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17年4月11日 · 今年世界衞生日的主題是抑鬱症,衞生署指,本港每100名成年人,3人是抑鬱症患者;但逾半數沒有尋求協助。. 到底抑鬱症與一般情緒低落何分別?. 現根據資料,為大家解構:. 抑鬱症沒有明顯的表面徵狀. 除工作以外可能導致抑鬱症,亦可能因著 ...

  3. 2016年6月28日 · 由香港威爾斯親王醫院副行政總監李錦滔教授、沙田醫院內科及老人科部門主管許鷗思、醫院管理局新界東醫院聯網家庭醫學部顧問醫生林璨合編的新著《家常健範--家庭常遇健康典範》,當中就教人初步評估是否可能患上抑鬱症抑鬱症的症狀. 書中指出,如果以下4方面的症狀持續存在最少兩星期,並且影響日常活動,便可能患上抑鬱症: 1.情緒方面. -情緒低落. -對事物或以往的嗜好失去興趣. -悲觀. -有無助感、絕望感和罪惡感等. -緊張、暴躁、焦慮. 2.身體方面. -容易疲倦. -食欲不振或飲食過量. -體重減輕或體重增加. -睡眠不安. -性欲減低. -多種原因不明的身體不適,如頭痛、腸胃失調、慢性疼痛. (法新社照片) 3.思想方面. -記憶力退減. -精神難以集中. -思考困難. -缺乏自信.

  4. 2024年4月1日 · 根據青山醫院精神健康學院抑鬱症是一種腦部疾病亦是一種情緒病症患者多數因為於生活上面對極大的精神壓力令他們體內產生過量的壓力荷爾蒙從而破壞了他們腦部掌管情緒行為動機記憶睡眠以及食慾的部位。 抑鬱症的病徵不只包括持續的情緒低落,還會影響患者的生理,包括對事物失去興趣及動力、記憶力衰退、難以熟睡、欠缺食慾、不明原因的疼痛、自信心低落以至有自殺念頭等。 不少人誤解抑鬱症只是單純的心情不好,但其實抑鬱是腦部的生理疾病,但以心理、情緒症狀來表現,同時伴隨身體症狀,會影響到身體系統如自律神經、內分泌、免疫、疼痛感覺等系統,因此抑鬱就如同其它內科疾病一樣,生病並不是意志薄弱或人格有問題。 醫院管理局資料顯示,據統計,本港已有超過三十萬人患上抑鬱症。

  5. 2017年4月19日 · 1. 同理心 (Empathy) 面對抑鬱症患者,重要是展現同理心,講出對方的感受,而不是否定他們真實的感受. 宜:「你現在一定很不開心」 忌:「不要不開心」 2. 盡量明白對方 (Try your best to understand) 抑鬱症患者的憂鬱與掙扎,陪伴者確實未必完全明白,不過你也可以讓對方看出你的真誠。 益力多醫生 特別提醒,不要與抑鬱症患者「鬥慘」,像沒有理解對方的感受。 宜:「雖然我未必完全明白,但好像很難處理」、「看起來很複雜」 忌:「你這些算小事」、「你不是最慘」 【延伸閱讀】 黃子華歡笑的背後 戇豆先生走出抑鬱低谷. 3. 支持對方 (Be Supportive)

  6. 2019年12月4日 · 健康資訊. 發布時間: 2019/12/04 14:54. 最後更新: 2020/05/18 12:16. 分享: 熱門 東張西望 藥物百科 超市大搜查 九龍城寨之圍城 名校專區 家族榮耀之繼承者 高才通 到校服務 會員獎. 因良師離世難以接受而患上抑鬱症的阿橋(化名),4年抗病歷程讓她變得更堅強,也因為身邊人的支持,這段路並不孤單。 今年23歲的阿橋(化名)從小較情緒化,中學就讀於傳統名校。 因學業壓力大,曾拒絕上學、自暴自棄。 幸而遇上良師周老師,從沒放棄過她,成為其重要的支柱。 可惜阿橋到海外升學後,周老師確診腦癌。 消息令阿橋大受打擊,至周老師即不敵癌魔、與世長辭,她出席老師的喪禮過後,漸漸出現抑鬱、焦慮的症狀。 情緒低落兼暴瘦幻聽.

  7. 2018年6月13日 · 麥醫生表示: 當事人可留意情緒沒有異樣,例如把抑鬱的情緒轉化為緊張、嬲怒;有些會獨個兒哭泣;對常生活失去動力和興趣,但會繼續做卻感到不開心。 情緒未必察覺得到,要靠其他蛛絲馬迹,如抑鬱轉化為其他身體毛病,出現周身不舒服、頭痛、胸口病、肚痛、胃口(胃口欠佳或狂食)及睡眠習慣改變(失眠或睡很長時間)等。 因抑遏了內心情緒,未能釋放,於是行為上會酗酒、賭博、濫藥的情況。 「面對人時,表現出樂觀,但內心卻充斥負面思想,覺得自己無用、生活無意思、無希望,有些更覺得離開世界更好。 麥醫生表示,上述病人求醫,一是抑鬱到一個「頂唔順」的程度,差到一個程度自己也未能控制。 另外,是家人覺得他出現異樣已一段時間,建議他求醫。

  8. 2023年3月31日 · 抑鬱症不只是心理疾病 根據青山醫院精神健康學院抑鬱症是一種情緒病症其最核心的病徵是持續的情緒低落抑鬱症患者的低落情緒有別於常人的傷心煩惱情緒抑鬱症患者會感到無助並常常有強烈自責感或感到自己毫無存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