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12月28日 · 連接北市中正區及新北市永和區的中正橋改建工程自108年5月6日開工後現正進行橋面板鋪設作業並於鋼構廠內完成主橋跨河段鋼結構 (G16至G19)的假組立工作市府工務局新建工程處持續督商辦理後續作業朝111年12月主橋通車的目標邁進新工處大運工務所主任詹名成表示首座完成的橋墩位於原中正橋下游側臺北市端高灘地為車行方向長度20公尺及橫向寬度26.2公尺高度約10.4公尺的大型橋墩。 預估於明年春節後完成支堡架設,並開始跨河段主梁安裝架設。 另考量銜接現況自行車道動線,橋墩設計採V字型,並於墩柱中央規劃河濱自行車道,未來可讓民眾感受不一樣的騎乘風貌。 連接北市中正區及新北市永和區的中正橋改建工程自108年5月6日開工後,現正進行橋面板鋪設作業。 圖/新北市府提供.

  2. 2020年10月22日 · 連接台北市中正區及新北市永和區的中正橋改建工程去年5月6日開工後已在今年農曆春節期間快速完成北市端引道重慶南路高架橋拆除作業近期在9月底還完成了首座橋墩朝2023年5月完工的目標邁進新工處工務科科長郭俊昇表示中正橋改建範圍長約520公尺主梁以曲線線形配置於原橋的下游側採大跨徑跨河不落墩之鋼拱橋透空造型以雙拱合併成單拱方式兩側配置多條鋼纜創造琴弦意象造型以琴舞月光為構想其造型配合道路線型架構以畫過天際的柔美弧線拱橋作為此區地景特色。 中正橋改建已完成首座橋墩。 圖/台北市新工處提供.

  3. 2024年3月11日 · 聯合報記者李成蔭/新北報導. 中正橋是往來新北永和及台北市的重要橋梁已有快90年的歷史由於橋體老舊因此政府規畫重建新橋新北工務局表示新中正橋將於3月16日邁向下一個里程碑開放新北市往台北市方向改由新橋行駛讓雙北交通往返更便利。 工務局長祝惠美表示,雙北生活圈密不可分,而中正橋更是連繫新北市和台北市間的重要橋梁,考量橋齡老化耐震及防洪能力不足,雙北市為確保市民每日通勤需要的安全,透過兩市緊密合作,共同推動中正橋改建工程。 新中正橋為配合施工進度採逐步改道措施,將於3月16日起開放新北市往台北市方向改行駛新中正橋,而前往水源快速道路(往師大路方向)仍維持行駛舊橋。 圖/新北工務局提供.

  4. 2023年6月22日 · more. 好房網News記者王惠琳綜合報導. 連接台北市中正區及新北市永和區的中正橋改建工程自108年5月6日開工以來在工程人員積極施工趲趕進度下已於日前完成新橋鋼拱肋提升段構件吊升後與台北新北兩端拱肋場撐段構件之合攏作業。 後續仍將趕辦相關作業,以於今年9月底可切換台北往新北方向之行車動線,由原中正橋改為經新橋通行,方可施作剩餘之新橋改建作業,另新北往台北方向仍暫維持由原橋通行。

  5. 2023年10月2日 · 連接臺北市中正區及新北市永和區的中正橋其改建工程自108年開工以來在克服新冠疫情缺工缺料管線遷移及防汛需求等影響施工因素後已經完成了重慶南路高架橋引道拆除及鋼拱主橋合攏組裝等重大工程里程碑現在終於來到了舊橋逐步改道新橋通行的階段預計在國慶連假期間進行臺北往新北交通動線由舊橋切換至新橋通行之作業。 臺北市政府工務局新建工程處工務科科長蕭志龍表示,中正舊橋及新橋均屬橋面寬闊、車道數眾多且交通流量龐大,且新舊橋體位置有部分重疊,故舊橋交通動線無法一次切換至新橋,須以多次逐步切換才能漸次施築新橋結構之方式辦理。

  6. 2023年10月8日 · more. 中國時報記者高鈞麟新北報導. 橫跨新北市永和區及台北市中正區的中正橋橋齡老舊2019年動工改建工程經費耗資33億元8日起開放新橋台北市往新北市方向通行改建後的新中正橋兼具安全及美觀由於新北往台北方向仍暫維持由原橋通行因改道初期用路習慣改變新北市工務局提醒民眾注意路況小心行駛以確保行車安全。 工務局指出,雙北生活圈密不可分,中正橋串連新北市和台北市間的交通要道,考量橋齡老化,耐震及防洪能力不足,雙北市府共耗資33億元,推動中正橋改建工程,新北市政府則分攤12.4億元工程款。 中正橋改建工程將於8日雙十連假開放新橋台北市往新北市方向通行,讓市民朋友能享有一座兼具安全便捷及美麗的新橋。 (新北市工務局提供)

  7. 2023年12月22日 · 連接臺北市中正區及新北市永和區的中正橋改建工程預定112年12月22日23時起至112年12月24日16時止辦理臺北端跨越水源路上方之下游側部分引橋第二階段拆除作業拆除施工期間將封閉水源快速道路泉州街至師大路及水源路廈門街至泉州街),建議用路人屆時改道行駛汀州路行經該路段時請用路人多加留意各項告示指標牌面並依現場義交人員指揮減速慢行以維行車安全本次拆除範圍目前為施工封閉路段故拆除前後均無影響現有中正橋之交通動線。 配合中正橋改建工程,12月22日23時至24日16時將封閉水源路及水源快速道路部分路段進行拆除舊橋作業。 圖/台北市政府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