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1. 如何選股 長期 相關

    廣告
  2. 過去一個月已有 超過 1 萬 位使用者造訪過 cathaybk.com.tw

    免保人免出門!5分鐘線上快速申貸,專人免費預約諮詢,創業、旅遊、結婚資金貸就補,線上試算! 貸款5步搞定!資金到位不卡關,線上試算超簡單,即時申辦快速撥款,實現夢想找『泰』幸福!

  3. 什麼是k線?什麼是黃金走勢?財經專家不藏私教學,看懂漲跌趨勢,彙整國內外新聞,輕鬆掌握股市. 選股秘訣有哪些?教你看準成交漲跌軌跡,了解風險策略,預期ETF/股票動向,載app一同盤勢分析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Andrew Cheong. 審核人. Penny Pan. 對於第一次投資股票的新手來說從成千上萬的選擇中選股容易令人不知所措但別擔心無論你是尋求短線交易利潤還是長線資本增值我们都會給你一些實用資訊助你挑選有潛力的股票。 為此, 我會分享一些新手選股需要考慮的因素和如何判斷何時是好的買賣時機 。 先評估自己的投資目標. 如何選股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你的投資時期 。 我會將從幾分鐘到幾個月的時間範圍視為短線,而一至五年或更長的時期視為長線。 選擇哪個時期取決於你的投資目標和其他個人因素,例如風險承受能力、個性和準備用作投資的時間是多或少 。 例如,你是追求短線獲利還是為退休而希望長線資產總值? 還有,你一天內有多少小時間可盯著交易屏幕?

    • Andrew Cheong
  3. 2021年8月4日 · 新手投資選股方法#1釐清個人投資目標. iron man movie. 在真正進入市場之前,首先要做的就是 先釐清自己的投資目標,針對不一樣的投資目標,擬定最適合的投資計畫...

    • 如何選股 長期1
    • 如何選股 長期2
    • 如何選股 長期3
    • 如何選股 長期4
    • 如何選股 長期5
  4. 2020年7月9日 · 財富線上. 撰文者:闕壯玟 2020.07.09 瀏覽數:187351. 股東會行情結束後,隨著時間來到7月,迎來的是「除權息旺季」,換句話說,也是存股族最期待的時候。 高殖利率的股票是每個存股族的目標首選畢竟都拋棄幾乎無風險的銀行定存選擇股票市場了當然能夠領的報酬是愈大愈好。 今年按照慣例,在這時候整理出一份利用近5年股利發得多、也「發得穩」的股票資料,重點是,還有加入「填權息機率高」的因子進去篩選。 當然啦,這些只是篩選出來的資料,大家還是要慎選後研究才是。 篩選清單以前,先做一些基本介紹,如果已經熟練的人,可直接往下看到最下方的頁面。

  5. 2021年6月7日 · 步驟1:收集投資機會,建立股票清單. 專業投資者會努力找尋高品質的投資機會。 這個過程需要極大的耐心和紀律。 在發現一個高品質的機會之前,審查幾十間、甚至數百間公司的情況是很常見的。 其中包含著由上而下跟由下而上的投資方法。 由下而上(bottom-up)的投資方法,這是一種優先從個別公司開始分析,找出有吸引力的股票的方法。...

    • 選股:2 大實用選股流程
    • 選股:從財報解讀公司「基本面」
    • 選股:如何幫股票估價?
    • 選股:如何衡量公司經營表現?
    • 選股:年報怎麼找重點?
    • 選股第七步:培養總經敏感度
    • 選股:了解貨幣政策影響
    • 選股:讀懂重要總經指標
    • 選股:上下其手、兼容並蓄
    • 選股第十一步:熟悉景氣循環(Business Cycle)

    目前基本面分析當中,最廣泛被使用的兩大選股流程為:由下而上分析法(Bottom-up Approach)和 由上而下分析法(Top-down Approach)。 由下而上分析法指的是從個股著手研究,找到具有前景、營運卓越、具成長潛力的公司後,向上追溯該公司所屬產業、了解公司在產業中的上下游位置和競爭優勢,最後透過總體經濟和景氣循環來判斷買點和賣點;由上而下分析法則是由總體環境出發,藉由敏銳觀察趨勢來尋找下個明星產業,再透過產業分析和資訊搜集,來找到適合投資的公司。

