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8月12日 · 方心禹建議,民眾平時不妨用手指梳髮測試髮狀況,例如每拉次就落3到5根以上,便需提高警覺,早晨起床時也可檢查枕頭,若同樣落超過3到5根頭髮,也是髮根強健度衰弱的警訊,此時避免使用號稱可健髮但來路不明的藥物,或者透過接髮等 ...

  2. 2023年12月28日 · 台大醫院門診就有名30歲女性,第二胎產後莫名開始髮,幾乎整頭頭髮全都光,只剩下後腦勺幾撮毛髮,症狀嚇人,接受類固醇治療、抹生髮水都沒有用,直到使用局部免疫調節療法「聲東擊西」,誘使發炎反應轉而攻擊頭皮不再攻擊...

  3. 2024年2月22日 · 蔡呈芳強調,造成掉髮的成因眾多,除了雄性禿,門診亦常見有女性節食、營養不均衡也會造成掉,此外,月經量大、甲狀腺異常、自體免疫疾病等,甚至季節交換休止期掉髮,打疫苗造成的副作用,也是常見掉髮的元凶,唯有了解原因 ,釐清掉髮 ...

  4. 2019年3月29日 · 逆轉白髮再生黑,從體內根源找起. 白髮多的人除了遺傳,可能有頭皮的問題、體質的問題、毛囊黑色素生成的問題,其根源一定是在我們體內。. 像平常的壓力、熬夜、情緒、飲食不健康、運動不足,都會耗傷氣血,造成肝腎受損,臟腑功能失調,不僅 ...

  5. 2023年3月24日 · 收治病人的奇美醫學中心皮膚科暨醫學美容中心主治醫師王羽安表示,女子經詳細診察評估後,確定診斷為圓形禿,開始接受規則的皮下類固醇治療及定期追蹤,幾個月後,這才開心的發現原本禿髮的區域已長出許多細毛。 圓形禿是一種非疤痕性的落髮,根據統計,一個人終其一生有1.7%的機會得到此疾病,好發年齡大約介於20至40歲之間,男性及女性的機會大致相同,各年齡層都有可能發生。 王羽安說,由於圓形禿病人通常不會有頭皮的不適,往往是別人無意中看到或去理髮時才會發現。 圓形禿如其名,臨床多為圓形落髮斑塊,與正常頭髮的界限規則分明,大多數的病人掉髮的區域侷限於頭皮上,5%的人可能會進展到整個頭皮的落髮,1%的人可能會表現頭皮以外的落髮,如眉毛、腋下、會陰部毛髮等。

  6. 2020年6月18日 ·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精神主治醫師蔡尚穎表示,所謂「拔毛症」是以拔除身體毛髮為主的行為疾患,好發於12到14歲以後,女性居多,主要症狀為拔頭髮、眉毛;按照美國精神醫學會推估,每年每100名青少年或成人中,約有1到2位患者,以此推算,國高中3個班級中可能就有1人。 以該名男大生為例,蔡尚穎說,因為從小雙親常吵架,7歲父母離異之後,開始跟著脾氣不好的爸爸的他,由於想念媽媽而出現拔頭髮的現象,儘管國中後改跟媽媽住,卻已經養成習慣,無法克制,頭髮常是東缺一塊、西缺一塊,嚴重影響人際關係,平常幾乎只和家人來往,即使寒暑假也整天在家玩電腦,直到考量打工幫助家計,才向醫師求助。

  7. 2020年12月9日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抗癌路上,化療是不少癌症病人的必經之路,但在治療過程中「掉」副作用的困擾,卻常叫癌友感到很不自在,甚至喪失自信,而一頂「醫療級假髮」市價動輒破萬元,台灣癌症基金會便建立全台首創《愛借髮》癌友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