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李濤(1950年 — ),籍貫河南 信陽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系畢業。 曾任 TVBS 有線電視台 2100全民開講 節目主持人、前 TVBS 總經理,對 台灣 的政治及社會輿論有不少影響。

  2. 2016年11月30日 · 過去李濤、李艷秋「雙李夫妻」稱霸電視政論圈20年,儼然成就一個時代,2年半前一起退出。 兩周前,媒體好友建議兩人轉戰「臉書直播平台」,結果她想了一下就答應,睽違兩年多再和觀眾見面,找來歌手李建復一起說故事、彈彈唱唱,第一次流量就衝破5千人。

    • 全球唯一的「名嘴經濟圈」
    • 二十年 政論節目三部曲
    • 離開攝影棚 走入社會

    電視評論時代,是從李濤開始的。 李濤八○年代就在華視主持《新聞追擊》。一九九○年TVBS開播,時任TVBS董事長的邱復生,請李濤主持台灣第一個現場直播政論節目《李濤新聞廣場》。三年後,節目改名《二一○○全民開講》,又首創開放現場叩應的節目形式。 同事口中的「濤哥」,每一次創新都引起跟風。國、民兩黨甚至分別成立叩應大隊。他的節目和後起的政論節目,捧紅了一批又一批的名嘴,變成世界唯一、台灣特有的「名嘴經濟圈」。 政論節目從濫觴到輝煌、終至衰敗,先後擔任中時晚報副總編輯、TVBS新聞部總監與中天電視執行副總經理,現任博理基金會執行長的陳浩,一路親身見證。

    「那時的電視節目,是要讓各路人馬都能上去的,至少電視台表面上還做到公平,」這是陳浩口中,電視政論節目的第一階段。 「後來,節目就各有立場。○四和○八年總統大選,達到壁壘分明的最高峰,甚至投票傾向,都可以從藍綠政論節目收視率加總,算出藍綠支持率,」這是政論節目的第二階段,也是顛峰。 政論節目至此,已經沒有理性辯證公共議題的空間。知識份子觀眾逐漸流失,反映在收視率上。過去動輒超過一%的《二一○○全民開講》,收視率只剩下○.三%左右。在第三階段崛起的收視王,是東森新聞台劉寶傑主持的《關鍵時刻》。綜藝化、什麼都談、超乎政治,沒有選邊站的問題。 而政論節目一個接一個喊停,包括三立電視台的《大話新聞》、中天新聞台的《張啟楷新聞現場》、三立新聞台廖筱君的《新台灣加油》,甚至連以政論為定位、王文洋出資與汪笨...

    至於外界以「棄守」、「節目被停」形容李濤夫婦處境,他不以為然,「誰說我walk away(離開)?我是真正加入這真實的社會,把台灣社會真實的、美善的一面找出來。平常媒體呈現出來的台灣,並不是真實的台灣。」 三月開始,他密集下鄉,探訪TVBS關懷台灣文教基金會資助的十幾萬學童。接受《天下》專訪前,他剛從南投埔里回來,「蒐集了很多感人的故事,」李濤說。 六月開始,這些故事,就將搬上螢幕。這就是他正在從事的「小小的社會運動」。 資深電視人陳浩認為,兩人的離開,除了個人因素,還剛好碰上電視觀眾的結構性改變:電視觀眾年齡老化,青壯年不再依賴電視獲取新聞和知識。 十三年前,美國四大電視網黃金時段(晚間七點到十點,或八點到十一點)觀眾年齡的中位數,只有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超過五十歲。但二○一○年,只...

  3. 2014年9月2日 · 李艷秋被兒嗆「為何要照妳的標準」 李濤放手喚回親情. 記者許逸群/台北報導. 日前公視《爸媽囧很大》邀請主持人李四端新聞界的好友李濤、李艷秋夫婦上節目,分享親子教養觀。. 談起當小留學生的獨子李志邦上大學叛逆,完全變個人,想做自己 ...

  4. 2021年1月15日 · 李濤分享重訓成功的四大關鍵:「穩、準、慢、長」,一開始先認清自己身體狀況,請專業教練指導,精準鍛鍊每一塊肌肉,動作都要穩而慢,一急就容易受傷。

  5. 2023年2月7日 · 李濤和星雲大師曾深夜通電話 李艷秋曝:反覆提這4字. 資深媒體人李艷秋 (左)透露六、七年前的半夜,老公李濤 (右)曾和星雲大師講電話。. (資料照 ...

  6. 2013年3月13日 · 中國時報【張佩玲╱台北報導】 TVBS兩大招牌李濤與李艷秋,不到48小時相繼離開該台重要政論節目《2100》系列、《新聞夜總會》,雖然李濤說為了做新節目,李艷秋也以身體不適為由,不過種種跡象透露出兩人並非樂意且主動下台。...

  7. 其他人也問了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