    由下而上法(Bottom-up Approach)

    由下而上的選股過程注重的是「公司基本面」,也就是公司實際營運上的表現,因此可以藉由公司賺錢能力(每股盈餘)、股價估值(本益比/PE 比率)、股利發放穩定度(是否有能力每年發固定股利)、成本控管能力(營業利益率)等指標來挑選「觀察標的」,但需要注意的是,所挑選的標的不宜過多,因為後續的公司研究作業是非常漫長的~ 選定待觀察公司的清單後,你便可以開始研究清單中公司的主要產品、核心技術、關鍵客戶和最大競爭對手,更進一步可藉由閱讀財報、熟悉三表當中的重要比率、定期追蹤公司營收表現、參加公司法說會(聽 CFO 如何說明公司財務狀況)來加深對於公司的了解。 當對於公司業務、產品線(服務內容)、競爭優勢、目前計劃和未來方向都熟悉後,可以開始將觸角延展到上中下游,認識公司的供貨夥伴和下游的客戶,了解公司的議價能力與(潛在)合作關係。 如果你研究完以上項目,還覺得欲罷不能的話,建議你將總體經濟情況一併納入選股法當中綜合考量、增加判斷準確度和勝率!

    假如你看到台積電一張 500 元(新台幣 50 萬元),你會覺得貴還是便宜?單看售價你也許會覺得貴,但如果過兩年台積電漲到 1,000 元以上,你應該就會覺得這個價格蠻合理、甚至可能後悔當時沒有多買一點。 由上述例子我們可以發現到,評價股票也是一門學問。如果我們能精準預測公司的內在價值或未來能幫我們賺進的獲利金額,就能快速判斷是否該買進該檔股票,以下列出 3 種最常見的估值比率供大家參考,其中本益比和股價淨值比是站在股價(成本價)和公司能帶來價值(收益)的「報酬率」視角計算(數值數高,表示該價格越貴);企業價值倍數則是從在「公司營運」的角度,來計算公司股價是否被高估或低估。 補充:EPS、EBIT 等數值可由財報當中找到

    學會判斷公司股價高低的方法後,接著我們就要來關注如何評量公司的「經營效率」!一般來說,評估經營表現最常見的 3 指標分別是 股東權益報酬率(ROE)、資產報酬率(ROA)和資本報酬率(ROC)。這三種指標的計算方法非常類似,如下圖所見分子放的都是淨利(扣除成本、費用和稅額後的淨賺金額),差別就在分母放的項目。 這裡筆者介紹一個非常簡單的解讀方法(以 ROE 為例):公司能利用 1 單位的股東出資額(即股東權益)賺X 單位的錢(淨利),X的值越大表示公司越有能力幫股東創造獲利。同理,ROA 的值越大表示公司越能有效運用有限的資產(土地、廠房、設備等)來創造報酬。

    除了每季的財報之外,我們還能從一年一度的「年報」當中獲得公司的重要資訊,這也是少數幾次公司非常仔細的介紹公司的願景、組織架構、核心業務、產業概況、財務和營運狀況等關鍵訊息,因此非常建議投資新手(或是剛開始研究公司的小白)從年報開始著手閱讀,以快速進入狀況、方便消息面的接收和財報的理解。

    由上而下法(Top-down Approach)

    如果你不想從研究個股開始起步,也可以考慮從總體經濟的角度來觀察世界趨勢,在歸結出幾個重點(未來十年高成長)產業後,再從產業中找到有發展潛力的個股。這種由上而下的方法有助於增加研究效率,也可以藉由趨勢的變化迅速調整研究領域的標的。以下列出針對總經和產業面可以關注的幾個重點,給大家參考!

