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 白斑。口腔內 白斑 好發於中老年男性,最常見於頰黏膜,牙齦黏膜和下唇等處;倘若白斑出現在舌頭兩側和下唇,則最容易滯留且發育不良或發展為 惡性腫瘤。
    • 紅斑。
    • 口腔黏膜下纖維化。口腔黏膜下組織層會呈現疤痕慢性增加的現象,病患可能會開始對刺激性食物出現敏感或疼痛,甚至出現黏膜泛白、觸感變硬的症狀。在台灣,導致口腔黏膜下纖維化的原因主要為 長期嚼食檳榔、吃刺激性食物或缺乏維生素B群,而據台大醫院的衛教文章顯示,高達9成以上口腔黏膜下纖維化患者,皆有嚼食檳榔的習慣。
    • 疣狀上皮增生。疣狀上皮增生同樣也是因嚼食檳榔的慢性刺激所造成的口腔黏膜病變,表皮會因而向外增生,呈現如疣狀或花椰菜狀的外觀,依角化程度不同,增生組織會呈現白色或紅色。
  1. 口腔癌的症狀其實很多變,主要是看癌細胞侵犯到哪裡,是黏膜、軟組織還是比較深的神經、肌肉、骨頭等: 侵犯到黏膜:可能會以發生潰瘍或者紅白斑塊表現

    • 口腔癌是什麼?
    • 引發口腔癌的原因
    • 常見症狀
    • 如何自我檢查
    • 如何診斷
    • 口腔癌分期
    • 口腔癌篩檢資訊

    口腔癌是指口腔內部出現惡性腫瘤的疾病,大多屬於鱗狀細胞癌,由黏膜上鱗狀細胞惡化所致。口腔範圍包括:上下唇、牙齦、頰黏膜(臉頰內襯)、臼齒後區、顎部、舌頭前三分之二。 其中,舌下口腔底部、顎部、兩頰內側為較脆弱且容易發生病變的危險區域,也是口腔癌好發於舌下及頰黏膜的原因。

    口腔黏膜是一層比皮膚還薄的上皮組織,不耐燙也不耐辣。正常來說,口腔黏膜具有一定的再生能力,當黏膜因過熱或摩擦而受傷時,表層細胞會自動脫落且迅速修復。 若口腔黏膜長期受到刺激,可能使細胞產生變異,像是嚼檳榔、吸菸、喝酒、過度陽光照射、長期營養不良、口腔衛生不佳、蛀牙或尺寸不合的假牙、過熱或太辣的食物等,都是刺激黏膜病變的危險因子。 近期的研究發現,如果口腔內感染人類乳突病毒16型(HPV 16),罹患口腔癌的機率會高出約22倍。 1. 嚼食檳榔 2. 吸煙喝酒 3. 過度日曬 4. 蛀牙、不合適的假牙 5. 不良的口腔衛生 6. 長期營養不良 7. HPV 16 病毒感染 值得注意的是,檳榔可說是引起口腔癌的罪魁禍首!九成的口腔癌患者都有嚼食檳榔的習慣,因檳榔本身的檳榔鹼、檳榔素具有致癌性,再...

    口腔癌的發生是一段長期過程,最初常只是口腔內慢性發炎,如白斑、紅斑、不明腫塊或持續性潰瘍,隨著時間推進,範圍可能逐步擴大,且受傷或病變的區塊無法自行癒合。 當口腔內出現異狀或傷口長時間無法癒合時,都應該多加留意!若出現以下症狀時,必須盡快就醫檢查,才能及早發現癌前病變。 1. 口腔內有無法癒合的黏膜潰瘍,持續超過兩個星期 2. 口腔內部有腫脹、硬塊、脫皮落屑或顏色改變 3. 口腔黏膜出現不明白斑或紅斑 4. 口腔內或附近出現莫名麻木感、疼痛、觸痛 5. 口腔內不明原因出血 6. 舌頭的活動受到限制 7. 頸部出現無痛腫塊 8. 咀嚼或吞嚥時感到困難 9. 咬合位置發生變化

    早期發現病灶是提升存活率與降低治療難度的關鍵,那麼平常有什麼自我檢查的方法呢? 平時可以利用刷牙的時間,順便做口腔的自我檢查,除了用眼觀察有無異樣外,也可以用手觸摸,重要的是觀察黏膜顏色、是否有潰瘍、出現不明硬塊。台灣口腔癌好發的部位是舌頭及頰黏膜。 若有下列症狀不完全就是口腔癌,還須就醫經由醫師診斷。

