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6年12月1日 · 當公司高層討論,股東們期待明年KPI的營收要增加30%,那底下的人可以怎麼做? 增加產品線、開發新產品、下更多的行銷廣告、鼓勵使用者用更多產品….等等,這些都是很自然發生的事情,我們不用「邪惡」去看待它,它就是「自由市場經濟下」,很自然發生的事情。

    • 日內瓦宣言(1948):醫師誓詞
    • 赫爾辛基宣言(1964):醫學研究倫理原則
    • 東京宣言(1975):反暴力虐待囚犯
    • 聖保羅宣言(1976):醫師的環保職責
    • 馬爾他宣言(1991):面對絕食抗爭者的救治倫理
    • 華盛頓宣言(2002):有關生化武器
    • 馬德里宣言(2009):有關醫師專業自主與自律
    • 台北宣言(2016):健康資料與生物資料庫之倫理考量

    在二次世界大戰(1937-1945)期間,納粹與日本的軍醫參與了大量戰爭罪行。例如納粹軍醫約瑟夫・門格勒就曾強迫受害者接受藥物注射,試圖改變他們的眼睛的顏色或使他們絕育、在活人身上接種病毒和細菌、在不施予麻醉的情況下對人們進行截肢和摘除器官手術。 救人為天職的醫師絕對不應參與這樣的罪行,因此在 1948 年的日內瓦,世界醫師會通過了日內瓦宣言,作為所有醫師入行的宣誓誓詞。這個內容太重要,我們一定要全文刊出。以下是 2006 年最新版本。 當我成為醫學界的一員: 1. 我鄭重地保證自己要奉獻一切為人類服務。 2. 我將會給予我的師長應有的尊敬和感謝。 3. 我將會憑著我的良心和尊嚴從事我的職業。 4. 我的病人的健康應是我最先考慮的。 5. 我將尊重所寄託給我的秘密,即使是在病人死去之後。 6...

    當時醫學研究越來越多,但到底為什麼要進行醫學的研究?單純因為好奇就可以做嗎?如果對澳洲原住民的忍痛能力有興趣,我們就可以隨機去抓人,然後對他們做各種疼痛的測試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因此在 1948 年通過了赫爾辛基宣言,針對醫學研究的倫理訂出了原則。實際內容有數十條,但圍繞這以下的六點重要原則。 1. 接受測試者需要在清醒下同意。 2. 接受測試者需要對實驗有概括了解。 3. 實驗目的是為將來尋求方法。 4. 測試前須先有實驗室或以動物作試驗。 5. 由於是為將來尋求方法,若實驗對人體身心受損,需立即停止實驗。 6. 要先擬好測試失敗的補償措施,才可在合法機關的監督下,再由具備資格者進行實驗。

    在二戰之後,世界各地的衝突仍頻。醫師作為一個職業,還是會有僱主。仍會有人要求醫師利用專業去傷害人,進而達到自身的目的。例如雇主如果是某發動戰爭或迫害人權的國家政府呢?雇主的指令跟醫師的天職發生衝突時,要聽誰的?答案是,不能違背醫師的天職。 東京宣言的重要意義在於要求醫師對於拘留犯和囚犯,在任何情況下絕不贊助、容忍或參予折磨、虐待、或任何非人道行為。去除病人的痛苦是醫師特有的權利,醫師在做治療決定時是完全自主的,即使在受到威脅的情況下,也要對人的生命給予最大的尊重,且絕不應用醫學和知識作違反人道和法律的事。

    世界各國的工業化如火如荼展開,但隨之而來的是各式重大的污染。因此在聖保羅宣言中,聲明了醫師應把環保視為己任。醫生在預防因環境污染而引起的疾病的工作中有重要角色,並負有重大責任。醫師可通過衛生宣傳的途徑履行自己的職責。宣言中提出了擴大醫師的社會責任,把關心環保問題當作醫師應盡的義務。因為環境的品質決定了人們的生活品質。醫師關心病人,就不可能不關心病人身處的環境。

    醫師的天職就是救人。但是如果有人用絕食作為抗爭手段,可能傷及自己生命時,醫生該怎麼做?這真的是超大的倫理難題。畢竟,醫療不能違背「病人自主」。例如就算你有癌症,醫師也絕對不能強迫你開刀或化療。 馬爾他宣言中謹慎考慮各種倫理困境,為醫師在協助絕食抗爭者的醫療訂出指引。其中有幾項原則,是值得大家閱讀的。 1. 謹遵倫理而行。醫師應該力阻有人遭受脅迫或虐待。如果有人真要進行脅迫或虐待行為時,醫師必須起身抗議。 2. 尊重自主性。在違背病人意願下,或在任何壓力下強迫病人灌食是錯誤的行為。 3. 行善與不傷害。 4. 平衡雙重忠誠性。照顧絕食抗爭者的醫師必然會面臨對聘僱他們的當權者(例如監獄管理方)的忠誠、以及對病人的忠誠之衝突。具有雙重忠誠性的醫師,仍和其他醫師一樣受到相同的倫理原則規制,也就是說他...

