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23年10月12日 · 1. 外感傷寒,經絡陽傷,體內陽經氣血不足 (陽虛) 中醫《傷寒論》是千古以來治療「外感傷寒」的專書,裡面有多處提到「頭眩」的症狀,不論是陽病 (太陽、少陽、陽明)或是陰病 (太陰、少陰)都會出現暈眩。 許多人感冒的時候就會頭暈,因為 《傷寒論》提到傷寒第一個就是入侵太陽經,這主要就是影響頭部的膀胱經。 單就外感傷寒所造成的暈眩,就可以分類為好幾種方證,可見外來的寒氣對頭部經絡造成的影響巨大,這也是 現代人不明原因的暈眩,多數就是因為外感傷寒或其後遺症所造成! 從通往陽經的經絡可以明顯看出,通往頭部的主要經絡全部都屬於陽經,所以 造成頭暈最主要的原因非常簡單,只要體內陽經沒有能量,就難逃暈眩的魔掌!

  3. 2020年8月15日 · 2020-08-15. .文 / 康健編輯部. .出處 / 康健雜誌. .圖片來源 / shutterstock. 字級. 收藏. 分享. 而且有時候還會伴隨噁心嘔吐腳步不穩耳鳴聽力衰退等症狀不可不慎由於造成眩暈的可能疾病很多若是反覆發作的患者一定要去做檢查以中醫來說眩暈患者可分為4種體質。 ① 痰濁上蒙型: 患者會感到頭暈昏沉、胸悶、噁心、倦怠嗜睡,而且脈滑、舌苔白膩。 身體水分代謝不佳時容易形成痰瘀體質,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傳統醫學科內科主任陳萍和表示,水分代謝不良,氣血循環就會受到阻力;氣血循環一差、血打不上去,就容易感到眩暈。 治療痰濕引起的眩暈,陳萍和經常使用半夏天麻白朮湯、川芎茶調散、二陳湯、溫膽湯、益氣聰明湯等,可以顧脾胃、化痰理氣。

  4. 2023年10月15日 · 從中醫觀點來看頭暈可分成以下六種情形風火上擾感覺頭暈脹痛煩躁易怒因為易怒又會讓暈痛的感覺加重產生面泛紅耳鳴睡眠品質不佳口乾口苦舌頭呈紅色舌苔呈黃色等情形。 陰虛陽亢:頭暈、目澀、心煩失眠、多夢,或有盜汗、手心或腳掌心偏熱、口乾,舌頭泛紅,舌苔少或無苔等。 心脾血虛:頭暈眼花,如果太過勞心症狀還會加重,心悸、精神疲勞、氣短乏力、失眠、食欲降低,面色不正常缺乏光澤、唇舌色淡等。 中氣不足:頭暈,喜歡躺著不動,站立時頭暈會加重,太操勞可能會發病,使得人倦怠少言、少氣無力,一直冒汗,食欲下降、排便不成形,舌頭顏色淡。 腎精不足:頭暈耳鳴、精神萎靡、記憶減退、眼花、腰膝痠軟、遺精陽痿、舌頭偏淡紅、尺部(手腕附近)細弱。

  5. 暈眩及頭暈的中醫治療. 暈眩或頭暈的患者臨床也很常見頭暈最常見的就是坐久或蹲下起身會暈有些甚至會看不到眼冒金星有些暈眩則會覺得天旋地轉有些則會走路無法平衡。. 有時會伴隨頭痛、頭脹、頭重、耳鳴、想吐或其他症狀,有些甚至會暈到睡 ...

  6. 2014年9月23日 · 陳明和表示傳統中醫治頭暈的方法是根據病因病機結合辨證論治以便對症用藥使用適合的處方但治療應先排除耳鼻喉科疾病。 頭暈通常分成肝陽上亢、氣血虧虛、痰濁上擾、腎精虧虛等四型。 陳醫師指出,患者症見頭脹痛、眩暈耳鳴、頸項痠痛、臉紅耳赤、口苦咽乾、惱怒則加重病情、舌紅等症狀,屬於肝陽上亢型,治宜平肝熄風,適合用天麻鉤藤飲等處方。...

  7. 2021年4月30日. 中醫治療頭暈眩暈用對方法效果好. 頭暈的原因非常多種, 有幾種暈,是中醫非常擅長治療的。 急性的眩暈使用西藥治療的效果已經非常顯著, 那麼中醫的角色在哪裡? 其實,有部分的病人使用西藥還是無法全部緩解, 或者雖然這次緩解了,但下次又常常發生,一年當中發生了不下10次。 中醫的治療價值即在這裡, 難治的! 大多人都可以用這樣常見的西藥治好,為什麼有些人不行! 因為: 體質差異. 體質不對,就可能是頭暈眩暈的好發族群。 臨床上,非常多的案例,透過體質的調整,一年當中發作的頻次得到非常明顯的調降。 最常見的體質就是脾虛痰濕質,配合相應健脾祛痰的中藥來處理,例如半夏天麻白朮湯。 另外,也治療過心理因素造成的暈,

  8. 2023年3月23日 · 頭暈就是眩暈症嗎婦女吃止暈藥兩年才發現頭暈竟是心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