    首先,醫生會先以目視或觸診的方式觀察口腔黏膜,了解是否有病變的徵兆,若懷疑有口腔癌或癌前病變應進行組織切片檢查,藉以區分良性或惡性病變。 一旦確診為口腔癌,須透過一系列的檢查瞭解癌症情況,確定是否僅有原發病灶或侵犯其他器官的可能,如電腦斷層檢查、核磁共振造影、X光檢查、超音波檢查、全身正子檢查等等。 一系列檢查結束後,醫生會依患者的病變情況做分期,確立後續的治療方式及預測疾病的發展情況。目前口腔癌的分期是根據 TNM 系統來決定「原發腫瘤大小 Primary Tumor (T)、有無頸部淋巴結轉移 Regional Lymph Nodes (N)、是否有遠端轉移 Distant Metastasis (M) 」。

    第零期

    原位癌腫瘤,病變細胞侷限在口腔黏膜上皮內。

    第一期

    腫瘤小於或等於2公分,且無頸部淋巴結或癌細胞轉移至遠端器官。

    第二期

    腫瘤介於2-4公分,且無頸部淋巴結或癌細胞轉移至遠端器官。

    口腔黏膜檢查主要是由醫師視診或觸診,目的是及早發現口腔癌的病灶並給予治療,同時也藉由教導衛教知識,幫助受檢者戒除檳榔或吸菸。 補助對象: 1. 30歲以上嚼檳榔(含已戒檳榔)或吸菸民眾 2. 18至未滿30歲嚼檳榔(含已戒檳榔)原住民 提供每2年1次的口腔黏膜檢查。

  2. 初始臨床狀上可能是以白斑 (含紅白斑)、紅斑、表面不規則菜花型之外突腫塊、疣狀型腫塊或以潰瘍型病變等四種型態呈現。 不過它們的共同特徵是病變長期無法自行癒合,且範圍持續擴大。 剛開始發生時,這些病變並不一定會伴隨有疼痛或出血的情形,而使得患者輕忽,躭誤病情。 但隨著病變的持續進展,一些明顯的症狀就會出現,而引起患者的注意。 這些症狀隨著侵犯的部位而有不同,包括隨著病變擴展侵犯鄰近組織如深部肌肉、血管、神經、顎骨、鼻竇腔、鼻腔時,會陸續產生麻木、疼痛感、舌運動困難、開口、吞嚥或講話障礙、流血、牙齒鬆動、鼻塞、痰或唾液中帶血、病理性骨折、臉頰皮膚穿孔等病徵的產生。

  3. 2022年11月7日 · 究竟嘴破是否也是口腔癌的癌前徵兆? 台灣耳鼻喉頭頸外科醫學會理事長、彰化基督教醫院院長陳穆寬表示,口內潰瘍有時在左邊、有時在右邊的反覆情形,每次差不多3~7天就會痊癒者,不需要太擔心。 但若口腔內潰瘍都在同一個位置、超過兩個禮拜,經過治療也無改善,就建議去耳鼻喉科做進一步的檢查。 延伸閱讀: 注意! 這種嘴破恐是口腔癌的癌前徵兆. 口腔癌怎麼分期? 第一期: 腫瘤的最大半徑小於或等於2公分,且無淋巴或遠處轉移。 第二期: 腫瘤的最大半徑介2~4公分,且無淋巴或遠處移。 第三期: 腫瘤的最大半徑超過4公分,或已有淋巴轉移小於3公分。 第四期: 癌症侵犯附近組織(如穿過骨外層,深入深層肌肉、上頜竇、皮膚),或淋巴轉移大於3公分者或已有遠處轉移。 不同期數的存活率各是多少?

  4. 其他人也問了

  5. 2024年1月22日 · 口腔癌是什麼?如何進行口腔癌自我檢查?以下將介紹 10 大口腔癌症狀和醫療上口腔癌治療項目,並分享口腔癌預防方法與陽光基金會所提供的口腔癌病友服務有哪些,為大家解答各項口腔癌常見問題。

  6. 2022年10月12日 · 口腔黏膜白斑症,是口腔癌的前兆之一。如果平常自我口腔檢查時有發現口腔白斑,一定要就醫請醫師判別追蹤。口腔白斑主要與菸酒、檳榔有密切關係。以下就來分析白斑症的症狀、成因和治療方式。 圖片來源 / Shutterstock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