    2001 年發生了震撼世界的 911 恐怖攻擊事件。大家可能印象很深的是飛機撞上雙子星大樓的那幕。但其實隨後「炭疽毒素」這類的恐怖攻擊也率續發生。生化武器用在大規模戰爭或區域性的恐怖攻擊,成為不得不面對的課題。 因此 2002 年發表的華盛頓宣言,主要希望呼籲各國政府「強化公共衛生及疾病監視系統」、「強化面對生化武器攻擊時的醫療能量與準備」,並對「生化武器的研究與醫學倫理」訂出明確且嚴格的規範。

    在醫療上,常常會有許多和現實的衝突。醫師能夠在專業上保持高度自主的前提,除了醫療是一個高度專業的工作以外,還需要非常強大的自律精神。 馬德里宣言的主要精神是: 1. 醫師受社會付託,享有高度的專業自主權及臨床上之獨立,得以不受外界干擾,以病患最佳福祉為前題提出最適當的診斷建議。 2. 隨著專業自主與臨床獨立的權利,醫界宜有自律的持續職責。 3. 醫師基於特殊的醫學訓練、知識、經驗與專業,宜有最後的自律與決定權。 4. 世界醫師會敦促各國醫師投入以專業主導的規範的建立、維持與積極參與,以確保醫師於提供病患照護時能擁有掌握臨床獨立判斷的權益。

    隨著時代演進,近年「大數據」、「開放資料」、「物聯網」興起,有關健康資料以及生物資料庫(DNA、指紋等等)可以如何被使用,成為一個人權保護以及科學發展爭議的重大課題。 經過了四年的研議,世界醫師會終於在 2016 年 10 月 22 日,於會員大會通過「健康資料與生物資料庫之倫理考量宣言」,並命名為「台北宣言(Declaration of Taipei)」。 台北宣言的精神在於針對個別病患照顧之外、對於可辨識身份之人類健康資料與生物檢體,其蒐集、儲存與使用,配合既有的赫爾辛基宣言,提供額外之倫理原則作為指導。 健康資料庫與生物資料庫之研究,能顯著提升人們對於健康與疾病之瞭解,並促進預防、診斷、治療等醫療措施之效益與品質,同時嘉惠個人與社會整體。研究與相關活動,應以「貢獻社會利益」、「促進公眾...

  2. 2016年9月6日 · 臉部皮膚的老化. 皮膚從外到內有很多層次,我們就由外而內說明:. 皮膚變薄 :老化過程中,膠原蛋白跟彈性纖維變性,結締組織也流失,所以皮膚就變薄。. 老人的皮膚常常一擦到就破,就是這個原因。. 皮膚鬆弛 :皮膚變薄加上重力的影響,臉部皮膚就 ...

  3. 2016年9月8日 · 以下簡單介紹過期或廢棄化妝品保養品的處理方式我們可以簡單把它分成容器內容物來處理。 玻璃、塑膠相關「容器」可以依照一般回收方式處理。 目前資源回收車、便利商店、許多藥粧品店,或者設置有容器回收設施的機構,都可以協助你進行回收。 「化妝品」、「保養品這些內容物」,被歸類為一般廢棄物」。 但因為是化學物質,所以不適合直接倒進馬桶或水槽進入我們的下水道系統,或者是自然的水資源系統,會產生過大的污染。 所以要請大家用工具或紙巾這些內容物刮除、裝到專用垃圾袋內。 交給清潔隊員,送到焚化爐去進行焚化處理。 台灣是一個很小的國家,卻住了兩千四百萬人。 這是我們共同的家園,你的一些小動作,就可以讓我們的國家更好。 我們是一個小國家,但可以是一個值得世界尊敬的國家。

  4. 2018年3月19日 · 先告訴大家本篇文章的最後重點,那就是: 除了某些特定族群常規建議補充特定營養素外 ,攝取營養補充品對於 非營養缺乏 的病症, 沒有任何益處 。 一般族群攝取營養補充品沒有益處的意思是指,除了你是因為缺乏某種營養(比如缺維生素 C 造成牙齦出血甚至壞血病),在這樣的情況下補充營養品是有益之外,其他情況多吃任何種類的營養補充品、健康食品都是沒有益處甚至可能有害的。 這篇文章一出,可說是為產業投下一個震撼彈(很多產品幾乎是不用賣了)。 因為營養補充品在美國大概是價值 300 億美金的產業,市面上更是有超過 90,000 種產品。 在台灣也不遑多讓,根據 2017 年統計處的報告, 2013 年台灣營養保健食品的產值也達到近年來最高的新台幣 140.6 億元。

  5. 2017年2月16日 · 洗臉有三大步驟:沖去殘留的卸妝產品、清除表皮髒污、促進代謝老化角質. 如果你有上妝,或使用防曬產品,那記得要卸妝。 有關卸妝的注意事項,可以先看 這篇文章 。 卸妝後可以用微冷水或溫水協助沖掉殘留的產品。

  6. 2019年2月25日 · 25 2 月, 2019 medpartner. 去日本旅行一直都是台灣人們出國玩的首選之一,從 2011 年開始,國人每年去日本的人數逐年增加,光是 2017 年一整年到日本的人次就超過 461 萬。 不管是去旅行還是觀光,大家八成在日本當地的便利商店、大賣場或是土產店買些食品。 但到底這產品安不安全? 有沒有過期呢? 上面寫的賞味期限跟消費期限又是什麼意思呢? 這篇文章告訴大家各種有關食品保存期限的問題,包含時間是怎麼訂的? 各國之間的標示有什麼差別? 讓你一次搞懂! 大家如果看到日本的食品,包裝上應該看到「賞味期限」和「消費期限」吧? 這文字跟台灣的有效期限不太一樣,但大多數人把賞味期限理解成有效期限,認為過了賞味期限,東西應該就壞掉不能吃了。 不過這可是錯誤的認知呀!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