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22日 · 陳培榕副院長表示,常見引起眩暈的原因包括「前庭神經炎」和「迷路炎」;前庭神經是連接內耳到腦部的神經,發炎可能使人感到頭暈目眩,而迷路炎則為週邊前庭及耳蝸發炎。 這兩種疾病都會造成較嚴重的頭暈,且通常持續好幾天,發作時會嚴重失能,噁心嘔吐、脫水及疲倦;尤其迷路炎還會伴隨著耳鳴和聽障症狀,往往使人更難以忍受,雖無生命危險,但卻會嚴重影響生活品質。 陳培榕副院長指出,前庭神經炎常以急性症狀表現,許多病人因劇烈的頭暈目眩、甚至噁心想吐而至急診就醫,除了臨床症狀,醫師也會安排前庭平衡、眼球震顫及神經學等理學檢查,並以磁振造影確認或排除腦幹、小腦中風等中樞性疾病。 陳副院長呼籲民眾若有嚴重暈眩的問題,建議至耳鼻喉科門診尋求專業醫療團隊的協助,確認狀況後找對醫師,才能解決天旋地轉的困擾。

  2. 2024年5月28日 · 卓姓病患現身分享罹病以來的心路歷程,她不到30歲就確診,但其實早有跡可循,例如求學時曾發生過莫名暈眩、手麻腳麻等症狀,都是出現一段 ...

  3. 2022年8月17日 · 陳醫師提到,如平時有暈眩症狀,建議把頭暈時的狀況記錄下來,透過紀錄便能了解暈眩的頻繁度、何種情況下會暈眩以及暈眩當下的症狀與細節等 ...

  4. 2023年7月11日 · 眩暈的情況,是身邊景物或自己旋轉、意識模糊不清、走路歪斜無法站穩、耳鳴、聽力喪失或感到噁心想吐。 南華大學舉辦健康講座,邀請臺大醫院楊庭華主任談暈眩的成因與治療,並說明「暈眩」與「眩暈」的差異。 楊庭華提到,眩暈分成末梢性 (內耳性)眩暈與中樞性眩暈。 末梢性 (內耳性)眩暈是因內耳不平衡造成;中樞性眩暈是因血管循環不好。 同時也舉出五種常見的眩暈,分別為脊椎基底動脈循環不全、良性陣發性頭位眩暈 (耳石症)、梅尼爾氏症、偏頭痛眩暈 (前庭偏頭痛)和前庭神經炎。 眩暈病人以年齡層來說老年人佔多數,以性別而言女性則為男性的兩倍。 眩暈最為人害怕的是跌倒而受傷,建議可在發作時減少動作,閉上眼睛或凝視定點來減少不適,也可藉由使用輔具、鍛鍊核心肌群及上健身房增加肌肉量來預防眩暈時跌倒。

  5. 2024年4月11日 · 輕忽睡眠呼吸中止症 耳聾風險是一般人2倍.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台北11日電)愈來愈多民眾知道睡眠呼吸中止症,但認識與有警覺心不一定成正比 ...

  6. 2020年12月26日 · 心悸加暈眩 美醫師打莫德納疫苗嚴重過敏. 2020/12/26 15:00. (中央社華盛頓25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已批准輝瑞與莫德納兩款新型冠狀病毒疫苗施打 ...

  7. 2023年7月2日 · 今天全台天氣炎熱,醫師提醒,預防熱傷害要避免長時間曝曬或高溫密閉環境,注意補充水分和電解質,感到暈眩虛弱務必休息降溫。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