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人格發展五階段. 以下介紹佛洛依德性心理發展的各階段與子階段,以及未能順利度過此階段時,可能產生的人格特性。 (1)口腔期 (oral stage): 發生於0-2歲。 此時期的性感區為口腔,也就是嘴巴、嘴唇和舌頭。 嬰兒主要靠吸吮、吞嚥等活動刺激得到本能性快感。 這時母親的乳房是最重要的快樂來源。 1.口腔接受期 (oral-receptive substage):由吃和將東西置於口中而獲得滿足。 若提早斷奶或未餵食母乳,則可能留下許多後遺症,造成不良影響例如酗酒、嗜煙、咬指甲、暴食。 2.口慾攻擊期 (oral-aggressive substage):喜歡咬及嚼東西,發展不良則傾向憤世嫉俗、冷酷,喜好痛斥、諷刺、與人爭辯. (2)肛門期 (anal stage): 發生於2-4歲。

  2. 艾瑞克森的人格終生發展論,為不同年齡段的教育提供了理論依據和教育內容,任何年齡段的 教育失誤,都會給一個人的終生發展造成障礙。 它也告訴每個人你為什麼會成為現在這個樣子,你 的心理品質哪些是積極的,哪些是消極的,多在哪個年齡段形成的 ...

  3. 2024年6月20日 · 艾瑞克森心理社會發展階段 是根據 愛利克·艾瑞克森 描述,將正常人的一生,從嬰兒期到成人晚期,分為8個發展階段 。. 在每個階段,個人都面臨、並克服新的挑戰。. 每個階段都建築在成功完成較早的階段任務的基礎之上。. 如果未能成功完成本階段的挑戰 ...

  4. 基本介紹. 中文名 : 弗洛伊德人格理論. 外文名 :Freud's theory of personality. 性質 :人格理論. 提出者 :弗洛伊德. 意識層次理論. 意識 層次結構理論 闡述了人的精神活動,包括欲望、衝動、思維,幻想、判斷、決定、情感等等、會在不同的意識層次里發生和進行。 不同的意識層次包括意識,前意識和無(潛)意識三個層次,好像一座冰山,露出水面的只是一小部分意識,但隱藏在水下的絕大部分前意識和無意識卻對人的行為產生重要影響。 意識即為能隨意想到、清楚覺察到的主觀經驗。 有邏輯性、時空規定性和現實性。 前意識雖不能即刻回想起來,但經過努力可以進入意識領域的主觀經驗。

  5. 調查個人之間的 人性 和心理相似性. 「人格」是個人擁有的一組動態的、有組織的特徵,它獨特地影響著他們在各種情況下的環境、 認知 、 情緒 、 動機 和 行為 。. 人格還涉及隨著時間的推移持續表現出的 思想 、 感覺 、社會適應(英語:Adjustment,心理學 ...

  6. 人格(英語: Personality )是一組持久且獨特的個人心理傾向與特徵,此心理傾向與特徵和環境互動後,可影響個人行為、情緒與認知。 (楊國樞) 人格的屬性. [ 編輯] 整體性 :人格是一個人從行為模式中表現出心理特性的整體,構建著人的內在心理特徵。 它常體現在個人的某一個行為之中,這個行為便可帶出這個人整體的心理特徵。 穩定性 :人格是由多種性格特徵所組成的,其結構是相對穩定的。 人格的這種穩定性是可以表現在不同的時間和地域上的。 但這種穩定性也並不是完全不可變的,如個人在不同的情境中人格可反應出不同的方面。 也可以暫時的受到一些事情的制約,而導致人格的這種性質發生相應的變化。 例如後生活壓力 [2] [3] 。

  7. 人格發展分為五階段,分別為:口腔期、肛門期、性器期、潛伏期、兩性期。 口腔期:在0~1歲,嬰兒從吃、喝及吸吮中獲得滿足。 肛門期:在1∼3歲,幼兒從大小便排泄中獲得滿足。

  8. 人格是一種個別性(individuality)的動態特徵,它會根據環境的要求和個體的內在發展狀況,持續地改變,包括:前進或退化. 它是由相對穩定、一致的特質集合所組成。 它界定了個體獨特的行為、思考和情感. (Claridge & Davis, 2003)。 人格的特性. 獨特性( 個別性) (Distinctiveness) 2. 穩定性(Stability)和一致性(Consistency) 人格的決定因素. 遺傳和環境. Nature vs. Nurture. 生物性或環境性因素決定的爭論? P/B = f ( H * E ) 影響人格發展的生物性因素. 智力: 基因相似性? 環境相似性? 精神疾病: 精神疾病會遺傳嗎? 精神疾病特異質-壓力假說. 人格特質與遺傳的關係.

  9. 中文名 :心理社會發展理論. 外文名 :Eight Stages of Development. 別稱 :八階段理論. 提出者 :Erik Homburger Erikson. 提出時間 :1950年、1963年、1968年. 套用學科 :心理學. 適用領域範圍 :人格理論、發展心理學. 適用領域範圍 :教育學、發展心理學. 理論背景. 埃里克森是一位沒有高等學位的理論家。 事實上,埃里克森沒有接受過高中以上的正規教育(Woodward ,1994),但是他盡其所能成功地爬上學術階梯,獲得哈弗大學教授職位。 由於缺乏正規訓練,他並沒有致力於常規的心理學學術傳統。 他的觀點在很大程度上是跨學科的,他獨具匠心地將 弗洛伊德 的觀點和 人類學語言 相融合。

  10. 艾利克森 (E.H. Erikson)將佛洛依德 (Sigmund Freud)的精神分析論內涵加以擴大,用於解釋一般人的人格發展,並強調社會心理雙方面的發展,自成一種理論,稱為心理社會論,艾氏將人一生的發展分為八個時期,表現了自我心理學的人格,在人一生中發展變化的重要性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