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如果是尿路感染造成的血尿一般會建議病人多喝水並給口服抗生素如果沒有發燒的話原則上3到5天就會痊癒血尿癥狀也會消失但如果是血尿又有合併蛋白尿的時候則會更謹慎一點看看腎臟是不是有什麼問題甚至需要轉給腎臟科醫生做進一步 ...

  2. 在腎內科血尿的存在感不如蛋白尿比如單純性血尿患者醫生往往不給予治療蛋白尿合併血尿的患者醫生關注的通常只是蛋白尿甚至出現了肉眼血尿能說明腎病較為嚴重的證據也並不充分總之血尿和腎衰竭的關

  3. 2019年6月4日 · 腎病患者總會發出這樣的疑問。 實際上尿潛血是尿潛血血尿是血尿兩者並不能完全相等。 有無尿潛血,通過簡單的尿常規檢查即可確診,結果「+」說明尿中有紅細胞成分。 注意,是紅細胞成分,而不是有形態的、完整的紅細胞,而普通人體內紅細胞本身就在不斷地破壞,並且不斷從尿中排出,因此正常人也會出現尿潛血陽性。 血尿的診斷則是: 尿沉渣檢查,顯微鏡高倍視野下紅細胞數目>3/HP。 所以,潛血的「+」並不能真實地反應血尿的嚴重程度。 如果是血尿,那該麽辦? 尿沉渣檢查證明是血尿後,則要進一步明確是什麼原因引起的,炎症、結石及泌尿道腫瘤均會引起血尿的發生。 排除了其他原因的腎病患者,一般是由腎炎引起的。

  4. 其他人也問了

  5. 2018年8月24日 · A腎臟病早期確實會因腎臟濃縮能力下降會需較多水分才能將溶質也就是身體代謝廢物排出因此會有多尿夜尿次數增加的狀況。 頻尿代表解尿次數變多,的確可能是腎臟出問題,但亦有可能是下列因素所引起: 喝水太多、緊張壓力造成的心理性頻尿; 膀胱炎或尿道炎局部刺激導致頻尿; 壓力性尿失禁(好發於女性)或男性攝護腺肥大,是因解尿時膀胱無法完全排空; 糖尿病因血糖控制不良導致糖分排至尿液,造成滲透性利尿等。 心理性頻尿大多數發生在白天,晚上入眠後會消失,應與腎臟病無關。 若出現夜尿、多尿,應就醫診治。 就診前最好記下解尿時間、次數、量,供醫師參考。 腎虧是腎臟功能差? A:腎虧與腎功能好壞是不同的兩回事。

  6. 2018年10月25日 · 單純血尿的患者一部分人群的血尿會慢慢消失一部分人群則會持續血尿但並沒有腎臟損害而最終因單純血尿進展至尿毒症的人僅僅不足千分之一! 不管是體檢出尿潛血「+」的健康人群,還是單純尿潛血「+」的腎病人群,盲目治療給腎臟帶來的副作用都比血尿本身更加嚴重。 關注腎臟功能就是為了避免那千分之一的發生,即使病情變化,也能夠及時治療! 血尿的存在,並不代表有腎病或腎病沒有「痊癒」,放寬心吧! 參考文獻: [1]余群秀. 血尿與尿潛血之差異 [J]. 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誌, 2014, 1 (8):1441-1441. [2] 王海燕. 腎臟病學-2版 [M]. 人民衛生出版社, 1996.

  7. 需要注意的要排除一些干擾因素例如女性要排除月經的干擾還有一些是由於藥物的原因會導致尿液的顏色發紅但並不是真正的血尿稱為假性血尿尿液的化驗可以鑒別血尿的產生的原因分為全身性和局部的病因

  8. 門診病人往往呈現兩個極端:一是看到尿中有「+」就緊張得不得了,一是發現了也拖著懶得看或是拒絕做檢查。 不少人對有疼痛或伴有其他癥狀的血尿非常緊張對無其他不適的血尿經常掉以輕心。「其實無痛性血尿更可怕為泌尿系統腫瘤的常見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