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5月23日 · 第一招:正確認知憂鬱症. 了解憂鬱症是個疾病,收集並學習憂鬱症相關知識及資訊,越多的了解才避免陷入無效溝通或不必要的爭執,切勿認為憂鬱症者是在裝病或只要不亂想就會自己好起來,同時理解患者在發病時會沒有辦法自己控制情緒。 第二招:自己心理要健康. 親友須自己心理維持健康狀態,適度抒壓、喘息,整理好情緒,讓自己不那麼容易受負面情緒影響,才面對憂鬱親友同時又能給予關懷、陪伴及同理心支持。...

  2. 2023年7月6日 · 評論. 這篇文章從一個現實的案例,深入探討和經驗分享憂鬱症的病因、病症和治療面臨的問題,對於我們現今社會對待憂鬱症的現狀提出了深刻的反思和警示。 在當今壓力越來越大,人們所面臨的各種壓力和挑戰也越來越多的情況下,將更多的關注和支持投入到對待心理健康問題的治療和預防上,不僅是對個人和家庭的負責,更是對社會和未來的負責。 問答. Q1. N女接受採訪,主要是要傳達什麼訊息? A....

  3. 2021年3月9日 · 楊聰財醫師指出,憂鬱症的症狀主要有生理精神思考、情緒4大面向,在精神科診斷可分為9點,如每日多數時間皆處於憂鬱的狀態;對生活周遭的人事物興趣減退;體重及食慾出現顯著的變化;出現失眠或睡眠過多的情況;精神狀況遲滯或激昂;生活失去活力、感到疲倦;自我否定,認為無價值或罪惡感;思考、專注利或判斷能力減退;反覆出現自殺的想法等。...

  4. 2019年12月22日 · 憂鬱症不僅讓人「心情低落」,一部分患者可能表現為「暴躁、易怒」,比方說有人過去是好好先生或好好小姐,某一段期間突然變得難以溝通 ...

  5. 2018年11月13日 · 根據衛福部調查,台灣憂鬱人口超過兩百萬人,憂鬱症是什麼呢?精神科醫師賴奕菁的病患,跟憂鬱症對抗了八年,她分享自己的經驗,說憂鬱症好發 ...

  6. 2024年5月10日 · 認識情緒:了解自己的情緒狀態,識別引起負面情緒的原因。 尋求支持:建立支持系統,包括家人、朋友和醫療專業人員。 心理治療:積極參與心理治療或諮詢,學習有效的應對策略,以減少負面情緒的影響。 自我效能:提高自我效能感,相信自己有能力控制健康和情緒。...

  7. 2022年8月23日 · 第一步:先了解憂鬱症患者的狀態. 當得知親友有憂鬱症,有時的直覺反應是「我要趕快幫助他, 我想讓他趕快好起來」,如果您有這個衝動,請先緩一緩,立刻行動恐導致兩種結果:一、 自己太過執著急著想讓患者變好,當結果無效時,容易會覺得挫折、 無力;二、這樣的舉動易讓憂鬱症患者覺得壓力很大。 此時最重要的,是先了解憂鬱症類型、親友的狀態,和醫師的診斷, 而不是貿然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