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一氧化碳中毒輕微者會頭痛、頭暈、噁心、嘔吐、疲勞等類似感冒症狀,正因如此也常讓人失去警覺心,結果中毒症狀加重甚至昏迷死亡! 面對這個無形的殺手,大家務必要牢記6大救命關鍵: 關鍵一 :立即關閉瓦斯。 關鍵二 :馬上打開門窗,讓室內保持通風。 關鍵三 :如果中毒者沒有外傷,立刻移到通風良好的地方,並清除口中的異物,保持呼吸道的暢通。 關鍵四 :撥打119請求救護車支援。 關鍵五 :若中毒者已無呼吸,要馬上施以人工呼吸。 關鍵六 :若中毒者已無心跳,盡速施以CPR。 上述6大救命關鍵固然重要,事前的預防,像是熱水器的型式選擇、安裝也很重要,下列的「5要」原則也請大家謹記在心: 一要:使用安全的品牌. 不管是屋外型、屋內型,都要選購貼有CNS (國家標準)檢驗合格標示的熱水器。

  2. 2020年4月11日 · 細看這幾項肇事原因,可以發現許多事故並不是因為開車的技術問題,而是不良的開車習慣所導致!. 所以小編特地列出了下列7個常見的開車壞習慣,請各位駕駛們仔細瞧瞧自己中了幾個呢?. 一、不打方向燈. 「未打方向燈」也是交通檢舉案件中居前三名的違規 ...

  3. 2020年5月9日 · 許多民眾可能都有這樣的經驗:感覺天氣一潮濕,過敏、氣喘、鼻竇炎等呼吸道症狀就統統出籠,嚴重者甚至引發肺部病變,而禍首就是黴菌。 黴菌是空氣中的過敏原,當人在戶外吸入黴菌時可能就會引發鼻塞、流鼻水、打噴嚏等輕微的症狀;黴菌的孢子雖然只有0.005公厘,小到眼睛看不見,但看不見不代表它就不存在,當它隨風飄入室內,遇上室內高達75%以上的濕度時,就會大量繁殖、生成黴菌,並誘發呼吸道或其他症狀,對人體產生的危害程度可是超乎你我的想像! 尤其家有老人、小孩或是免疫力本來就比較弱的人,更要小心注意隨時保持居家環境的乾爽,避免住家成為黴菌的溫床。 那麼到底應該要如何擁有乾燥的住家環境呢? 首先一定要瞭解黴菌這個敵人,才能對症下藥、戰勝它! 務必隨時監測家中的濕度狀況!

  4. 2020年3月4日 · 1.當自己的車道是紅燈時. 看見自己的車道亮起紅燈時,最好不要搶快騎到汽車正前方停等紅燈,避免當綠燈一亮時因擋在了汽車的動線上而發生危險;建議停在汽車的右後方,一來不會因為汽車搶快起動而危及到自己,二來萬一汽車要右轉,騎士們也能清楚看見方向燈而放慢自己的起動速度。 2.當自己的車道是綠燈時. 即便自己的車道是綠燈也不可鬆懈警覺心,因為〝闖紅燈〞而發生的交通事故不勝枚舉,此時最好的防禦性動作就是減速、確認路口無任何人與車後再通過,尤其是在兩旁有建築物遮蔽視線的小路或巷子口,更要當心注意。 至於要減速到甚麼程度呢? 建議以「萬一有人闖紅燈時,自己能煞得住車」為判斷標準。 另外,如果此時在機車旁邊正好有輛汽車那就更要小心了!

  5. 2021年7月21日 · 1.電線不綑綁. 不論是電器用品或是延長線的電線都不能因為過長而綑綁起來,因為綑綁後或壓在重物下的電線,內部的銅絲很容易就會折損斷裂,通電時也就有很高機率會產生高熱而起火燃燒。 2.電源插座不長插. 電器用品長時間不使用時,請記得拔掉插頭,尤其是高耗電如電暖器、除濕機等的電器品,如此一來不僅可以預防住家火災,還能省電費兼節省能源喔! 3.插頭不汙損. 電器品插頭務必要保持乾燥與乾淨,同時也不能累積太多灰塵,灰塵一多就會造成積汙導電現象,進而讓電線短路著火。 另外,更要時常檢查插頭(座)有無焦黑、綠繡? 有焦黑就表示電流過大會造成電器設備發熱著火,而綠繡現象則因為插頭附近濕度太高,濕度一高,電線很容易就短路。 4.用電不要超過負載. 尤其是延長線!

  6. 2019年3月21日 · 三、續約的方式不同:. 產險公司的商品主要是一年一約的形式,每年會重新評估這張保單所承保的風險有沒有產生什麼重大變化,做為是否讓保戶續約的依據,而壽險公司保單大部分有所謂的保證續保機制,只要民眾一直有繳保險費,保險公司就必須讓客戶 ...

  7. 2019年9月6日 · 1.浴室/廁所. 最大的地雷就藏在濕滑的浴室、廁所了,就連年輕人都會不小心滑倒了,更何況是老年人! 因此改善措施首重「防滑」,地板、地磚隨時保持乾燥,鋪設防滑墊或防滑磚是必要的,而且最好是可以舖滿整個地面。 馬桶、浴缸、洗手台都要裝設扶手,浴缸高度要低於長者膝蓋同時裡面最好也擺放防滑墊,避免進出浴缸時重心不穩而滑倒。 另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小細節要留意—浴室內的電源插座要有防漏電的安全設計,免得雙手潮濕不小心碰到電源插座而導電喔! 2.臥室. 如果可以的話請盡量將老人家的臥室安排在1樓,避免爬上爬下提高了跌倒的機會! 床的高度大概在老人家膝蓋上方一點點最合適,最好在床邊加裝扶手以方便上、下床;電話、手電筒都要放在床邊且是手可以搆得著的地方,這樣一來萬一有緊急情況時可馬上求救。 3.樓梯.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