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1982年後,每逢開獎日,兌獎主辦單位還會使用搖獎機公開搖出統一發票的兌獎號碼以供台灣民眾兌獎。 不但如此, 華視 還會 現場直播 《統一發票開獎 特別節目 》(1973年5月15日開播,至2006年11月25日為止;之後中視取得播映權後,至2010年9月)。

  2. 有獎發票 是 稅務 發票 發行機關為鼓勵 納稅人 向 商家 索要 發票 而採取的措施之一。 根據 蒂娜·羅森堡 (英語:Tina Rosenberg) 在《 紐約時報 》上的一篇文章,中國大陸的有獎發票制度有效增加了 消費稅 、 企業所得稅 和總稅收,且管理成本低廉,有研究表明增加的稅收是彩金總成本的30倍。 巴西 、 智利 、 馬爾他 、 葡萄牙 、 斯洛伐克 、 台灣 等地也有類似制度。 提供獎勵可以有效激勵人們完成某件事。 與此同時,抽獎制度也受到一些批評,例如用經濟手段影響 道德 。 [1] [2]

  3. 1982年後,每逢開獎日,兌獎主辦單位還會使用搖獎機公開搖出統一發票的兌獎號碼以供台灣民眾兌獎。 不但如此, 華視 還會 現場直播 《統一發票開獎 特別節目 》(1973年5月15日開播,至2006年11月25日為止;之後中視取得播映權後,至2010年9月)。

  4. 發票,是指經濟活動中,由出售方向購買方簽發的文本,內容包括向購買者提供產品或服務的名稱、品質、協議價格。 除了預付款以外,發票必須具備的要素是根據議定條件由購買方向出售方付款,必須包含日期和數量,是 會計 帳務的重要憑證。

  5. 注釋. 外部連結. 愛國獎券. 1987年12月27日最後一期(1171期)發售的爱国奖券。 邱創煥 任 臺灣省政府 主席期間,為遏阻 大家樂 的賭博歪風,毅然停辦愛國獎券。 愛國獎券 是1950年代至1980年代在 台灣 ,由 中華民國 臺灣省政府 為緩解財政困難而發行的獎券,其發行單位為 臺灣銀行 。 愛國獎券在臺灣存在37年,共發行1171期。 1980年代中期後,由於一種名叫「 大家樂 」的賭博方式盛行,嚴重影響社會秩序與愛國獎券的正常發行;終致在1987年12月27日,臺灣省政府宣布暫停發行愛國獎券,愛國獎券從此成為歷史名詞。 歷史. 民國39年(1950年),適逢 國民政府遷臺 ,為安置大量來自 中國大陸 各地的軍民,財政窘迫下,政府尋找開拓新財源的可能性。

  6. 愛國獎券的對獎方式與目前的統一發票相同,一張一個固定號碼。 不少人將發財的希望寄託在愛國獎券上,甚至出現了「愛國獎券歌」 [2] 。 1985年起,民間非法賭博「 大家樂 」(投注方式類似 六合彩 )風行台灣。

  7. 中華民國公益彩券 為 中華民國財政部 主辦的 博彩 ,從1999年12月1日開始發行,法源依據為1995年7月公佈施行的《公益彩券發行條例》,以提升 社會福利 為主要目的之一。 每五年換發行業者,第二標起改成七年換發行業者,第四標起改為十年換發行業者。 [1] 現況 [ 编辑] 若單注中獎金額在2,001元 (含)以上,需另扣 20%稅金和印花稅。 (2019年12月之 前 ) 若單注中獎金額在5,001元 (含)以上,需另扣 20%稅金和印花稅。 (2019年12月之 後 ) 第一代(公益彩券) [ 编辑]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舊址 大門前的「公益盈餘愛心成真」紀念牌,頂端為2002年啟用的中華民國公益彩券第一代標誌.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