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 憂鬱症是病嗎?常常很憂鬱代表我生病了嗎?張家銘說,每個人都有情緒,不管是快樂、或是難過,喜怒哀樂等各種情緒都有可能會發生,所以在生活中出現憂鬱的情緒是很正常的。
    • 憂鬱症有哪些症狀?我怎麼知道自己是憂鬱症?心理症狀:憂鬱、對原本熱愛的事情變得沒有興趣、價值感低落、注意力無法集中、思考變得緩慢遲鈍、出現自殺念頭。生理症狀:失眠、食慾改變(變得食慾不振或暴飲暴食)、體重改變(莫名暴瘦或暴肥)、全身無力、疲累、肢體不自主發抖、動作變得緩慢遲滯。
    • 我好像有憂鬱症,但狀況時好時壞?雖然「憂鬱症」是一個總稱,但每個人會出現的症狀不同,也可能會有時好時壞的狀況出現。張家銘說,憂鬱症是一個「光譜」,比如一般人對憂鬱症的想像可能是「重度憂鬱症」,已經到了無法自理生活、自殺意念很高的狀態,但那只是其中一種表現。
    • 當發現自己可能是憂鬱症時,我該怎麼辦?張家銘說,當上述的症狀出現 5 種以上,不管是哪 5 種,持續無法恢復、無法控制,其實就會建議就醫,至少可以先解決一部份的症狀,再來解決剩下的不舒服。
  2. 2020年8月2日 · 蘇渝評說憂鬱症簡單區分可以有4大類症狀包含思考動力情緒身體上的反應等有些人同樣是憂鬱症但症狀卻可能很不一樣。 「比如有些人失眠,但食慾正常,有些人嗜睡,但吃不下飯,所以必須有一個同樣的診斷標準。 思考. 主要是指「腦部思考的能力」,會有明顯的變弱、變差的狀況。 像是思考速度變鈍、變慢,覺得腦筋常常轉不過來,面對事情的時候無法分析兩者的好壞,變得猶豫不決,連買個東西都會考慮半天,但也說不上來自己在思考什麼;或是常常有負面想法,充滿罪惡感、認為自己只會給別人添麻煩,感覺這個世界上充滿了沒有意義的事物,失去希望、沒有「想要活著」的想法,常常會想到死亡等。 動力. 主要是指「慾望」,例如食慾、睡眠的慾望、社交慾望、性慾、名利追逐或是想做自己有興趣的事情等。

  3. 2018年10月11日 · 「醫師,你開這個藥都沒效啦! 」憂鬱症發生率約占15%,在現代已經算是一種國民病而憂鬱症死於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又比一般人高了1.3倍左右但就算看了醫師很多憂鬱症患者還是覺得自己治不好」,其實可能是躁鬱症誤診為 憂鬱症三軍總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張勳安就發現檢測副交感神經的活性可以提升判斷的準確度。 憂鬱症/躁鬱症跟副交感神經有什麼關係? 「憂鬱症是一種腦部疾病,也就是大腦、尤其是前額葉出現問題,而前額葉同時也是副交感神經的『掌控』源頭,會造成副交感神經的故障,在敏感性比較高的心臟,就會導致沒辦法控制心跳,所以病人很可能因為心律不整致死,這也是憂鬱症、躁鬱症會死於心血管疾病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 心理狀態的自我評估
    • 身心科、精神科的診療過程
    • 第一次看診可以做什麼準備 ?

    由台灣大學醫學院名譽教授、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名譽理事長、精神科醫師李明濱等人所發展的「心情溫度計」(簡式健康量表,BSRS-5),目的在於能迅速瞭解個人的心理照護需求,進而提供所需心理衛生服務。李明濱醫師強調,測量情緒或情緒障礙的量表是相當重要的篩檢工具,這種測量方法可以讓每一個人知道,自己的情緒是不是真的發燒了,必須要接受專業的諮詢。 李明濱醫師表示,「心情溫度計」的優點在於簡單明嘹,一般而言 5 分鐘內就可完成,不需要花錢,也不會給進行測量的人帶來困擾或傷害,因此容易被普遍使用,是很好的自我心情檢測工具。 李明濱醫師說明,首先,一個人面臨壓力或憂鬱、焦慮等情緒障礙時,交感神經系統活動增加,最常見的症狀就是睡不著覺,有失眠的問題。而人在壓力之中,會產生危險的感覺,容易感到緊張不安,至於在面...

