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慕德生技這則公告消息似乎沒引起投資人注意,已經低於10塊新台幣面值的股價,當日甚至也沒有任漲幅反應。. 不過,若再看往前約一個月的公告,去年10月26日,慕德生擬出售轉投資公司慕德生技 (開曼)有限公司股權300萬股,一股2塊美金,總計600萬美金,投資 ...

  2. 來自北卡羅萊納大學教堂山分校的研究人員,成功將皮膚細胞轉變成可以破壞多型性神經膠母細胞瘤 (GBM)的「癌症捕殺」幹細胞,這項技術是建立在誘導性多功能幹細胞 (iPSCs)的技術基礎上,這項結果2月2日發佈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GBM十分難以治療,患者2年以上生存率僅30%,大多數患者會在確診一年半的時間內死亡。 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的藥學研究團隊希望能夠從患者自身的皮膚細胞著手,開發出針對膠質母細胞瘤之個體化療法。 由Shawn Hingtgen帶領的研究團隊試著將纖維母細胞重新設計誘導成神經幹細胞,在小鼠實驗中,證實這些神經幹細胞能自由地在大腦中活動,追蹤並殺死腦內的癌細胞。

  3. 從精準醫療涉及的學科來說,它涵蓋了預防醫學、臨床診斷學和治療學、康復醫學,甚至醫療經濟學 等,非常地廣泛。 精準醫療的實施也必須建立在個體化醫學的基礎上,而個體化治療則又必須依賴於分子 診斷、醫學資訊、基因技術和藥效學的發展。

  4. 免疫療法近年已成癌症治 療顯學,各大研究機構及 醫藥企業無不希望能透過 生物製劑,提升現有療程 治癒率及患者存活時間。 儲存一等親的 NK 細胞,光 輝生命醫學免疫細胞儲存 服務正積極布局,不只瞄 準預防醫學市場,更看好 個人化醫療商機。 光輝生命醫學創辦人李光輝醫師提倡「黃金三角」癌症療程。 藝人高凌風今年 2 月因血癌過世前, 傾頹的身體曾一度好轉,抱病在新加坡 跨年表演。 當時他透露,體力變好是赴 中國接受免疫療法,輸入女兒自然殺手 細胞 (Natural Killer Cell, NK Cell)的成 果。 他所採用的療法,就是光輝創辦人 李光輝引以為傲的異體 NK 細胞體外複 製技術應用。

  5. 瘟神 正敲台灣大門 腸病毒大流行恐將來臨,台灣卻將陷入無疫苗可用的困境。 經本刊深入產、研、學、醫訪查,台灣防疫早已年久失修, 政策、預算、法規、疫苗、應急措施,各環節都出現斷層。 全球有能力製造流感疫苗的國家中,台灣疫苗自給率敬陪末 座,「亞洲疫苗製造基地」願景早已 ...

  6. 治療性抗體已成功應用在對抗腫瘤、感染症、自體免疫及發炎反應等重大疾病,其中,約有1/2是用於癌症治療,近年來,成為生物製劑發展的主要趨勢與目標。 其中,新世代抗體之發展趨勢又最受矚目,抗體藥物複合體 (antibody-drug conjugate),及雙特異性單株抗體 (bispeciific mAb)這2類型已成了抗體新藥的新寵。 另外,抗體片段及醣基修飾的應用技術平台,亦逐漸興起成為新星。 從物理到生命科學 再把創業帶回台灣. 近年來,台灣有不少生技製藥公司也投入抗體藥研發 (參見本刊2014年5月號封面報導)。 其中,2013年中才於台灣成立的圓祥生技,是廠商中最新創立之生技藥物公司,透過自行設計之整合性技術平台,專注進行抗體與蛋白質藥物開發。

  7. 有別於過去的化療及標靶治療侷限在單一標靶或單一腫瘤Adheren從化學角度出發開創抗體細胞共軛 (antibody cell conjugation, ACCTM)專利技術,ACCTM能如同膠水般作用,將抗體黏附在T細胞上,成為抗體共軛效應T細胞 (Antibody Conjugated Effector T cells, ACE-T),以此技術為基礎的抗癌免疫療法也應運而生。 ACCTM從蛋白質的層次上對細胞加以改裝,透過蛋白質將不同的標靶抗體加裝於人體既有的T細胞表面,使T細胞能精準辨識癌細胞,並透過T細胞受體群集及共激分子的活化,激活毒殺癌細胞的免疫反應。 T細胞擁有精密與複雜的免疫防禦與記憶力,殲滅癌細胞後的記憶功能將大幅減少癌細胞捲土重來的機會,減少癌症復發的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