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22日 · 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工程 ,簡稱 三峽工程 或 三峽大壩 ,是 中華人民共和國 長江上游 段建設的大型 水利工程 項目。 分布在 重慶市 到 湖北省 宜昌市 的 長江 幹流上,大壩位於 長江三峽 西陵峽 內的 宜昌市 夷陵區 三斗坪 ,並和其下游38公里的 葛洲壩水電站 形成梯級調度電站。 它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 水電站 ,是中國有史以來建造的最大的水壩 [2] 。 三峽水電站的機組布置在大壩的後側,共安裝32台70萬瓩(700MW)水輪發電機組,其中左岸14台、右岸12台、右岸地下6台,另外還有2台5萬瓩的電源機組,總裝機容量2,250萬瓩,年發電量約1,000億 瓩·時 ,相當於計熱電發電效率後燃燒標煤0.319億噸的發電量,年直接減排二氧化碳0.858億噸。

  2. 历史. 设计. 优势与效益. 工程获奖. 影响与争议. 参见.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 ,简称 三峡工程 或 三峡大坝 ,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 长江上游 段建设的大型 水利工程 项目。 分布在 重庆市 到 湖北省 宜昌市 的 长江 干流上,大坝位于 长江三峡 西陵峡 内的 宜昌市 夷陵区 三斗坪 ,并和其下游38公里的 葛洲坝水电站 形成梯级调度电站。 它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 水电站 ,是中国有史以来建造的最大的水坝 [2] 。

  3. 其他人也問了

    • 地理概述
    • 自然景觀
    • 人文景觀
    • 三峽水電

    長江流過四川宜賓後,經重慶江津到湖北宜昌段被俗稱為「川江」,是歷史上巴蜀、黔(通過烏江在重慶涪陵注入長江)通往中國東部唯一的水上通道。川江下游江水穿越中國大陸第二級階梯巫山山脈,形成了長江上的瞿塘峽、巫峽、西陵峽三大峽谷,因而該區域被合稱為「三峽」。

    長江三峽風景秀麗。北魏時酈道元《水經注》描述三峽: 三峽中有許多著名景點。著名的夔門,位於三峽的入口處。兩岸山崖刀劈斧砍,十分壯觀。自古就有:「夔門天下雄」的說法。巫峽南北兩岸的巫山以十二峰最為壯觀,而十二峰中又以神女峰最具魅力,相傳它是幫助大禹治水並為船工導航的仙女化身。西陵峽則中有著名的兵書寶劍峽、牛肝馬肺峽、黃牛峽、燈影峽等。長江三峽亦有「瞿塘雄、巫峽秀、西陵奇」之稱。

    東晉袁山松《宜都山川記》中述三峽壯景:「常聞峽中水疾,書記及口傳悉以臨懼相戒,曾無稱有山水之美也。及余來踐躋此境,既至欣然,始信耳聞之不如親見矣。其疊崿秀峰,奇構異形,固難以辭敘。林木蕭森,離離蔚蔚,乃在霞氣之表。仰矚俯映,彌習彌佳,流連信宿,不覺忘返。目所履歷,未嘗有也。既自欣得此奇觀,山水有靈,亦當驚知己於千古矣。」 李白詩《早發白帝城》中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即描述此地。

    自1919年孫中山《建國方略》「實業計劃」中提出構想以後,長江三峽陸續考察、爭論建壩事宜持續了接近100年,直到1994年三峽工程正式開工。 1944年國民政府聘請美國墾務局設計總工程師薩凡奇來華考察,薩凡奇對三峽進行了10天的考察,隨後寫下了著名的《揚子江三峽初步報告》。此計劃呈交國民政府和美國總統羅斯福後,引起轟動。 1958年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在南寧召開,三峽工程第一次被拿到正式會議上討論,並引起激烈論戰。最終擱置了工程上馬。此後30年,三峽工程又經歷了多次爭論。80年代初,工程再次被提上日程,經過反覆討論、考察,工程上馬再度被延緩。1992年3月6日,可行性報告被拿到七屆人大五次會議上審議。同年4月3日人大2633名代表投票通過《關於興建長江三峽工程的決議》。但在此次投票中...

  4. 三峽大壩變形爭議是關於 三峽大壩 在長江 汛期 已變形、 將潰壩 的 陰謀論 ,在2019年7月和 2020年6月中國南方水災 期間, 台海兩岸 網絡社群、媒體對這一話題有過熱議。 [1] [3] 但目前尚未有任何確切證據能證明三峽大壩存在變形傳播歷史 [ 編輯] 2009年時的三峽大壩壩體. 2019年 [ 編輯] 2019年6月底, 推特 等平台上開始流傳相關內容,有網民依據兩張 Google Maps 照片的對比,聲稱三峽大壩已經變形 [4] [5] 」。 7月初,這一觀點通過 微博 [5] 、 微信群 [4] 獲得廣泛傳播,引起中國大陸輿論關注。 參加大壩質檢的 陳厚群 院士接受採訪指,三峽壩體位移肉眼不可見。

  5. 2010年7月20日各大媒體發表了新聞長江水利委不能把希望都寄托在三峽大壩上》 [2] 一文後公眾對於長江三峽大壩的歷史新聞進行了搜索並整理如下:. 2003年6月1日,《三峽大壩固若金湯可以抵擋萬年一遇洪水》; [3] 2007年5月8日,《三峽大壩 今年起可 ...

  6. 攻擊三峽大壩論 或國軍攻擊 三峽大壩論 [a] 是 兩岸三地 自2002年即已出現 [2] , 中華民國政府 和 中華民國國軍 [a] 預備在與 中華人民共和國 的軍事衝突中攻擊 三峽大壩造成 潰壩毀滅 長江中下游地區 的輿論觀點。. 2004年5月, 美國國防部 在向 美國 ...

  7. 三峽大壩潰壩假設中最壞的打算是洪水淹沒長江中遊行政區和部分城市。 在 三峽大壩潰壩假設 中, 三峽大壩 被認為有 潰壩 並導致嚴重損失的隱患。 此假設多基於三種潰壩原因:外來軍事攻擊、工程品質問題、 自然災害 。 中國政府 興建三峽大壩最重要的目地即是解決 荊江 ( 長江中游 )長期以來的防洪問題。 其論證、興建歷經數十年時間, 工程爭議不斷 。 以 黃萬里 為代表的反對興建大壩的觀點,自1980年代影響至今 [1] 。 在工程建設之初,三峽大壩存在潰壩可能、並會毀滅 長江中下游平原 ,即是部分中國學者 [a] 、政治人物 [b] 反對建造大壩的原因之一 [7] [8] 。

  1. 相關搜尋

    長江三峽大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