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5月31日 · 怎樣知道自己有沒有抑鬱症呢?抑鬱症有不同的病徵,可以是持久的不開心,腦海中常常想著很多不愉快的事,因而情緒低落、提不起勁,覺得將來 ...

  2. 2023年7月30日 · 可嘗試做以下幾點。 學習正向思維:人於遇上大小事時,思想謬誤(cognitive bias)不其然會自動浮現,如非黑即白的極端思想模式、災難化思想、以偏概全、過分武斷、選擇性留意負面訊息等。 思想謬誤可以源於童年及過往經歷,可以是從身邊的人習染回來,亦可以是源於人的天性。 思想謬誤令我們偏執,不能客觀地看待、處理事情。 這樣自然會影響我們的行為與情緒。 因此意會自己的思想謬誤,並試試已另一角度詮釋事情,可以令我們更彈性、全面、客觀去面對人生十常八九的不如意。 例如,人一般會抗拒、排擠甚至災難化一些負面、失敗、逆境的狀況,認定是壞事,若將之視為學習、體驗人生的機會,用正面態度面對,過後會發覺自己的人生因為這些歷練而變得更成熟和完整。 多做正面行為:安排時間定時作息及運動。

  3. 2024年3月14日 · Q:抑鬱症症狀及焦慮症症狀?. 抑鬱症病徵:情緒低落,沒精打采,對很多事情都提不起勁,失去興趣,很「頹」。. 睡眠、胃口出現問題,對自己 ...

  4. 2024年3月18日 · 「躁鬱症」常會先以抑鬱表現,再加上大家對躁鬱症認知不足,求診陳述症狀時多會偏重在抑鬱上。 根據台灣衛福部國人死因統計資料顯示,2022年自殺死亡人數較前一年增加,其中青少年族群自殺死亡率上升最多,心理健康司分析精神科共病 (如:抑鬱、焦慮)是青少年自殺的原因之一。 因此,及時發現身心疾病相關症狀,提供轉介、治療是青少年自殺防治中相當重要的一環。 然而「躁鬱症」常會先以抑鬱表現,再加上市民對躁症認知不足,求診陳述症狀時多會偏重在抑鬱。 因此,臺北榮總精神醫學部部主任、臺灣生物精神醫學會理事長白雅美指出,過去國際文獻統計約有四分之一的躁鬱症患者會先被診斷為抑鬱症,平均約5至10年後轉換診斷為躁鬱症。 「這些」憂鬱症可能是躁鬱 未正確治療自殺風險增.

  5. 2021年4月13日 · 大家可以運用工作紙協助紀錄,1. 先列出因受情緒影響而放棄了的生活習慣和活動、或希望在日後嘗試的新活動,2. 並根據活動的困難程度去分類。 然後,你可以選擇先進行最容易和中等困難的活動;在信心加強後才進行最困難的活動,並可將該活動分成不同及較小的部分。 如此,我們逐漸對自己的處事能力建立信心,並逐步重拾以往的生活習慣和活動。 抑鬱症的症狀. 經歷抑鬱症的人士會出現不同的身體反應,使他們在行為方面受到影響,同時在思想層面上出現負面想法。 久而久之,這三個範疇會互相影響,形成惡性循環,令情緒困擾持續。 身體反應 - 感到疲倦、失眠或嗜睡、體重上降或下升、專注力下降、心情煩躁、食慾增加或減少. 行為 - 處事模式和以前不同,例如:對活動失去興趣、行動或說話比平時遲緩、表現退縮.

  6. 2023年10月5日 · 哈佛研究:父母抑鬱或焦慮,孩子也憂心卻不說!. 專家教親子如何說出煩惱. 分享:. 讓青少年先了解情緒的分化,包含正負向情緒;家長用引導式 ...

  7. 2023年10月16日 · 抑鬱症的主要徵狀,包括情緒低落、經常發脾氣、失去對事物及活動的興趣、睡眠質素低、感到疲累乏力或無精打采、容易過分內疚或自責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