    總經分析

    1. 觀察項目:消費/供給端變化、財政/貨幣政策(利率)、景氣變化、匯率走勢(升貶值) 2. 觀察指標: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國內生產毛額(GDP)、製造業指數(ISM)、採購經理人指數(PMI)、景氣燈號、非農就業報告、初領救濟金人數、消費者信心指數、零售銷售報告、新屋/成屋銷售

    產業分析

    1. 觀察項目:權威機構提出的研究報告、政府機構產經報告 2. 觀察資料:美國半導體協會(SIA)報告、台灣經濟研究院報告、中央銀行報告

    延續剛剛所提的總經研究,我們可以發現到在眾多影響因子當中,「利率」是決定股市流動性的一大要素。當央行(或聯準會)祭出寬鬆的降息策略以活絡市場時,股市會因為市場上流動的閒錢增加而有更高、甚至瘋狂的漲幅,原先風險較大的科技產業(也許根本還沒開始獲利)也因為資金充裕而股價受青睞;反觀資金收攏、利率上升的時期,市場投資人不再有便宜的資金可以注入股市,股市就像派對結束一般,不再有超乎想像的報酬,資金由風險取向高的標的流向保守穩健、具有長期獲利能力的股票。 這就是貨幣政策可以造成的市場變化,正因為影響幅度大而長遠,所以市場得知央行要調整貨幣政策時的反應才會異常劇烈(譬如2022 年初FED 不斷釋出升息、縮表的消息,市場因擔心升息衝擊而逐漸轉向悲觀)。

    在「第七站:培養總經敏感度」當中我們認識了一些重要的總經指標,在這站我們將把維度拉到更高更廣,來認識國際市場之中 3 大指標。 第一個指標 —— GDP衡量的是一個國家的生產總價值,也可以把 GDP 理解成「國家的財報」,藉由數字在年份之間變化來判斷該國當年度的經濟表現。 如果你想要了解國家在快速發展之下的通貨膨脹(物價上漲)程度,則可以使用 CPI來衡量,若是 CPI 在短時間有劇烈變化,央行有很有可能會以升息來因應景氣的快速膨脹。 最後 CRB 指數為衡量國際原物料(能源、農產品、金屬、畜牧)的總體表現,因此可透過 CRB 指數來了解國際商品的價格波動。

    介紹完兩套選股流程後,來幫大家做個小結!如果你對於「個股研究」特別感興趣,可以使用由下而上法,善用基本面分析來尋找有成長動能、高內在價值的公司;但如果你一開始沒有太大的想法,可以從大方向著手,藉由觀察到的趨勢變化來向下延展到個股觀察。

    介紹總經指標時我們曾提及景氣的變化,現在我們要就「景氣」對產業影響的角度切入,去近一步探討景氣的循環特性。如我們所知,景氣時好時壞,如果就業狀況好、民間消費暢旺,我們會把這樣的榮景定義成景氣好(景氣擴張期);反之,若就業市場不活絡、消費低迷,我們則會稱這樣的狀況為景氣差(景氣收縮期,有經濟衰退的可能)。 景氣對於一般民生必須消費品的影響較小,但許多產業就沒這麼幸運了,像是航空業在市況不佳的情況下,很容易因為旅遊需求下滑而影響到營收,也會因油價上漲而推高成本擠壓利潤。其他像是汽車、金融、服務、鋼鐵、不動產(營建)、原物料等產業也容易受到總體環境影響而有營收表現的週期性變化,因此我們習慣將這樣的產業或股票稱為「景氣循環股(Cyclical stocks)」

  6. 2020年5月26日 · 如何挑選長期會賺錢公司巴菲特5個選股準則告訴你. 2020/05/26. 經濟護城河 , 巴菲特 , 選股 , 價值投資 , 網路 , 美股. 9,168. 作者: George Lee. 小 原 大. 想必每個投資者都想知道巴菲特的選股準則是什麼吧!我們也很常聽到: 「買下值得長期投資的好企業」 「投資價格被低估的企業」 這些聽起來都很有道理也很安全,但要如何在茫茫大海中找到寶石呢?? 如果沒有辦法自己建立一套準則的話,那就跟隨巴菲特,好好分析公司的財報數據,以及判斷有沒有可以保護公司屹立不動的經濟護城河吧! 巴菲特價值投資法.

  7. 2019年6月19日 · 6個選股方法大公開讓你從此晉升選股大師! 光是台灣股票就有千百檔,我要怎麼挑? 有沒有可以超~穩定獲利的股票投資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