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5月23日 · 第一招:正確認知憂鬱症. 了解憂鬱症是個疾病,收集並學習憂鬱症相關知識及資訊,越多的了解才避免陷入無效溝通或不必要的爭執,切勿認為憂鬱症者是在裝病或只要不亂想就會自己好起來,同時理解患者在發病時會沒有辦法自己控制情緒。 第二招:自己心理要健康. 親友須自己心理維持健康狀態,適度抒壓、喘息,整理好情緒,讓自己不那麼容易受負面情緒影響,才面對憂鬱親友同時又能給予關懷、陪伴及同理心支持。...

  2. 2015年1月26日 · 台北慈濟醫院身心醫學科主治醫師曾昱綸表示, 進入秋冬後,典型的季節性憂鬱患者症狀會變得明顯,可能與冬季日照時間變短有關,影響腦內血清素、褪黑激素及腎上腺素分泌失調,導致憂鬱症狀加重 。 據統計,季節性憂鬱症在全世界的盛行率約為4至10%。 曾昱綸指出, 愈高緯度、四季分明的國家會愈明顯 ,例如美國的盛行率從南到北約為1.4至9.7%,愈靠近赤道的地區盛行率愈低,如菲律賓的盛行率將近0。...

  3. 2021年3月9日 · 楊聰財醫師指出,憂鬱症的症狀主要有生理精神思考、情緒4大面向,在精神科診斷可分為9點,如每日多數時間皆處於憂鬱的狀態;對生活周遭的人事物興趣減退;體重及食慾出現顯著的變化;出現失眠或睡眠過多的情況;精神狀況遲滯或激昂;生活失去活力、感到疲倦;自我否定,認為無價值或罪惡感;思考、專注利或判斷能力減退;反覆出現自殺的想法等。...

  4. 2023年7月6日 · 評論. 這篇文章從一個現實的案例,深入探討和經驗分享憂鬱症的病因、病症和治療面臨的問題,對於我們現今社會對待憂鬱症的現狀提出了深刻的反思和警示。 在當今壓力越來越大,人們所面臨的各種壓力和挑戰也越來越多的情況下,將更多的關注和支持投入到對待心理健康問題的治療和預防上,不僅是對個人和家庭的負責,更是對社會和未來的負責。 問答. Q1. N女接受採訪,主要是要傳達什麼訊息? A....

  5. 2019年12月22日 · 憂鬱症不僅讓人「心情低落」,一部分患者可能表現為「暴躁、易怒」,比方說有人過去是好好先生或好好小姐,某一段期間突然變得難以溝通 ...

  6. 2019年11月6日 · 」,一樣是年輕生命、年僅27歲「被憂鬱吞噬」,本周小花平台帶領讀者深入了解憂鬱症有哪些常見症狀,並提供一份「憂鬱症自我檢測表」,看看 ...

  7. 2023年3月6日 · 首先,民眾應先了解為什麼「節日」可能會導致重度憂鬱症病友急性發作。 朱柏全主任表示,重度憂鬱症病友過去若有不好的經驗,或對節日團聚有刻板象徵性的想法時,當節日來臨與過往經驗或記憶連結,便可能容易使症狀復發。 尤其本身若有情感疾患者,情緒相對較不穩定,不僅是復發的機率增加,在節日期間自傷、自殺的比例也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