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4月15日 · 目前台灣的政策是優先由國內家庭收養,如果國內媒合不成,才考慮出養到國外,但前提仍是在養父母接納與提供的照護能力。 「收出養服務最大的挑戰,就是媒合的過程要顧及三方:孩子的利益、收出養雙方的期待,」天主教善牧社會福利基金會台南嬰兒之家社工部主任劉宜菁說。 比如收養方通常希望孩子愈小愈好,最好不到1歲,比較容易建立依附關係;也希望孩子的家庭背景單純,最好是青少年或大學生未婚懷孕,但事實上很多孩子來自父母吸毒、犯罪入獄等狀況的家庭。 「收養是在為孩子找家,不是在為家庭找孩子」 ,這觀念在台灣仍不夠普及。 有收養人直言:「我們家的人都很優秀,我們想收養血統好的孩子。 台北市基督徒救世會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創辦人解慧珍說,「孩子沒辦法選擇養父母,卻一直被用放大鏡檢視。

  2. 2020年4月15日 · 在台灣,一年有近5千個孩子因家庭變故、父母疾病或犯罪等狀況失去原生家庭照護。. 能提供近似親職功能的寄養家庭,可讓孩子不因環境變動而被剝奪愛的感受,有一個暫時的家;殘酷的現實是,這些孩子的原生家庭的功能多半難以回復,往往在寄養 ...

  3. 2023年8月13日 · 阿仁(化名)在26歲時,才偶然發現自己是一起販嬰案的當事人之一。. 圖為阿仁在自宅附近,手舉著養父為他拍下的第一張照片。. (攝影/黃世澤). 制度漏洞、重男輕女、貧富差距、缺乏法治意識,這些台灣社會的歷史共業,造成1980至1990年代的多起 ...

    • 拋棄繼承如何辦理1
    • 拋棄繼承如何辦理2
    • 拋棄繼承如何辦理3
    • 拋棄繼承如何辦理4
    • 拋棄繼承如何辦理5
  4. 2023年12月7日 · 作為白色恐怖受難者的第三代,從遺傳解釋與創傷書寫中,似乎找到長久以來面對困惑的安身方式。. 本文為《春日的偶遇》部分章節書摘,經春山出版授權刊登,文章標題與內文小標經《報導者》編輯所改寫。. 張旖容在政治受難者墓碑前獻上白玫瑰 ...

  5. 2023年8月13日 · 134,976人──這是台灣1981~2011年間,登記在內政部戶政司的「被收養」孩童人數。. 但這項數字無法顯示,在戶籍制度混亂、販嬰事件最猖狂的1980至1990年代,那些被人口仲介經手而不在統計裡的嬰兒們。. 2011年《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修法 ...

  6. 根據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簡稱家總)估計,全台灣近80萬需要長期照顧的失能人口中,近半數(42%)家庭必須長期自行承擔照顧工作。.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布COIVID-19三級警戒至今,平時可讓家屬喘息的公共資源或社區據點紛紛關閉已一個月餘 ...

  7. 2024年3月26日 · 又一起重大兒虐事件後:從保母監督到收出養評估,國家責任層層外包下,出了什麼問題?. (攝影/楊子磊). 一名等待出養的一歲多男童,2023年12月在安置於保母家期間疑遭虐待致死,事件時隔3月才在社群媒體上爆出。. 但盤點整起事件,男童出生起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