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5月20日 · 在投保人發生疾病或意外導致殘廢時(通常是1~6級殘),通常會6個月的等待期之後,接著去找醫師開立診斷證明,接著才能啟動失能險的理賠機制,投保人便能依照保單規定,以月或年為單位獲取理賠金。

  2. 2018年4月18日 · 1. 情緒影響你的專注力 – 讓你無法專注在價值的事. 之前的文章提過,你的時間品質並不是取決於時間的量,而是取決於你能投入多少專注力、多少高品質的時間。 如果你10年前為一個笨蛋生氣,當時甚至和他一戰,這會拖累你今天多少的成就? 延伸閱讀: 專注力為什麼比有時間更重要? 2. 情緒影響你的判斷力 – 讓你從理性大腦思考,變成直覺式的蜥蜴腦思考. 基本上當人被情緒支配時,思維能力跟動物其實不會差太多, 所有行為都不需經過思考,只是一種反射。 但當下你很難意識到這件事,因為蜥蜴腦本來就存在每個人的DNA與潛意識中, 只有刻意練習才可能慢慢意識到及迴避對抗。 但也另一種說法,是說情緒不是反射,而是一種經過判斷的選擇: 在《 被討厭的勇氣 》這本書中提到.

    • 低收入戶/中低收入戶福利有哪些?
    • 低收入戶/中低收入戶標準是什麼?
    • 低收/中低收申請第 1 步:計算收入
    • 低收/中低收申請第 3 步:如何申請證明?申請證明要帶什麼?
    • 低收/中低收入戶申請快速總結:上述條件皆以「家戶」為計算標準

    低收入戶福利

    1. 教育扶助:25歲以下子女就讀高中(職)以上學校,學雜費全額減免。 2. 健保費補助:健保保費全額補助。 3. 醫療費補助:因疾病、傷害治療所需醫療費用補助。 4. 就業服務、職業訓練、以工代賑。 5. 生活補助:依列冊低收入戶款別,每月發給生活扶助費或相關補助。 更多特殊救助及服務項目,可以到戶籍地的區公所或縣市政府詢問。

    中低收入戶福利

    1. 教育扶助:25歲以下子女就讀高中(職)以上學校,學雜費部分減免,另可申請獎學金。 2. 健保費補助:健保自付保費補助1/2(18歲以下兒童少年及70歲以上老人參加全民健康保險應自付之保險費全額補助)。 3. 醫療費補助:患嚴重傷、病,所需醫療費用超過本人或扶養義務人所能負擔,補助部份醫療費用。 4. 就業服務、職業訓練、以工代賑。 低收入戶及中低收入戶還有其他像是產婦及嬰兒營養補助、托兒補助、教育補助、喪葬補助、生育補助等,詳細補助項目各縣市有所不同,有需要的人,可以自行前往各縣市社會局查詢。

    要申請為低收入戶或中低收入戶,你必須符合「收入」跟「家庭財產」這 2 大項目的低收標準或中低收入戶標準,才能進行後續的申請步驟。 家庭財產部分,會分為動產與不動產兩大領域,低收與中低收的範圍不一樣,但都必須在各縣市公告限定範圍內。

    低收入戶收入標準

    家庭總收入平均分配全家人口,每人每月必須在各縣市公告最低生活費以下: 舉例來說,如果戶籍在新北市,全家的家庭總收入每月為52,000,全家有 4 人: 家庭總收入 ÷ 全家人口 = 52,000 ÷ 4 = 13,000 戶籍地公告最低生活費 = 16,400 所以家庭每人每月的平均收入13,000元低於16,400元,已符合低收入戶的「一半資格」。

    中低收入戶收入標準

    如何知道自己是不是中低收入戶,並不是你符合收入資格就好,你需要算一下你們家的「家庭總收入/全家人數/12 個月」,如果得出的數字是「各縣市公告最低生活費」 1.5 倍以下,才是真正符合「一半資格」。 了解收入計算之後,再來要看看收入是否在戶籍地公告最低生活費的 1.5 倍以下,以下整理: 點擊回顧112年> 衛福部112年歷年最低生活費一覽表 舉例來說,如果戶籍在新北市,全家的家庭總收入每月為95,000萬,全家有 4 人: 家庭總收入 ÷ 全家人口 = 95,000萬 ÷ 4 = 23,750 戶籍地公告最低生活費的 1.5 倍 = 24,600 所以家庭每人每月的平均收入23,750萬低於24,600萬,已符合中低收入戶資格的其中一項條件。 不同地區標準不同,看看上表,一樣是家中成員有 4 人,如果設籍桃園市,則是家庭每人每月的平均收入低於23,965萬,才符合中低收入戶資格一半的標準。 每年政府都會因應國家及各縣市生活條件的變化,有所調整。

