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3月1日 · 怎麼逃脫這種推銷心理手法?. 如果是自己真的不想要的東西面對強迫推銷時千萬不要拿起任何東西推銷員要硬塞也千萬不要拿並重複不要不要不要」,不用去跟推銷員說這個可能不需要」,或是不好意思不需要」;因為要打破擁有 ...

    • 傾聽
    • 身體接觸與安撫
    • 提供正確的情緒觀念
    • 提供個別化想法

    首先,傾聽是重要的第一步,蔡曉雯心理師指出,過程中要讓對方可自在安心、不受干擾的表達與抒發,不要進行評價、不要給建議,另外也不要想用力地排除對方的情緒或是急著分享自己的故事、轉移話題。 另外,在傾聽的過程中,想像成自己是一個溫暖的樹洞、容器,是一處安靜的處所,可以安靜溫柔地陪伴並接納對方。

    比起言語,透過擁抱對方、安撫背部或是牽手、從旁輕柔肩膀或手臂等肢體語言也可陪伴對方度過難關,不過在身體接觸之前,應確認彼此關係是親近自在的,並事先徵得同意,可以問問對方「我可以抱一下你嗎?」若對方同意再進一步身體接觸。

    難過的時候,有些人會習慣逞強憋著情緒,蔡曉雯心理師指出,安慰他人時提供對方正確的情緒觀念也很重要,例如「情緒需要抒發,而不是壓抑」。 而當發現對方在訴說時眼匡已經緩緩泛紅,可試著說「你可以哭、生氣、害怕…,想哭就哭,這些都是正常的情緒反應。」讓對方的情緒更能自然流露。

    最後,等到對方情緒較舒緩後,我們再來提供一些個別化的想法,和對方說「你已經做得很好」、「還有我們在身邊陪你」、「有些事我們沒辦法控制,盡人事聽天命」、「其實你很棒」等等的語句,或是給予一些個人建議。 蔡曉雯心理師提醒,許多人在安慰他人時,都習慣先丟出建議或等不及分享自己過往的經驗,不過當處於情緒激動的狀態之下,大腦中的情緒腦會相對活躍,而當情緒抒發完畢後理性腦就會恢復活躍,這時也能容納他人建議。 蔡曉雯心理師與邱一航醫師皆表示,安慰他人最忌諱急著並且草率給他人建議,掌握這些技巧,便可幫助他人重燃希望,緩和情緒。 文/李祉函 圖/楊紹楚 延伸閱讀: 同理心讓我們想安慰他人!安慰他人可帶來「三大益處」、舒緩自己情緒 看到或聽到鳥類與心理健康改善有關!研究:情緒提升效果可持續長達 8 小時 研究:...

    • 對人感興趣。很多人告訴我:「我就是不喜歡人。」這樣的說法讓我很震驚,因為一般來說,我們最棒的記憶全都是與他人共度的時光,而生活中最大的滿足感之一,也是根植於與他人的關係及被他人所愛的感覺。
    • 用心記住重要資訊。不是每個人都那麼幸運,天生擅長記住姓名和日期。但是,有記住他人資訊的人,往往能在更短的時間內創造出更強大的人際關係。如果你一段時間沒有見到某個人,之後遇到他,還記得他妻子的名字,或者記得他的父親正在接受疾病治療,雙方就會自動變得更加親近。
    • 加深對人們的生活、興趣和職業的了解。這在工作中尤為重要。一定要記得,多數協議都是在建立起親切友好的關係之後才達成的。如果你準備和公司的董事長見面,可以試著先去了解他的一些情況;如果你想給朋友一個驚喜,那就著手去研究;如果想為家人的生活帶來歡樂,那就要去參與他們感興趣的事─這需要時間和意志力,請時常打電話給家人和朋友,不要和他們失去聯絡,只要付出小小的努力就能產生巨大的效果。
    • 避免批判。每個人都是不同的,但我們常常一見到別人就開始進行判斷、分析和分類。這可能是一種防禦機制,或者僅是一種下意識的心理過程,試圖避免自己的內在發生衝突。
  2. 2019年4月11日 · 1.鼓勵與傾聽. 身為照顧者或親友你可以適時的鼓勵以及陪伴讓患者感到有人支持有時最簡單的傾聽」,就是最有幫助的事情。 很重要的是,雖然鼓勵患者是好事,但不要表現出錯誤的樂觀情緒,或告訴癌症患者應該保持積極態度。 經歷癌症對於患者本身是艱難的過程,過度樂觀與正向會讓患者感到不被理解與承受極大壓力。 2. 幽默的談話. 些許的幽默是一種重要的應對方式,因為笑可以幫助緩解壓力。 3.避免談論患者的外觀. 如果患者看起來情況很好,那可以讚美他們,讓他們知道。 但當看起來不那麼好時,就應避免發表評論,例如「你看起來很蒼白」或「你又瘦了」。 4.避免分享身邊親友罹癌的案例與偏方.

  3. 2024年1月16日 · 爸媽別禁止孩子這麼做 1:生氣、哭泣. 與大人一樣,小孩也會有想發脾氣、哭泣時候,尤其年紀越小的孩子,控制情緒能力越不足,爸媽應同理孩子情緒,進而幫助他們抒解,避免訓斥或責罵。 爸媽別禁止孩子這麼做 2:犯錯. 孩子在成長過程要學習事物很多,爸媽應給予更多耐心,引導、甚至從錯誤中學習,如此一來有助於培養孩子受挫力。 以考試成績為例,偶爾出錯不打緊,可陪同孩子找出原因、改善,迎來下回好成績。 爸媽別禁止孩子這麼做 3:恐懼. 孩子心中或多或少會有恐懼、害怕事物,例如:害怕動物、害怕看見陌生人、害怕警報器聲音等等。 爸媽此時應做到包容,讓他們感受爸媽理解與陪伴,同時避免嘗試「說服孩子」接受恐懼,甚至斥責或嘲笑孩子,造成二次傷害。 爸媽別禁止孩子這麼做 4:喧嘩、吵鬧.

  4. 2019年5月26日 · 我的感受,你們沒有看見. 台灣癌症基金會心理師張郁君說在接觸這些癌友的時候即使他們已經開始接受治療還是常常會感受到一種情緒,「這不是我想要的。 」而這份不想要不一定是不想治療可能是不想用這種方式治療或是自己還沒想清楚還沒準備好卻被旁人推著急著去做治療從心理上產生的抗拒。 「接受自己罹癌這件事是第一個衝擊接下來要面對治療的選擇治療的風險願意去接受它是第二個衝擊這是在治療前治療過程中不斷要去處理的。 」張郁君說。 癌友們真正需要的是什麼? 「癌友必須尊重自己真實的感受,不管是害怕、焦慮、擔心,不是跟著旁人的焦慮一起焦慮,好像不做什麼就是放棄,卻在什麼都沒想清楚的情況下進入治療,形成焦慮的惡性循環。

  5. 2023年9月20日 · 1.不用身體紅綠燈而要以積極同意代替拒絕 相信家長們一定看過身體紅綠燈的學習單被視為教孩子辨別隱私部位及身體界線最淺顯易懂的方法紅燈代表任何人都不能碰的部位黃燈是經過同意才能碰觸的部位綠燈則是普通朋友可碰觸的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