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1. 紓困3萬 相關

    廣告
  2. 過去一個月已有 超過 1 萬 位使用者造訪過 cathaybk.com.tw

    數位化極速貸款體驗,挑戰最快5分撥款;網路即可完成所有程序,額度方案自由選擇,速洽! 行雲流水就「樹」快!免找專員、免跑分行,線上申請到撥款,僅需簡單3步驟,立即了解!

搜尋結果

  1. 2021年6月3日 · 此波紓困,孩童家庭防疫補貼及勞工紓困貸款6月15日才開始發放、受理申請,其餘在疫情中受衝擊的各行業勞工各項紓困措施,各部會都統一將於 ...

  2. 2021年6月8日 · 疫情影響民生,勞動部勞工保險局推出針對勞工個人的紓困4.0方案,凡是符合指定資格的民眾,最高能夠領取3萬元的生活補貼。 勞保局的生活補貼發放可以分為2種方式,第一種是針對去年已經完成申請者,今年政府將自動再次審核並且撥款,至於今年度想要新申辦的民眾,需要前往「勞保局e化服務系統」審查資格,填寫個人與金融帳戶資料。 勞動部的紓困4.0個人生活補貼方案已於昨日開放申請,不過因為人流過多導致網站無法進入,為此勞動部也呼籲民眾讓急需者先行申請,申請時間最晚開放至7月5日。 申請位置:勞保局e化服務系統. (最新)補助資格再放寬 2020年度所得納入申請條件. 更多紓困方案: 紓困4.0精進方案. 勞工紓困貸款. 保單紓困貸款. 勞工個人生活補貼. 部分工時勞工生活補貼. 無薪假、減班勞工補助.

    • 紓困3萬1
    • 紓困3萬2
    • 紓困3萬3
    • 紓困3萬4
    • 可以透過紓困4.0申請補助?
    • 申請」紓困4.0補助?
    • 0的補助「何時發放」?

    1.中低收入戶:每月加碼1,500元,共3個月。 2.無相關社會保險者:可申請急難救助1萬元~3萬元。 3.農漁民:共1萬元。但若為甲級漁工、有參與職業工會者,則每月1萬元,共3個月。 4.導遊、領隊、國旅領團人員、計程車、遊覽車司機:每月1萬元,共3個月。 5.無一定雇主及自營工作者(包括有稅籍登記的小攤商):投保薪資2萬4,000元以下者,每人補貼3萬元;投保薪資2萬4,000元以上者,補貼每人1萬元。 6.一般勞工:每人最高貸款10萬元,且2020年申請過者,可再重複申請。 7.孩童家庭防疫補貼:國小(含)以下孩童以及國、高中特教生,每人1萬元,若家中有2名學童,可領取2份補貼。此外,在3級疫情管制期結束前出生的新生兒也可以領取。 8. 企業: (1)有稅籍登記的商業服務業,且2021...

    1.2020年已申請過、符合紓困資格者:無需再申請,將直接入帳。 2.2020年沒有申請過:可於2021年6月7日~7月5日間,到「勞動部勞工保險局e化服務系統」,以「健保卡號+戶口名簿戶號(免插卡)」或「自然人憑證」線上登錄本人之金融機構帳戶方式辦理。

    行政院已於今天(2021.06.03)通過「紓困4.0」方案特別預算,歲出規模為新台幣2,600億元,預計最快第一波紓困資金就能在6月4日開始發放(孩童家庭防疫補貼預計於6月15日起啟動發放)。 而除了「紓困4.0」方案之外,大家也可以上各縣市政府網站看相關的紓困措施,像是台北市政府在5月28日就推出9大短期紓困措施:「延稅、降稅、減租、免租、延租、優息、補貼、企業融資、勞工紓困」。 此外,勞動部也推出「安心就業計畫」,讓受疫情影響減班休息勞工,可以依照實施減班休息前後薪資差額的50%按月補貼,最長24個月(即日起可向工作所在地勞動力發展署分署提供申請)。若真有困難,也可以向戶籍地之鄉(鎮市區)公所及縣(市)政府,提出急難救助申請。希望大家都能平安度過這次疫情。 延伸閱讀 公司突然倒閉、資遣...

  3. 2021年6月4日 · 國內疫情發燒、全台三級警戒重創許多產業,行政院推出「救命錢」 紓困4.0方案並獲立法院三讀通過,除了個人、事業紓困,全國預計有730人受惠 ...

    • 紓困3萬1
    • 紓困3萬2
    • 紓困3萬3
    • 紓困3萬4
    • 紓困3萬5
  4. 2022年5月26日 · 行政院今日宣布將發345.6億元紓困與振興經費,其中「助產業」預計164.9億元,共有20人受惠,產業包括餐飲業、服務業(會展、機場商業服務設施 ...

  5. 2021年5月28日 · 立法院5月31日三讀通過修正紓困條例部分條文,行政院則在6月3日公告「紓困4.0方案」,去年已符合紓困資格者最快4日會收到個人紓困現金,7日起 ...

  6. 因應「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我國在去(109)年1月成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2月公布《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條例》(下稱特別條例),行政院依特別條例原編列600億元,其後因全球疫情加劇,4月修正特別條例,追加特別預算至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