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20日 · BBC專訪蔡英文台灣的鐵娘子總統改寫應對中國之道. 眾所周知,台灣這位身形不高、說話溫和的總統不甚喜愛接受媒體採訪。 不過在蔡英文總統即將卸任將職位交給接班人賴清德之前我們經過幾個月安靜的協商終於來到她台北的官邸坐在她的餐桌前了。 圖片來源:BBC News 中文. 文. BBC News 中文. 發布時間:2024-05-20. 瀏覽數:2422. 廣告. 眾所周知,台灣這位身形不高、說話溫和的總統不甚喜愛接受媒體採訪。 不過,在蔡英文總統即將卸任、將職位交給接班人賴清德之前,我們經過幾個月安靜的協商,終於來到她台北的官邸,坐在她的餐桌前了。

  2. 520新政府上任! 賴清德要拚經濟,先解決3苦3爭議. 準總統賴清德將於5月20日上任,並舉行就職典禮。 回望過去蔡英文總統八年執政業界反映台灣人民有三苦未解加上通膨巨獸貧富差距能源政策問題重重產業發展失衡山雨欲來。 賴政府該如何解? 政治社會 2024-04-16. 新內閣解讀》逆風中求維穩? 「老虎型老闆」賴清德的盤算. 內閣人事陸續公布,雖號稱行動創新,外界卻認為維穩成分居多。 從人事佈局或許可以看出,準總統賴清德想做什麼樣的總統? 重磅外媒 2024-03-13. 金門漁船翻覆事件餘波未了 兩岸海空界線默契逐步失效.

    • 總統府釋疑
    • 「選舉策略」的質疑
    • 倫敦政經學院的回應

    不過「論文門」風波並未因此停止,根據台媒報導,旅居英國牛津的博士徐永泰,特地赴倫敦政經學院閲覽蔡的博士論文,發現蔡的論文閲讀過程需有圖書管理員的「監督」,要求「不可翻印拍照」、「不可引用內容」、「不可錄音」、「僅能使用鉛筆」、「閲讀過程不可喝水」。 對此,蔡英文9月19日回應,「這個我不知道,我也想去了解。」 隔天,國民黨立院黨團9月20日召開「針對蔡英文論文疑雲、成立調閲委員會找真相」記者會。 黨團總召集人曾銘宗希望蔡英文公布論文及學位證書,國民黨立委林奕華則說,蔡總統必須講清楚,包括公布論文、哪一年取得?立委孔文吉則質疑,為何蔡的博士論文充滿缺頁及手改痕跡?稱若蔡欺騙國人,沒有拿到博士學位,不僅要道歉,更要辭職下台。 此外,台灣前總統陳水扁、前副總統呂秀蓮等人,也紛紛要求蔡英文公開博士論...

    府方公布論文原稿後,提出質疑的賀德芬向媒體回應表示,蔡總統早這樣做不就好了,為何之前遲遲不公布?一旦國圖開放外借閲覽蔡總統的論文,她一定會前去拜讀,希望可以看到真品。 更早前,台北市長柯文哲9月20日受訪時曾表示,「如果蔡壓到最後一秒才拿出來,未免太選舉戰略了;若拿不出來,就不能怪別人懷疑到底。」 台灣總統府9月23日公布蔡英文的博士論文原始文件。 9月24日柯文哲再被問及總統府公布論文的想法時,他意有所指表示,以他對民進黨的了解,選戰都有一定步驟,但不曉得是否是選舉考量,只說:「我的個性,我第一瞬間拿出來」。 而在論文原稿公布前,蔡英文曾在9月20日被媒體問及是否能把論文給大家看,卻未正面回應,當時她表示:「學位是真的,論文也是真的,真的事情是假不了的!」並說,選舉是選政見、對國家願景的規...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是英國百年名校,學校官方網站的「榮譽校友」網頁上,在各國元首欄位中,有列出蔡英文並註明1984年,法學博士。2016年,蔡英文當選總統時,也有恭賀博士校友新聞稿。 台媒《中央社》曾報導,倫敦政經學院(LSE)已經7月時答覆台灣《中央社》記者詢問時表示,蔡的論文副本已送到LSE的圖書館,正式編入書目。 報導稱,倫敦政經學院也曾發佈聲明:「我們檢查了我們的紀錄,倫敦政經學院和倫敦大學都證實蔡英文於1984年獲得法學博士學位。」LSE並提供當年獲授學位的學生名單,Ing-Wen Tsai出現在High Degrees Awarded 1983-84欄下,以茲證明。 根據書目,蔡英文當年的畢業論文題目為Unfair trade practices and safeguard acti...

  3. 其他人也問了

  4. 2016年5月20日 · 蔡英文就職演說全文. 蔡英文總統在今天5/20發表就職演說蔡英文點出台灣目前所面臨的諸多問題向全國人民宣誓未來和新政府將領導國家改革展現決心決不退縮未來的路不好走台灣需要正向迎向一切挑戰的新政府。. 圖片來源:台北市 ...

  5. 2020年1月11日 · 「大家都要有共同的認知,我們都是台灣人,台灣的未來不只跟蔡英文的支持者有關,也跟韓國瑜的支持者有關。撕裂的台灣沒有重量,團結的台灣才有重量,不管輸贏,大家都要張開雙手擁抱他們」,蔡英文在選前的一番話,或許預告著台灣未來4年的 ...

  6. 2023年4月4日 · 李立心. 天下雜誌770期. 發布時間:2023-04-04. 瀏覽數:5532. 台灣總統蔡英文飛往美國及中美洲預計與美國眾議院院長麥卡錫會面寫下台灣總統首度在美國國土與美國議長會談的紀錄。 與此同時,前總統馬英九啟動了12天的訪中行程,是國共內戰1949年結束以來,首位拜訪中國的前任元首。 兩段旅程都是在政局極度緊張的時刻,執行的精密操作。 蔡英文與民進黨積極在不激怒中國的情況下,聲張台灣主權,部份原因是想藉此討好國內選民。 馬英九與國民黨則選擇了不同的道路,想讓選民看到自己可以不對中共唯命是從,持續與中國互動。 雙方都在走鋼索。 這次「蔡麥會」預計在美國而非台灣進行,反映出雙方試圖避免危機的務實想法,但關鍵還是在蔡英文確切的說詞與行動。 留意在美言行,避免激怒中國.

  7. 2023年4月6日 · 「台灣是一個成功的民主國家和繁榮的經濟體,也是健康及科學領域的全球領導者,美國與台灣人民的合作,將透過對話及交流不斷擴展,而美台人民之間的友誼,對維護經濟自由、和平與地區穩定至關重要」,麥卡錫說。 蔡英文表示,「在當下這個民主受到威脅的世界中,當務之急是讓自由的燈塔永存不滅。 蔡英文指出,與國會領袖會面時表明台灣維護和平現狀的決心,讓台灣的人民繼續在自由開放的社會中生活,「會議中也提及雷根的信念,那就是要維護和平,必須先強大自己,只要團結一心,必定更強大」。 廣告. 蔡英文續指,雷根任內1982年的「六項保證」(Six Assurances),以及國會通過的重要法案《台灣關係法》,為這段已逾40年歷史的強健特殊夥伴關係奠定基礎,維護和平、促進繁榮,並見證台灣民主蓬勃發展。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