    近期身心科、精神科的看診人數大幅增加,但根據很多的調查結果,還是有很多人不知道該怎麼看診或是不敢去看診。對此,全國自殺防治中心秘書長、精神科醫師鄭宇明說,簡單來講,看診時醫師會聊聊你的生活、談談你的困擾、聽聽你的抱怨,再從這些過程中,來討論如何以專業的方式協助解決你的問題。 鄭宇明醫師提到,常見的看診原因有以下幾點: 1. 想要有個安全又有人可以聽我說話的地方。 2. 覺得心情感到焦慮、憂鬱、容易生氣、感受不到快樂、不安、害怕、焦躁、悲傷,不知道如何處理。 3. 飲食、作息或體重出現明顯變化。 4. 睡眠出現變化:入睡困難、淺眠、睡眠中斷、多夢、失眠、嗜睡,影響了生活。 5. 出現跑遍各科也難以解決的身體症狀,例如:胸悶、呼吸不順、喉嚨異物感、耳鳴、暈眩、心悸、長期腸胃不適、脹氣、打嗝、拉肚...

    鄭宇明醫師建議,如果可以,試著整理一下自己的狀況,一方面了解自己的看診需求,另一方面則是透過整理來減少對症狀的未知感,能讓情緒稍微緩和一些。 鄭宇明醫師提醒,如果擔心到時候忘記自己想說的話,也非常推薦大家把想法記在手機或寫下來,讓自己能掌握的資訊多一點,比較不會過度緊張。在做好看診的準備後,提高自己的醫療可近性,就能夠讓身心更加健康。 文/孫珞軒、圖/巫俊郡

  4. 2018年7月3日 · 常常聽到身邊的親友罹患憂鬱症但很多人對憂鬱症的認知不足因為憂鬱症是心情不佳反而讓罹病的親友無所適從更為封閉當親友出現社交能力障礙離群情緒低落食欲不振及莫名厭世的狀況可能就是罹患重度憂鬱症! 重度憂鬱症的症狀. 1.情緒的改變: 最明顯的症狀,就是面部表情憂鬱,沒有精神,而內心長期情緒低落,不管做什麼都高興不起來。 就算短暫出現1∼2週的好情緒,也會很快陷入憂鬱。 雖然患者知道自己很憂鬱,但會把內心低落的原因,怪罪於他人或環境。 2.意志與行為改變: 病人的意志變得消沉,即使有遠大的抱負,但實際上卻很難專心一致去腳踏實地的完成工作。 患者想多參與社交,卻沒有勇氣和信心,並表現出被動和過分依賴的特質,這是因為缺乏自信而不願負責任。

  5. 2019年5月21日 · 當我們談論憂鬱症的時候除了看各種憂鬱症的自我量表症狀之外了解到底憂鬱症的患者為什麼會憂鬱內心感受跟想法是什麼或許能幫助我們更從他們的角度思考找到他們需要幫助的點。 憂鬱症也有分級嗎?

  6. 2018年4月18日 · 人在憂鬱狀態的時候很容易在消極的想法裡面沉迷深陷就像踩著轉輪的小老鼠逃而不能。 很多研究證實,在這樣的情形下,做冥想會很有幫助。 冥想當然有幫助——如果你會做冥想的話。 對於我個人最有幫助的是,當大腦無法停止轉動的時候,把注意力放在身體上,比如摸一下身邊的物體,動動腳趾頭,去走一走,或者去做件小事情。 目的是,關注你身體的感覺,而藉此將注意力放在當下。 3)關於冥想. 我多年前陪一個朋友去泰國的寺廟學冥想。 冥想有很多種類,走路冥想、打坐冥想,諸如此類。 我始終沒有學會冥想這件事情——說來羞愧,每次我都以極快的速度睡著過去。 但是當時老師說的一個技巧我一直在使用。 他當時說,關注你的呼吸,關注你腦袋裡面浮現出來的念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