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11月12日 · 1. 2021年底前鴻海 與泰國國家石油公司PTT的電動車合資公司 將成立, 鴻海持股40%預定2022下半年建廠2023年量產 ,初期年產量5萬輛,將逐步提升至15萬輛。 2. 2021年底前,與中國吉利汽車的合資公司將成立,雙方是在今年初宣布締結合作關係。 3. 與印尼合作的方向是建立在地的電動車生態系,今年底會有明確進展。 鴻海國產電動巴士 2022上半年將正式銷售. 展望2022年,鴻海也將有以下進展: 1. 由子公司鴻華先進打造的 電動巴士Model T ,上半年將在國內正式銷售。 2. 今年入股電動機車大廠gogoro後,明年上半年雙方將在中國生產電池模組及建立換電站。 3. 上半年鴻海墨西哥工廠將擴廠,著重增加汽車電子產品的產能。 4.

  2. 2020年10月16日 · 全球最大電子代工製造商鴻海2317與國內汽車業龍頭裕隆2201),16日正式宣布共同進軍電動車市場創下國內科技大廠全面跨足電動車領域的首例鴻海在今天舉行的首次鴻海科技日發表名為MIH的電動車軟硬體開放平台平台上的所有規格參數及軟體等開發成果將開放給合作夥伴運用讓各家車廠在MIH的基礎上以最低代價及最短時間開發出需要的車型帶動台灣進軍電動車產業。 鴻海今展出由其與裕隆合資公司「華鴻先進科技」打造的MIH硬體平台(圖中車子底盤)。 (圖片來源:鴻海提供) 鴻海董事長劉揚偉今天在發表會上表示,鴻海將從 硬體平台、軟體平台及關鍵零組件 等三大方向進軍電動車,其中硬體平台就是透過與裕隆子公司 華創車電 成立的合資企業「鴻華先進科技」共同打造;

  3. 2022年5月12日 · 鴻海與美國電動卡車業者Lordstown Motors12日在台灣時間大清早美股11日收盤後同步公告雙方正式達成代工生產製造協議及合資開發協議。 鴻海將以2.3億美元(約69億元台幣)買下Lordstown在美國俄亥俄州的汽車工廠,將為對方生產首款商用電動皮卡(pickup,貨卡車)Eudurance,預計下半年開始出貨。 這座工廠將是鴻海第一個北美電動車製造基地,未來也將為其他代工客戶生產電動車,且該廠400位員工同時加入鴻海。 Lordstown將是鴻海首家量產的商用車代工客戶. 位於美國俄亥俄州的Lordstown Motors工廠,外面的logo已經蓋上鴻海的標誌。 Lordstown Motors去年超慘 創辦人、財務長下台 錢快燒完 還被政府調查.

  4. 其他人也問了

  5. 2021年3月3日 · 據本刊調查鴻海確實與台灣多家巴士業者洽談合作中包括成運汽車乃至於台塑集團旗下台塑汽車規畫生產電動卡車電動巴士),都是鴻海打算拜訪或接觸中的對象未來鴻海會是以自主研發或是採合作模式發表屆時年底一款電巴推出時就會揭曉。 至於另外2款車呢? 法人圈盛傳,劉揚偉口中即將亮相的兩款乘用車,一款是M-Byte,另外則是過去納智捷舊款車型S3或是U5的改款電動車,都是過去擁有一定基礎的延伸。 力圖拿回採購權! 複製供應鏈管理經驗 把拜騰、Fisker當成蘋果來處理. 回到鴻海集團核心,劉揚偉心中的電動車大計,則會聚焦在供應鏈管理、整車組裝上。 一位資深法人觀察,鴻海勢必將旗下子公司產品,轉往更高毛利的車用領域發展,同時也把ICT(資通訊)產業進行供應鏈管理的經驗,移植到電動車廠上。

  6. 2021年2月28日 · 鴻海 電動車 EV 劉揚偉 謝金河 電動巴士 裕隆 鴻華先進 MIH. 鴻海2317透過MIH電動車平台推出的首款電動巴士概念圖首次曝光實車預計10月亮相將是今年第四季鴻海與其他車廠合作的多款電動車之一鴻海希望流著自家血液的電動巴士能從國內公車市場耕耘壯大未來放眼國際市場。 董事長劉揚偉也強調,2025年前是台灣衝刺電動車市場的關鍵期,因為多家國際電動車廠商都準備在2024年推出重要車款,若沒有把握這個機會,「台灣只能繼續幫別人打工」。

  7. 2014年6月12日 · 台灣最大電動巴士公司立凱電能科技董事長張聖時就做了一個很好的比喻如果特斯拉經營的是加油站提供電池的是日本松下負責油桶及運送那麼鴻海就是負責加油槍設備的製造來降低成本。 為了達到這個目標,特斯拉大舉在美國與加拿大興建充電站,馬斯克要透過綿密的充電站網路,建立起屬於特斯拉的「能源公司」;但當這個成長曲線要拉得更高,鴻海成了馬斯克的不二選擇。 據了解,鴻海開發充電站的任務,是由主掌連接器事業群副總裁盧松青直接負責,以美國賓州工廠為大本營,一步一步把「充換電站」機器人的艱鉅任務完成。 盧松青在鴻海內部以挑戰高難度製造聞名,當年英特爾奔騰(P4)處理器的相關連接器,就是由盧松青出馬打贏了勝仗,幫助英特爾迅速坐穩市場王座。

  8. 2022年3月16日 · 劉揚偉回覆法人提問時說明鴻海進軍電動車的策略之一是輕資產也就是資源集中在技術研發生產端則是與國外在地企業合作鴻海最多出資40% 。 「BOL模式更有競爭力,也可以跟合作夥伴分潤,例如 我們與泰國PTT合資企業 就是出(資)40%,未來在沙烏地阿拉伯及印度也會採類似模式。 另外,電池向來是電動車技術的關鍵。 對於法人提問鴻海在電池模組的策略劉揚偉表示, 集團將會把研發放在台灣,並與相關廠商在市場端合作 ,例如在印度、泰國及墨西哥,都會洽談在地合作生產。 💌Happy Mother’s Day💌今周感恩月 ,母親節限定禮遇📣訂閱即贈餐廚好禮!網路下單另有加碼禮⏰數量有限!! 立即購>>. 鴻海 劉揚偉 電動車 半導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