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1月4日 · 帶小孩出去,最基本的訴求就是不要影響到他人,如果不停哭鬧、亂扔玩具、食物……都是侵犯到他人空間、感官等行為。 如果這時候大人無所作為,放任孩子這麼沒禮貌,這時候就會被大家評論「不會教」、「沒在教」。

  2. 2020年12月10日 · 為何有些孩子無法用溫和的方式表達需求,動不動就情緒失控? 台灣兒童發展專家張旭鎧指出,容易生氣的孩子通常有以下幾種特徵: 「情緒小霸王」3大特徵. 1. 壓力承受度低. 這種情況較常發生在獨生子女身上,因為習慣對大人下指令,一旦被糾正就會開始鬧情緒。 2. 挫折容忍度低的孩子往往會將大人的指導視為「指責」,覺得自己被否定,產生憤怒的情緒。 3. 表達能力未成熟. 3歲以下的孩子無法用言語溝通或表達情緒,只能用大哭大鬧、摔東西、撞頭等肢體動作來表達需求、宣洩情緒。 相關文章:反話管教越教越累? 一句「再曳唔要你」對孩子影響遠比想像多… + 27. 對付小霸王,這些做法不可行? 1. 冷處理─孩子怎麼哭、怎麼鬧都不理他. 「冷」不代表置之不理,孩子有情緒還是要安撫。

  3. 2023年5月18日 · 你喜歡小孩嗎?雖然有很多人覺得小孩非常可愛,不過也有一部分的人覺得小孩太吵,每次在公共場所總是常常聽到小孩尖叫或哭鬧,因此很討厭小孩,甚至

  4. 2019年1月25日 · 歲半仍常哭鬧或哭超過20分鐘?. 專家:或是語言發展遲緩. 撰文:嬰兒與母親. 出版: 2019-01-25 12:00 更新:2019-01-25 12:00. 哭泣、生氣是小小孩正常的情緒表徵,不過孩子開始發展語言以後通常不會再頻繁哭鬧,如果寶寶1歲半以後仍常常哭鬧、發脾氣,就要小心 ...

  5. 2019年9月6日 · 美國正面管教協會認證家長講師Karen表示,家長在處理孩子的情緒前,應先處理好自己的情緒,冷靜想一想孩子為何會這樣做,找出問題所在並了解背後的原因,比起打罵更為有效。 Karen指兒童在不同階段會有不同的行為問題,例如2歲前會有瀨尿、咬手指、扭計哭鬧等問題,而在2歲後則會開始出現社交問題如看到陌生人會退縮、講大話、孤僻及打架等。 「留意到近年不少兒童出現情緒問題或反抗的行為,而且更提早在幼兒K2、K3時出現,這跟父母安排太密集的興趣班有關。 」Karen說。 切忌一哭鬧即順服孩子. 當孩子出現情緒問題,如當眾扭計哭鬧等,Karen建議父母不要立即制止,反而自己先冷靜下來,嘗試了解孩子為何會有這個行為,並專注怎樣去解決。

  6. 2018年4月2日 · 肚餓會哭、唔舒服會哭、眼瞓會哭、扭抱又會哭……對着哭不停的寶寶,家長的即時反應就是用盡方法讓孩子停止鬥鬧,尤其是在公眾場合,當孩子的哭鬧聲引來別人目光時,家長往往慨嘆孩子「點解咁曳」,質問他們何時、怎樣才肯「收聲」。

  7. 2022年4月6日 · 你的孩子也常常以哭鬧表達嗎?其實這可能與孩子的行為與習慣有關。台灣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復健科語言治療師劉又菱指出,當孩子對說話不感興趣時,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