 而受衝擊最大的又是幾項產業? 《報導者》與長期關注經濟發展與分配的 共力研究社 合作,透過關鍵數據的分析,具體呈現疫情對於勞動市場與產業發展的深刻影響。 1. 減班勞工人數暴增,77.6萬人工時縮減. 疫情下勞工面臨的處境,可能有工時縮減、失業或退出勞動市場三種情況。

  3. 疫情對臺灣經濟與產業影響. 國內主要受影響產業. 整體展望. 疫情發展與國際經濟衝擊. 全球目前感染新冠肺炎案例數. 截至2020 年3 月13 日,全球感染新冠肺炎人數已超過12萬人,預期人數會持續上升。 除中國外,韓國、義大利、法國、西班牙、伊朗為重災區,而疫情已遍佈全球超過100個國家。 資料來源: Bloomberg, 2020/3/13. 國際經濟遭受重大衝擊.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 今年3 月將全球2020 年GDP 成長預測由2.9% 下修至2.4%,而中國的增長可能來到5% 以下,但2021 年有機會回升至6.4% 的成長。 根據Bloomberg 評估,疫情可能造成全球經濟2.7 兆美元損失。

    • 背景說明
    • 各國經濟影響觀點
    • 產業影響分析
    • Iekview

    2019年12月中國大陸武漢市爆發一種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WHO在2月11日將之命名為COVID-19。因適逢元旦、春節期間大量人員流動,包括上海、廣東、北京等地,甚至其他國家地區開始出現大量確診通報病例。根據世界衞生組織網站6月22日最新統計,COVID-19疫情已影響到全球188個國家和地區;另根據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統計,全球確診人數突破900萬,近50萬人死亡,其中美國確診人數逾220萬人、巴西逾100萬人、俄羅斯、印度、英國等均超過30萬人確診。歐洲在政府封城與人流管制下,疫情有趨緩趨勢,但巴西、俄羅斯、印度確診人數在5-6月飆升,需注意是否是下一波疫情的重災區。3月12日世界衛生組織WHO宣布COVID-19疫情進入「全球大流行」(Pandemic)。 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

    (一) 全球經濟影響觀點

    綜合當前外國主流機構看法(表3),2月份中國大陸內需市場的運輸、觀光、娛樂、零售消費等,將受到疫情擴散及中國大陸政府防疫管制措施而明顯下滑。隨著感染人數增加與城市擴散,封城與開工延期的防疫命令,將使衝擊從生產製造端、擴大到整體供應鏈體系,對全球經濟造成斷鏈影響。3月份美歐等國相繼封城與邊境管制,造成航空、觀光、零售業的大幅衰退,衝擊消費者信心與就業市場,也造成股票市場的大幅修正以及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陡降等。IMF 4月預測將全球經濟成長下修為-3.0%、同時東協5國、臺、美、韓、歐、日均為負成長;而在中國逐漸開放復工下,國際市調機構Capital Economics 6月微幅上修全球2020經濟成長率,全球經濟成長率上修為-5.5%(5月為-6.5%),主要因中國大陸上修為-1.0%(5月為-5.0%)、美國、英國、日本、韓國則維持不變。COVID-19疫情對全球生產及消費的衝擊效應非常明顯,且多數預測機構均警告復甦期會拉的很長。(圖3、圖4) 國內機構與公協會也持續發表疫情對臺灣整體經濟及產業的影響,疫情對臺灣經濟影響主要反映在民眾消費信心下滑,衝擊內需,以及部分生產斷鏈(國...

    (二) 終端需求變化

    依Gartner疫情前預測(2019/12),5G發展將有機會帶動伺服器與智慧手機換機潮,因此預測2020年5G相關產業/產品將有相當規模成長。其他如高階筆電(Ultramobile)、數位機上盒、手持遊戲機等均為正成長(圖5)。 然而,3月歐美疫情大爆發,人流管制、封閉邊界以及各種人員接觸限制,大幅降低電子終端產品需求,依Gartner 4月預測,2020年除伺服器仍有2.6%的成長外,其餘終端電子產品皆受疫情影響而下修5~15%不等,包含高階筆電與宅經濟(遊戲機)產品成長率皆為負值。 5月份歐美第一季的銷售資料紛紛出爐,疫情造成的封城、管制對終端消費端的影響浮現,Gartner 5月預測再次下修主要終端電子產品2020的銷售年增率,包括伺服器等所有產品均為負值,且多為衰退2位數以上。其中僅筆記型PC和平板電腦因受惠於宅經濟與遠端辦公、遠距教學等零接觸商機,銷售成長率微幅上修(但仍為負值)。

    (一) 整體產業

    從中國大陸製造業生產結構來看,中國製造業生產過程中所需要的中間原材料由境內供應比例約在60%至85%,其餘皆是從國外進口。以各別次產業來看,又以「其他運輸設備」和「資訊電子」兩個產業的境內供應比例最低、其次是「石油及煤製品業」。平均而言,中國每生產100美元「資訊電子」產品,需分別從台灣和韓國進口4.67美元和5.77美元,反映出中國生產資訊電子相關產品所需的關鍵零組件,仍高度仰賴從台灣和韓國進口。 因此,當中國大陸資訊電子業需求降低,除減少各國關鍵零組件的進口外,也會連帶減少包括加工設備、上游材料、下游組裝等供應鏈需求。透過產科國際所模擬分析,中國大陸資訊電子業每減少100億美元需求時,則供應鏈國家中以韓國受創最深,其次為臺灣、日本、美國等,產值分別減少16.3、12.7、7.4、6.5億美元。

