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5月12日 · 分享. 適逢一年一度的母親節,許多忙碌於職場與家庭的婦女,身兼「家庭財務長」,掌管家中財務、負責家計投資,根據集保結算所大數據平台統計,最懂得精打細算的媽媽股民,最愛的前十大持股排行、定期定額標的出爐,國泰永續高股息 ETF(00878 ...

  2. 2022年10月8日 · 中華電緊急跟進,甚至加碼擴及全民,母親節推出5月9起限時7天的「499吃到飽」方案,導致民眾大排長龍、擠爆門市,員工忙翻天,超時加班工作。 台灣大、遠傳、台灣之星也同步推出「499」方案,引爆有史以來最大規模換約潮,史稱「499之亂」。

  3. 2024年5月9日 · 進一步詢問已經成為母親的上班族,發現有 53% 在職業生涯中,曾經因為懷孕生子遭受到來自主管或同事的不友善對待,包括被暗示會不利於職涯發展 29.2%,以及明顯感受不友善對待 23.9%。 最常發生的狀況有,臨時請假被為難 45.2%、擔心生完後工作不保 44.3%、被同事/主管為難 43.1%、影響績效考核 34.6%,以及常態加班身體無法負荷 29.1%。 1111 人力銀行公關經理曾仲葳表示,根據勞動部的統計數字,儘管男性申請育嬰留職停薪津貼的件數已創新高,平均每 4 位申請者就有 1 位是男性,但男女的占比仍然相差懸殊,有 2.89 倍的差距,顯示在照顧幼兒時,多數家庭仍然視女性為主要的照顧者。

  4. 2024年3月22日 · 台灣小型開放經濟體,經濟金融受到外部影響很大,台灣通膨不全部由國內情況決定,很大程度會受外部因素影響,如果全世界經濟情況不好,台灣通膨率應該也會下降。 目前央行貨幣政策基調還是緊縮,但可以說利率調升至此,央行會再觀察一陣子,未來往上空間有限。 問:央行關注通膨議題時,是否有考慮股市上漲的財富效果? 財富效果很重要,但從央行貨幣政策的立場來看,比較不會在意這塊,因為這很敏感,對投資人而言,會認為財富效果好的,為什麼要打擊它,但確實股市財富效果對通膨會有影響。 現在股市處在牛市,不過看美國股市,都那幾隻股票往上衝,台灣也是,加上最近ETF熱潮,可以看出市場氛圍很樂觀,但要提醒大家不要落入「羊群效應」。

  5. 2024年4月1日 · 央行總裁楊金龍的解釋是:外資投資台股,逢高獲利了結將資金匯出,導致新台幣面臨貶值壓力。 但不論原因是什麼,新台幣貶值,會導致進口品價格上漲。 尤其台灣嚴重依賴國外進口油氣等原物料,貶值會導致「輸入型通膨」,配合電價上漲,可能會讓國內物價上漲壓力更大。 央行最新報告預估,今年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上修至2.16%,原因是電價上漲的直接間接影響。

  6. 2024年1月5日 · CNBC報導,B. Riley Financial市場策略長Art Hogan指出,市場對於降息有點期待過頭,一旦真的降息,人們最好關注背後原因。 若經濟開始積弱不振,迫使Fed匆忙啟動貨幣刺激政策,這樣的降息就不太妙;若Fed因為通膨持續朝目標回落而降息,那就沒有大礙,就算要等到下半年才啟動降息循環,他也覺得沒問題. (本文由 MoneyDJ新聞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 pixabay ) 從這裡可透過《Google 新聞》追蹤 TechNews. 科技新知,時時更新. 科技新報粉絲團 加入好友 訂閱免費電子報. 關鍵字: 公債殖利率 , 標普 500 指數 , 美股 , 聯準會 , 降息. Post navigation.

  7. 2022年10月17日 · 升息(調升基準利率)各國央行控制貨幣政策的手段之一,央行藉由調升提供給各家商業銀行資金的利率,使得商業銀行進行借貸服務時,也會提高放款利率。 對民眾來說最有感部分,買房所負擔的房貸利息金額增加,以及放在銀行的定存利率。 升息源自貼現窗口融通制度,當商業銀行出現資金缺口時,央行能提供資金融通,因此可將央行視為各家商業銀行的最後貸款者。 因此,升息具體來說重貼現率、擔保放款融通利率、短期融通利率等三項利率提升: 重貼現率. 要瞭解重貼現率,需先介紹貼現。 貼現商業銀行客戶將支票提早拿給銀行換取現金時,會被銀行根據貼現率收取貼現費,舉例來說: 貼現率2%的情況下,提早貼現10萬元支票,將被收取2千元貼現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