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3月25日 · 呂教授認為社會系的同學非常有目標知道自己未來想做什麼同時教授也認為每個學生的選擇都是在於自己不管對未來有沒有明確的目標可以試著去嘗試不同的領域去突破既有框架以不同思維的角度看事情。 因為如果一直停留在自己擅長的領域,雖然透過不斷的學習,你可以成為這個領域的專家,但就像所有的武功都會有高原期,在你很難突破到下一個階段的時候,不妨試試其他的領域,不用一開始就把路走死,給自己更多探索的空間。 在香港任教時,教授覺得台大的學生認真程度更甚香港理大的學生,台大學生對於自我生涯的規劃做得非常完善,但香港的學生有著更多的自主性,並且有更多的課業活動,每個人除了書本外的選擇,會花更多的時間去追尋讀書以外的事。

  2. 參與的同學從大一新生至研究所正面臨論文壓力的同學兼有之透過講師林德慧諮商心理師的帶領深入淺出地了解壓力形成的機制壓力對日常生活正負向的影響如何管理壓力及放鬆身心的技巧最後有一小段時間讓同學練習呼吸放鬆與正念德慧老師在分享的過程中點出了每個人能盛裝壓力的容器容量雖然大小有別但重要的是如何覺察自己內在的狀態了解自身因應壓力的機制同時也調結容器內情緒的滿溢程度達到平衡。 而深呼吸、身體掃描和正念看似容易,不過卻往往是多數人忽略的小技巧,當我們真的願意花點時間、把焦點放回自己身上時,聽得到心跳、感受到身體的酸痛,亦是開啟對於自身的關照和重視,讓我們得以保留壓力帶來的動力與目標,但不會被巨浪所吞噬。 上版日期:2023-09-12. 回上一頁. 回最上面.

  3. 哈柏瑪斯所指認出的溝通能力,彷彿我們只要知道人們腦袋裏裝什麼,就可以知道他們接下來會什麼舉 動。但是人不能被簡化成為一種純粹的認知與思考的過程,活生生的人也是附著在特定的空間脈絡下,他們 用自己的身體來展現其存在,進行社會行動。

  4. 2022年3月28日 · 如何聆聽自己需要的社交頻律或價值底線,調配自己與人互動的比重及方式,每個人可以有自己的步調。 更重要的是在覺察的過程中,肯認自己有不足、局限之處,好好與之共處,成為能相信自身價值、值得被愛,也以之待人的存在。

  5. 因此,本研究聚焦在家庭功能長時間下來對國中小學童憂鬱程度與持續狀況的影響。. 追蹤台北和台中國中小學童一年的憂鬱狀況,並記錄基線的年齡性別父母親教育程度,以及家庭功能。. 使用量表如下: 家庭功能量表憂鬱量表. 材Family Adaptation and Cohesion Center of ...

  6. 憤怒(生氣)是什麼? 如何成為自我肯定的人. 桃園療養院. 鍾秀華心理師. 不快樂的生活經驗(一) 內心有自己的意見和看法,很想表達,但不敢公開表達,事後悔後半天。. 在社交場合,擔心被拒絕,不敢主動交朋友。. 不好意思拒絕推銷員所推銷的東西。. 在自己有 ...

  7. Berrios 指出,Conrad認為精神分裂症所影響或損壞的,是區隔人類與其他動物物種的高等智能以及自我概念等面向,尤其是從「內部觀看自己」到透過他人之眼來從「外部觀看自己」的這種正常轉移能力受到了破壞。. Berrios 除了分析病識感概念的歷史之外,他對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