    (二) 個別產業

    針對個別產業,產科國際所簡要列出各產業全球與臺灣的產業現況,以及6月份最新產業趨勢預測,如表4所示:

    此次COVID-19疫情發展,原先各界預期僅止於中國製造面影響,如今歐美疫情卻遠比期初想像嚴重,全球需求面更加不確定。中國供應斷鏈加上歐美需求缺單的雙重打擊,使得主要產業多悲觀看待2020年,工具機與石化等業別預估產值將較去年同期減少2成左右;然而,疫情後可能改變人們生活型態,包括日常社交、工作、購物、通訊與娛樂等,也將衍生新需求商機,產科國際所預估AI、5G、IoT等數位科技應用將在此波疫情影響下加速發展,相關的伺服器、基地台、網通設備、智慧手機商機也會在疫情高峰過後逐漸發酵,並帶動相關上游零組件發展。 美中貿易紛爭和肺炎疫情的接連發生,挑戰既有全球供應鏈生產布局,對當前全球經濟分工體系帶來改變。除了美中科技分流的走向,在後疫時代分散風險及各國發展在地經濟的思維之下,製造業走向全球布局已經...

  4. 2021年7月5日 · 本次研究台灣疫情對產業的衝擊影響程度量表分為七個等級最好+3分持平0分最壞3分若以最好與略好持平最壞與略壞三個部份說明研究結果顯示2021年第2季之產業衝擊程度如下: 1.最壞與略壞:服務業中的觀光旅遊、餐飲業為最壞,其次為文化創意產業、醫療保健服務業、綜合商品零售業。 製造業為汽車及其零件業、機械產業、網通設備業、半導體產業、紡織業、陸運業、營造業、不動產業等。 2.持平:鋼鐵產業、電腦製造業、電力設備業、空運業、海運業。 3. 最好與略好:服務業的無店面通路業與製造業的生技醫療產業為最好。 其次為製造業的面板產業、石化業、食品業;服務業為電信服務業、3C通路業。

  5. COVID-19對台灣產業發展趨勢之影響. 勤業眾信風險管理諮詢(股)公司/張益紳執行副總經理、邱鈺珊協理. 從2019年11月起,COVID-19疫情在短短數月,已蔓延全球120多個國家和地區,超過30萬人罹病,至今尚未受到控制,各國紛紛採取撤僑、禁航、關閉邊界等措施,在台灣則史無前例地將全世界的旅遊警示燈都列為「紅色」,可見疫情傳播速度讓全世界國家或地區不得不採取一項全球大隔離的行動,進而造成全球經濟嚴重衝擊,各產業的經濟損失已難以估計,各國家或地區積極提出刺激經濟或是紓困方案,減緩經濟惡化的速度。 全球化影響,重創台灣各產業. 經濟部在3月23日公布「109年2月批發、零售及餐飲業額統計」及「109年2月工業生產統計」,顯示受到疫情影響而呈現負成長的產業,包括:

  6. 2021年7月28日 · 根據調查五月本土疫情再起在企業營運是否有受影響的議題上製造業有22.6%廠商指出因疫情刺激需求反而導致訂單增加21.6%廠商認為現階段疫情對公司沒有造成影響另有40%廠商認為異地分流致產能調配不易22.9%廠商指出產品物流配送有受阻現象。 調查亦顯示,若疫情不再惡化,控制在三級警戒以下,廠商營收影響預計在±25%內。 服務業應產業型態,衝擊程度不一,但皆面對營運情況改變。 有39.3%業者認為因消費者消費型態改變或疫情影響,訂單明顯減少;不過同時也有38.6%業者表示受疫情影響小,略為調整即可;另有8.8%業者認為因民生與防疫需求激增,緊急需求大幅增加;以及4.3%商家受影響已停業。 生產據點位置與分布影響製造業廠商產能調配效率.

  7. 疫情對產業及就業市場影響之挑戰與因應. 國立中央大學經濟學系教授 邱俊榮. 壹、前言. 武漢肺炎(COVID-19)疫情延續超過半年,在疫苗問世猶遙未可知的情形下,已然對包含臺灣在內的全球經濟造成結構性的影響,當然也對就業市場帶來恆久性的衝擊。 事實上,在今(109)年武漢肺炎疫情之前,臺灣經濟與產業結構就已受到美中經濟戰爭與5G時代數位轉型趨勢的衝擊而產生結構性的轉變,而肺炎疫情又對這些衝擊帶來異同不一的進一步影響。 如何看待疫情後的臺灣產業發展趨勢,以及對我國就業市場的影響,在現階段便顯得格外重要。 本文將先就臺灣產業結構與就業市場如何受到上述一連串事件的影響進行探討,也試圖就. 我國面對劇變就業市場提出可能的因應對策。 貳、疫情對我國經濟及產業結構的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