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1983年9月2日 · 儿子的大玩偶》:乡镇失业青年坤树(陈博正饰)为了养家糊口,替电影院做“三明治广告人”。 他化装成小丑身前身后挂着厚厚的广告牌,但却得不到家人及亲友的认同,总为此事争吵不休。 当坤树去掉化装的油彩时,小儿子竟不认识父亲了,被吓得哭闹起来…… 《小琪的帽子》:王武雄(金鼎饰)退伍后找到一份推销员的工作,公司派他到沿海城镇推销日本生产的压力锅,在小镇内遇到小女孩小琪。 然而,王武雄最感到不解的是小琪头上总是紧扣著那顶帽子,让他觉得非常奇怪。 同时王武雄的搭档林再发(方定台饰)接到怀孕妻子写信要求他快点回家。 但是,压力锅却发生问题…… 《苹果的滋味》:居住在贫民区的小工阿发(卓胜利饰),被美军汽车撞成残废后住进豪华医院。 美军给了他一笔可观的赔偿费,还答应将其哑女送美国学习。

    • (8.1K)
    • 剧情
    • 侯孝贤 , 万仁 , 曾壮祥
    • 1983-09-02(中国台湾)
  2. 2021年11月19日 · 我很喜欢小男孩在厕所抽纸巾玩的那一段,很轻快,充满童趣。后面对着厕所门“MEN”拍摄阿母和姐姐这里也很有趣,凸现了她们的格格不入。想上厕所又不敢问,还不如没头没脑的小孩,现实中也有很多这种,大人不好意思做的事,借口小孩去做。

    • Almitra
  3. 2007年5月16日 · 儿子的大玩偶》1983改编自乡土作家黄春明的三篇小说(《儿子的大玩偶》1968,《小琪的那一顶帽子》1974,《苹果的滋味》1972),分别有侯孝贤、曾壮祥、万任担当导演,是新电影开展以来最为重要的代表作之一。

  4. 2023年8月9日 · 把被上司辱骂,被小孩捉弄气发在妻子身上纵然可恶,但是当他卸去小丑妆容后,却不被儿子认得,父亲身份形同虚设,他只是儿子心中那个“大玩偶”。

  5. 2016年10月12日 · 一、儿子的大玩偶Sons Big Doll;导演:侯孝贤;) 1、民国五十一年(1962年),各家人领教会的救济粮。 2、下一个镜头的对白会提前进入。 3、孩子(大头龙? )总在哭。 4、坤树的牌子上是“蚵女:本省第一部彩色大银幕”,所以是扮小丑为电影院做广告。 主动向影院请缨,找到工作后的狂喜。 5、工作的失意,带来回家后的暴怒。 欲望在别地的补充达成。 6、见到亲戚阿伯都不好意思,各种尴尬。 7、《儿子的大玩偶》的气质,不同于健康写实主义的《蚵女》等避开社会问题的做法,但跳不开意大利新现实主义。 下层劳动群众的辛酸。 8、女人跟踪工作的丈夫“大玩偶”。 9、为了能再让儿子认出自己、逗儿子开心,找到新工作的爸爸重新化妆让自己成为“儿子的大玩偶”。

  6. 2012年3月5日 · 如果說侯風格在兒子的大玩偶中的形成是顯見的,尤其是情緒蒙太奇的運用,鏡頭的變化也初見端倪。 但是仍不可稱為新電影的成熟作品,一是鏡頭語言還未如風櫃來的人如此鮮明,二是短片的形式本身就具有實驗性和與侯風格的不吻合性。

  7. 2007年5月18日 · 儿子的大玩偶》与《光阴的故事》齐名,一部在先一部居后,一个三段组合一个四段故事,一批本土成长一批留洋归来,同样的则是他们都属于拉开新电影的序幕部分。 尽管严格意义上的新电影没支撑几年就早早夭折,尚不及长大成人,然而回忆就是这么一种东西,并不会因为一瞬一瞥的短暂而失去其本有的魅力所在。 而如果把7段故事放在一起做比较,来自西方视角和本土思维的差异已经非常之明显(指教育背景)。 杨德昌在《指望》中少女萌发的爱恋总是温柔了那么些,叫人怦然心动。 而带有乡土味的《儿子的大玩偶》都是小人物,像第一篇和第三篇的主角都是不识字的底层人民,为工作为儿女辛苦劳愁,留下的是一辈人的影子,或许我们可称其为电影导演们的良知。 要说《儿子的大玩偶》比《光阴的故事》更具锐意的是它所采用的大量方言,闽南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