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偏見就如同一些恐懼症,我們明明知道它存在的不當性,卻無法去除 或自拔。如果我們有自知之明,了解自己的偏見,就可以時時提醒自己不要被自己的偏見左右,並想辦法把損傷減少到最低的程度。 但是,偏見就像我們在出生的過程所留下來的疤痕 ...

  2. 新聞報導說,9月9日、10月10日將有「紅潮再起」。施明德,這個幾乎銷聲匿跡了一整年的人,又成為新聞人物。 施明德,這個人自從去年台北紅衛兵事件後,本來已經是不值得一談了!也就因為已經是不值得一談,才使我想起像他這樣的一個人怎麼會曾經有「台灣的曼德拉」封號?

  3. 2018年10月18日 · 推到Plurk Facebook分享 去過愛爾蘭的人大概知道,當年愛爾蘭的獨立運動也有兩派:home rule ,自治的獨立現狀,及完全獨立。兩派之間當然有衝突,也各有醜聞發生,愛爾蘭從1916 Easter Rising 到1922年獨立,之前各種運動(愛爾蘭的建國運動跟勞工運動緊密結合)累積能量的時間數十年。

  4. 把應然what ought to be 轉換成既然what is的雄心,是去除不公不義的唯一希望。如果長久被奴役的人只知道甘心接受冷酷的現實,而不能果決勇敢地追求理想,獨裁專制不但將橫行至地極,也將持續到末日。台灣人!學會如何生氣,好嗎?

  5. 黑格爾的辯證法正反合,應該是去除否定的概念,反並非是正的否定概念,否則就無法產生綜合定立的合! 否定是一種中斷或終止概念,一般在歷史學上要守住「if禁斷」(不用或少用如果),哲學上則是要切記「否定禁斷」(不輕易下或不下否定判斷)。

  6. 2024年4月23日 · 殖民化,不是中國化 李豔秋在她的談話節目中,長期公然譏諷羞辱台灣人,製造族群緊張,台灣人為什麼不生氣? 有人說台灣人忠厚老實,不會反制;有人說她的節目都是中國人在看,台灣人從華視主播時起就瞧不起她,根本沒看她的節目。

  7. 2007年5月16日 · 我們的抗議布條上寫著:「賀邱義仁中國沒死」。 2000年民進黨執政後,陳水扁總管重用新潮流,尤其任命邱義仁當情治頭子,如同左右手。 但邱義仁搞情治搞了這麼多年,搞到台灣內部的統派勢力還是這麼大,統派媒體還這麼囂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