    如果你符合以上資格,可以準備下面 5 類文件至戶籍地區公所申請低收入戶/中低收入戶資格,以方便未來申請其他補助: 1. 申請人印章 2. 全戶最近 3 個月內戶籍謄本 3. 全戶郵局或銀行存簿封面及內頁影本 4. 填寫授權公所調查家庭總收入及財產同意書 5. 其他相關證明文件(視個別家庭狀況而定,例如:醫院診斷證明書、學生證影本、身心障礙手冊影本、失蹤證明、在營證明或軍人身分證影本、在監證明、離婚協議書等)

    最後總結一下,目前要申請許多政府補助,都要具備低收或中低收的資格,但資格每年都會做調整,一定要每年末確認自己明年是否還符合資格。 另外,無論申請低收入戶或中低收入戶,為了顧及公平性,政府都是以「家戶」為基礎來做計算。 所以,下面這些關係人,都會影響你的申請權益和資格,遞交申請書前,一定要先了解一下彼此的財務狀況,以免做白功。 加入市場先生FB社團,充實更多理財好知識 50歲之前想退休一定要懂理財,解決投資的煩惱! 市場先生開了一堂的「用美股ETF創造穩定現金流」教學課程, 這堂課程會從基礎入門、資料查詢到實際操作, 教你學會建立一個穩定的全球ETF投資組合,目前累積已經有將近2000位同學上課。 線上課程》美股ETF創造穩定現金流線上課程連結

  3. 2020年9月25日 · 這次市場先生要來介紹6種你該知道的險種,分別是壽險、醫療險、防癌險、重大疾病/傷病險、意外險以及失能險等常見的保險,每個險種也替你準備了更深入的保險分析,帶著你思考在投保這些保險種類時該考慮哪些面向,才不至於投保不適合自己的 ...

  4. 2020年9月11日 · 階段1. 害怕崩盤. 在這階段的人們積極的想參與市場,尋找一些機會。 但投入機會的之後又很怕遇到崩盤,進場後常常神經緊繃,當市場一點風吹草動就非常的緊張,往往小獲利就想出場,遇到損失又想凹,一旦遇到大崩盤,最後常常忍痛砍在低點。 階段2. 喜歡崩盤、等待崩盤. 在這階段的人們已經知道大跌的樣子,甚至親身參與過。 知道應該要避免買在高點、賣在低點,也一心期待等到崩盤再進場,這樣不但風險低,也有機會巨大的報酬。 聽起來很合理,但實際執行後會發現,當市場連續10年大多頭上漲2~3倍,自己卻滿手現金還在等待機會,而每當有些稍微大一點的跌幅發生時,看似機會出現,想等它跌更多一點時再進場時,這時市場卻早已反彈,緊接著數年低點不再出現。 每次都買不到,或只買到一點點,只好繼續等待下一次崩盤。 階段3.

  5. 2017年3月26日 · 「你的問題在於,你賺的是薪水,而不是營收。 」我說. 他的問題是大多數人都會遇到的盲點, 以下市場先生分享一個小故事, 看完你就明白,為什麼薪水和營收兩種收入來源, 是窮人與有錢人的決定性差異。 繼續往下看… 一個創業故事,讓你看懂有錢人如何靠營收賺錢. 故事開始, 窮爸爸是個保守的上班族, 他擁有高學歷,追求穩定高薪的工作。 富爸爸是個創業家, 他高中沒畢業,但四處尋找可能讓自己致富的機會。 他們兩人過去都累積了一筆小資本, 當時城裡的教育事業還沒飽和, 於是兩人同時看上了這個機會,踏入教育事業。

  6. 2023年12月6日 · 一個很顯而易見的答案是,你必須去多使用、多接觸好的物品和服務,並且多接觸優秀的人,模仿他們的行動藉此學習。 以書中的例子來說,去體驗一流的飯店服務,你會知道怎麼定義真正好的服務,也會知道怎樣可以更加讓人感受到關心、體貼。 反推過來上一步,就是你必須多去增加一流體驗的經驗,也必須擁有一些資訊或能力,讓其他優秀人士會願意花時間在你身上。 這讓我想到以前看《初心》這本書時,談到名廚江振誠早年在海外餐館學習時,儘管當時收入並不算高,但他仍把自己當時所有工作收入全都拿來體會各種米其林高級餐館,並且仔細記下各種味覺體驗,學會怎麼去定義老外口中的美味。 可以預見到,有些人可能會說:我就是沒錢啊、環境條件不允許阿、這就是階級複製阿。 他們說的也沒錯,沒條件,這些道理說的再漂亮都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