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 全球自2018年起面臨美中貿易爭端,加上2020年以來受到新冠疫情干擾,以美企為首的跨國企業為避免供應鏈因過度依賴中國而遭到斷鏈,紛紛要求其代工廠商分散供應鏈,導致近年來國際貿易重新布局。 其中,最為明顯的「轉單」效應,莫過於美國進口的中國產品金額雖持續增加,但其占比則是從2017年(美中貿易爭端之前)高峰的21.6%,逐年下降至今年上半年的13.3%,創下2003年以來新低。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23年7月4日 · 東南亞、台灣印度等新興亞洲地區受惠轉單效應,佔比上升最為明顯。 「近岸外包」(near-shoring)或「友岸外包」(freind-shoring)的政策倡導下,加墨兩國也在今年成為美國最大進口貿易夥伴,儘管佔比上升並不明顯。

  3. 2023年7月11日 · 1. 美國:關稅戰打擊中國進口佔比全面下降,新興亞洲受惠轉單效應、加墨實現近岸外包模式. 自從 2018 年美國前總統川普開啟中美貿易戰以來, 美國自中國的商品進口比例從將近1/4下降至 2022 年的 16%,特別是在家具、皮革、紡織品、電腦與電子產品進口等項目,中國的佔比皆大幅下降,上述產品大多受到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額外課徵關稅所影響。 很大程度上, 中國(下圖紅色)佔比下降被其他新興亞洲經濟體(黃色)的進口佔比增加所抵消,主要受惠者包括印度、台灣,以及東協成員國例如越南、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等。

    • 財經M平方
  4. 2023年9月2日 · 雖然台灣從美中貿易起爭端至新冠疫情干擾期間,確實曾受惠於國際貿易轉單效應因此在2022年8月之前創下出口持續26個月成長的榮景,但隨著此波美國主導供應鏈重組所延伸的國際貿易轉單效應不斷變化,與美中均存在供應鏈連結關係的台灣外貿 ...

  5. 2023年6月28日 · 整體而言,在美國供應鏈「去中化」的趨勢下,我們看到:(1)東南亞、台灣、印度等新興亞洲地區受惠轉單效應,占比上升最為明顯 ; (2)「近岸外包」(near-shoring)或「友岸外包」(freind-shoring)的政策倡導下,加墨兩國也在今年成為美國最大進口貿易

  6. 2018年7月6日 · 根據世界貿易組織(WTO),台灣的全球價值鏈參與程度(Participation rate)高達67.6%。 在現今國際產業供應鏈交錯複雜的環境下,全球前兩大經濟體打貿易戰,特別是美國將加徵關稅對象鎖定中國科技業的情況下,積體電路(IC)占出口近3成的台灣恐難 ...

  7. 2024年10月24日 · 現在情況不一樣了,美國乾脆直擊要害,直接拿華為開刀,到今年,尤其是三月份之後,可以看諾基亞新接的5G設備訂單已超過華為,這是一個重要訊號。意味著轉單效應將愈來愈快、愈來愈大! 資安是安控首要

  8. 2023年8月21日 · 面對國際貿易轉單效應對台灣出口衝擊之下,並非束手無策、坐以待斃,而是在全球供應鏈重組潮流下,除了因應中國市場轉型之外,更加需要加速布局過去較忽略包括:西亞、北非、南美及歐盟等具有潛力之市場,藉此協助台灣廠商重新接軌國際供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