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中央社記者陳清芳台北27日電) 邱小妹人球事件後,促成醫界正視醫學倫理問題,醫界人士認為,雖然醫學生必修醫學倫理學分,但上課方式卻常失於僵化,有醫師感嘆還不如情境教學或看場電影。 遭遇家暴腦傷又延誤醫療的邱小妹醫療人球事件,以及台中醫師公開揭露台中市長胡志強中風病情企圖影響選舉,促成醫界及教育界正視倫理,教育部也展開醫學倫理課程發展計畫並於今天報告期中成果。 衛生署醫事處長石崇良指出, 醫師要繼續進修倫理學分才能更新證照 ,醫學生也必修倫理學分,課本上教的醫學倫理有利他、無傷害等原則,但是教條規定是死的,醫師看到同儕照收紅包,醫療倫理說了等於沒有。

  2. 2024年4月24日 · 由 SHEN » 週三 4月 24, 2024 1:32 am. 網路上有人貼的. 大家給執政黨施壓,能順利三讀過關. 來源:蘇清泉FB. 健保點值1點1元. 醫界求生存,清泉續努力. 世界稱讚的台灣健保,因為採「支付上限制」,浮動點值讓醫界面臨虧損、倒閉的壓力,清. 泉出身醫界 ...

  3. 衛生署醫事處科長周道君則指出依民眾不同需求對傷口就醫情形休養時間等若需要較詳細描述醫師開立診斷證明書上花費心力多自然價格會有所不同。 針對甲種、乙種診斷書收費差很大,民間監督健保聯盟發言人滕西華認為,若診斷證明沒有用途上的差異,就不應有價格上的差別,衛生機關將診斷證明分為訴訟用、非訴訟用,就是誤導民眾兩者有不同。 她認為「差十倍的價格,沒有多十倍的價值」,衛生主管機關應清楚界定。 (失魂) (怒火中燒) 儒 學 身 能. 道 修 靈 淨. 佛 悟 心 空. desktop. 榮譽院長級. 文章: 31718. 註冊時間: 週一 11月 20, 2006 9:19 am. 來自: 歡婆鄉. Re: 驗傷單用途有別 訴訟用貴十倍.

  4. 2020年12月14日 · V1. 1096. 週五 12月 11, 2009 12:33 pm. 醫療保險住院必要性認定爭議問題之研究(邏輯沿用自健保) 由 dtemer92 » 週一 12月 14, 2020 12:58 am. 保險業務發展基金管理委員會九十八年度委託研究計畫. 醫療保險住院必要性認定爭議問題之研究 一兼論定額型醫療保險重複投保之通知義務一. 委託單位:保險業務發展基金管理委員會. 研究主持人:盧國揚. 研究員:汪信(台大法律系教授) 研究助理:許維志、解証鈞、蕭雅芳. 一、本報告不代表保險業務發展基金管理委員會意見。 二、研究報告之轉載、引用,加註資料來源、作者,以保持資料來源之正確性。 中華民國九十八年十二月二十二日. 一、緒論. 1.1 研究緣起.

  5. 神經修護科主治人體脊椎疑難雜症,最棘手的就是癱瘓問題,鄭宏志與黃文成都是該領域名醫,鄭曾診治主演電影《超人》的美國演員克里斯多夫李維及前第一夫人吳淑珍,前陣子還因怒告嫩妻騙婚而登上社會新聞,但夫妻倆日前已和解;黃則是北榮「名刀」,常有病患排隊指名要他開刀,但外傳他受此弊案打擊,一度想封刀。 兩人否認不法. 檢調兩年多前偵辦署立台北醫院骨科名醫林甫涉勾結冠亞生技公司詐取醫藥費案,發現二 八、 九年北榮採購置換人工椎間盤手術的重要醫材「椎體前側置換裝置」時,鄭宏志涉嫌用辦理招標機會,指定冠亞生技提供的規格圖利業者。 黃文成則被控使用冠亞代理德國歐立方的「椎體前側置換裝置」時,涉嫌每次收取三萬元回扣。 醫界指出,若患者換置活動式人工椎間盤,須自費約二十五萬元。

  6. "連帶負損害賠償責任"的概念用最簡單的例子說明的話就是假如一台benz和一台裕隆一起撞死了一個人,那到底是benz撞先,然後裕隆撞死,還是裕隆撞先,benz撞死或是看起來是兩台車一起撞的,但事實是只有其中一台撞死人而以,但真相不知道,所以民法上可以判benz車主和裕隆車主共同侵權,要"連帶負損害賠償責任",賠一千萬給死者家屬!!那什麼是"連帶負損害賠償責任",意思是死者家屬不論真相為何 ( benz撞先,然後裕隆撞死還是裕隆撞先,benz撞死) ,家屬有權向 benz車主要一千萬,或向裕隆車主要一千萬,或各要五百萬,當然,聰明的家屬就直接向benz車主要一千萬就好!!!至於 benz車主和裕隆車主要如何分這一千萬 (責任的分擔) benz車主和裕隆車主自已去打官司確認!

  7. 〔記者孫友廉╱台北報導〕造成四死慘劇的台北榮總院內瘧疾感染事件中,其中一名同樣被控業務過失致死的台北榮總住院醫師賴仁怡,於事發兩年半、在她即將滿三十歲大關的前夕,疑因承受不了本案帶來的心理壓力,竟在家中注射藥物自殺,令人不勝欷歔。 士林地檢署八十五年二月間起訴全案,被告計有放射線部主任張政彥、時任主治醫師藍功堯、時任住院醫師羅奉臨與賴仁怡;纏訟九年多來,迄今張政彥仍為放射線部主任,其他人則離職而去。 賴仁怡於八十四年八月二十三日才進入台北榮總,擔任住院醫師,八十四年十月間發生感染事件;八十五年九月三十日,一審士林地院判賴女無罪。 八十七年三月七日上午,家人叫賴女起床上班,發現賴女俯趴在床死亡,現場留有兩支注射器,未有遺書;不少法官研判,賴女疑因無法承受壓力,責任心重,才走上自殺之途。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