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5月2日 · + 1. 很多人以為被霸凌是因為自己在地位上屬於弱勢但其實地位是人賦予的所以也要由人來破解你不用變得很奸詐但要學著冷靜與聰明即使你正處於被霸凌的環境中也是如此。 在心理層面上讓自己變得強大起來,你才能在逆境中得到自由。 ﹙資料參考:gq.com﹚. 【第一屆武博】眼界.決定境界! 5月3至5日在九展舉行的第一屆香港武術及搏擊運動博覽(武博),活動包括解構武術電影的光影武林隧道、有趣好玩的武館街遊戲,以及超過100個體驗班,讓市民、初學者或武術專家,透過這個多元化體驗型博覽會,從武博擴闊眼界、提升境界! 按此 立即購票. 按此 瀏覽武博專頁.

  2. 2021年2月22日 · 2. 編按提起職場欺凌不少人下意識會想到就是弱小被動的人才會受到欺凌吧然而事實上表現太出色的打工仔也經常會受到被排擠或冷嘲熱諷等的對待閱讀下文你就會對職場受欺凌人士的個性及相關原因有更多了解在你的身邊有容易被欺凌的人嗎? 還是你本身也正在為此煩惱呢? 很遺憾的是,其實日本存在着不少容易被欺凌的人。 這些人被欺凌的原因究竟是甚麼呢? 這次要為大家介紹容易被欺凌的人的特徵及在日本實際發生的常見欺凌案例,以此告訴大家如何成為不容易被欺凌的人。 哪些人較易在職場受到欺凌? (按圖了解更多! + 26. 容易被欺凌的人有甚麼特徵嗎? 大家聽到欺凌一詞的時候,會先聯想到甚麼呢?

    • Japaholic
  3. 2019年12月28日 · 從 6 種霸凌者類型找出改變現狀的策略 一般人遇上職場霸凌第一時間會想:「為什麼是我?」並期望事情會自動好轉但是,《反擊終結職場霸凌作者Lynne Curry指出對惡霸來說親切與迴避都是邀請他們來占便宜的訊號

  4. 2020年8月26日 · 最有效的方法是簡單回應:「你會這樣想,很正常。 這句話的潛台詞是:「你的眼界在哪,就只會有那樣的觀點。 」當你跟他在不同層次對話,自然也跳脫出對方預設的框架。 如果對方反問,你也可以順着他的話說清楚自己的立場。 相關文章:職場人際|為何跟他說話這麼累? 對話沒效率或因沒想過這4件事. + 21. 練習堅守立場,果斷承擔風險. 不想被別人看扁,不需要刻意和別人吵架,只要懂得設底線即可。 《別讓不懂拒絕搞死你》提及,畫出底線會影響我們的生活態度和工作成果,也會決定我們在朋友、上司和下屬中的形象與地位。 它能讓你果斷地承擔風險,如果沒有原則,很可能會長時間處於一種猶豫不決的狀態。 就像是主管對提案多問兩句,你就退縮,工作等於沒進展。

    • 什麼是馬基維利主義?
    • 從「Mach IV 測試」看出你的人格傾向
    • 職場中,該如何分辨這些人?
    • 面對馬基維利主義者,你可以這麼做

    馬基維利主義命名於 16 世紀學者尼可洛·馬基維利(Niccolò Machiavelli)的政治哲學,他認為「只要結果是好的,手段總能夠被作為正當的來對待」、「君主受人敬愛不如受人懼怕」但有必要的時候又要「讓人民相信君主集美德於一身」。所以當我們說一人是「高度馬基維利主義者」,表示他狡猾、善於操縱他人,漠視道德,會策略性地剝削和欺騙以實現自我目標。要注意這是一種「人格特徵」,而非心理疾病,男性的馬基維利主義傾向會比女性更普遍,而此人格傾向通常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減弱。

    簡單來說,那些你認為職場中很有心機的人,可能就有較高的馬基維利主義傾向。與職場中的自戀或精神病態不同,馬基維利主義者並非想獲得關注,或對他人的感受不敏感,他只是純粹認為獲得個人利益能夠不擇手段。要判斷一個人是不是高馬基維利主義者,心理學家 Richard Christie 和 Florence L. Geis 設計了一份「Mach IV 測試」,從「完全同意」到「完全不同意」,如果答此量表的得分越高,就越有可能擁有較高的該人格傾向,以下擷取其中 5 個問題:

    要怎麼在職場中分辨出來誰是馬基維利主義者呢?通常很難分辨,因為最一開始他們看起來通常有魅力或友好,甚至會對你傾訴、自我表露。但可能都只是策略中的一部份,隨著時間過去──雖然不知道要多久──手段與心計還是會被發現,如暗中操控他人、散布謠言甚至恐嚇,團隊便才懂得提防馬基維利主義者。 現實是,馬基維利主義者通常都能在競爭中達到往上爬的目的,尤其是那些規則模糊的工作環境。他們往往將個人擺第一,傾向於競爭而非合作。當然,人們最愛給別人貼標籤了──最好是別這麼做,我們都不是心理學專家。馬基維利主義者在「一般的工作場所」被視為偏差行為,但在別的領域也可能會有很好的發展。 相關文章:同事話未說完你已急着打斷? 犯上10大溝通錯誤 別怪人家黑你面

    馬基維利主義者恐會讓你有「職場霸凌」的感受,在職場中還是應該學會保護自己。面對馬基維利主義者,要先有的心態是「他並非針對你」,你只是剛好在這個環境、這個職位,所以被他如此對待。 意識到這是一種人格傾向,你並無法改變他;注意他對你的軟、硬操縱方法,提醒自己他並非值得信賴與深交的人。與其嘗試與他正面對抗,不如專注於自己的工作目標,並堅守自己的道德立場與價值觀;與同事建立起一道健康人際關係的防護網也是必要的。 參考資料:CQ Net"Machiavellianism: What it is, how to recognize and cope with Machiavellians" by Dr. Annette Towler、psychologytoday"Wolves at Work: Mac...

    • Bella儂儂
  5. 2023年4月30日 · 試問每日在上司霸凌下求生存的員工如何維持健康狀態更勿論發揮能力了若只是少數團隊受影響那還好若在公司形成霸凌風氣而沒有後果甚至反而步步高昇),那水深火熱里的員工若不反抗總有一日也會走的

  6. 2021年1月20日 · 台灣國衛院助研究員級主治醫師林煜軒受訪時表示這些職場主管利用職位優勢制度漏洞來欺負員工的手段都是一種職場冷暴力」,如果放任不管恐會像癌症蔓延讓整間公司都無藥可救。 他建議,除了辨別冷暴力跡象適時抽身,也要讓下一間公司的「拉力」,遠大於迫使離開的「推力」。 遭受職場冷暴力該怎麽辦? (點擊了解): + 14. 職場冷暴力合法 卻不合情不合理. 林煜軒解釋,不同於職場霸凌、性騷擾,已經符合台灣的犯罪條件,職場冷暴力往往合法,卻不合情也不合理。 分析職場冷暴力根源後,他利用精神醫學的人格分析,列舉6種人格缺陷,例如具有強迫型人格的老闆,其個性常龜毛、追求完美、嚴格要求守規定。 「遇到這種完美主義者時,必須理解他們害怕失去控制、面對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