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實 彈指球 的變化幅度很小,但因為球速極慢,又不旋轉,打者甚至都可以看到縫線,所以微微地搖擺反而讓打者覺得變化無常。 而彈指球又分兩種,一種是三指彈指球,一種是二指彈指球,三指彈指球就是圖片所示,較難控制,但是旋轉次數更少;而二指彈指球則將無名指放下,通常小指翹起,這種較好控制但是旋轉次數較多,紅襪的 Tim Wakefield 即是用二指彈指球。 目次. 1名稱由來. 2代表投手. 3相關文章. 4參考資料. 5相關頁面. 6相關影片. 7相關連結. [ 編輯]名稱由來. 中文名稱:彈指球又稱 蝴蝶球 、 指關節球 。 日:ナックル (ナックルボール) 美: Knuckleball. [ 編輯]代表投手.

    • 快速球系列(速球)
    • 變化球系列(變化球)(Breaking Ball)
    • 變速球系列(變速球)(Change-Up)
    • 飄忽球系列(飄忽球)
    • 外部連結

    快速球系列一般來說是投手的基本球種,如果一位投手能投出不錯的速度的快速球,常能藉此壓制打擊者。通常要成為三振型投手的第一步就是擁有至少時速145公里(90英里)以上的速球,而且還能讓變化球更具威力。速球除了能造成打者的高揮空率外,更重要的是可造成打者的心理上的壓迫感。 而非三振型的投手,通常速球是比較慢的,所以他們除了控球準確之外,利用食指、中指分別對球施力的些微差異性,來產生出下列衍伸自四縫線快速球及二縫線快速球的變種。這類球種球路在末段通常會有些許游動(movement),使打者不易擊中球心,擊出高飛球或滾地球而造成出局數。 1. 四縫線快速球(Four Seam Fastball) 1. 快速直球(直球)(Fastball) 2. 上升快速球(上升球)(Rising Fastball)...

    棒球本來就是一場投手與打者對決的比賽,投手為了求取勝利,因此發展出變化球,作為投手與打者之間的心理戰。所謂的變化球,有正向變化與反向變化之別,以右投手而言,正向變化的球種會往右打者的外側偏移,反向變化的球種則會往右打者的內側偏移。 通常國外在形容變化球的威力常見銳利度(Sharpness)這個形容詞,銳利度夠好的變化球,可以讓打者降低辨識球路的成功率,減少打者的反應時間,增加擊球點掌握的困難度。而銳利度通常建立在幾個因素上,投手投變化球的動作儘可能和快速球不要有太大差異增加打者辨識困難度、變化球不要過早變化使打者容易判別好壞球、產生不錯的變化幅度、讓打者增加揮擊難度甚至造成打者擊球動作變形的進壘位置(Location)。有時蝴蝶球也會被列入變化球系列,但由於蝴蝶球的變化模式是不規則的,與其他...

    變速球在旅外球員的學習使用下,讓國內棒壇掀起了一股風潮,其實這在國外已經很常被投手拿來做為配球武器,甚至有投手以此球路做為在和打者對決拿來使用的致勝武器。原因在於投變速球,不像很多變化球種需要有轉腕動作,所以比較不容易造成投變化球需轉腕所可能造成的傷害,加上揮臂動作及揮臂速度和投快速球時幾乎相同,會造成增加打者在判斷球路上的困惑。 而美國及日本對於變速球的看法也有些差異,美國他們認為變速球因為投球動作和快速球差異很小,而兩者差別在於投變速球的手臂動作雖然跟投速球手臂動作的一樣,但變速球不是由指尖出去,而是扣在手裡較後端的部分,使它有不同樣的初速度。當打者看到投手投變速球的手臂動作,他們會以為是投出快速球,當揮棒時打者會發現球仍未進壘,而是打者自己揮棒過早。而這也說明了變速球並不是一般人所想像...

    飄忽球這類球路我們無法從球體旋轉方向,轉速等來較為預測球路進壘點,且其易受流場的改變來影響球路軌跡,打者較為不易揮擊這種球路,也因為如此捕手也較容易在接捕此類球路發生捕逸,故捕手在接捕擅投這類球路之投手,會特別選用較大尺寸之捕手手套來減少捕逸發生的機會。 1. 彈指球(蝴蝶球、指關節球)(Knuckleball) 2. 彈指曲球(Knuckle Curve)

    [編輯] 球種相關

    1. The pitches 2. 球路的辨識(1) 3. A disscussion about on PTT 4. On breaking ball 5. 球路的辨識(2) 6. 神秘的蝴蝶球_別相信沒根據的說法 7. 簡單算一下,要投上飄球有多難? 8. 上飄球物理學-by David Kagan

    [編輯] 配球相關

    1. 略談配球 2. 關於詢問配球的問題 3. Pitch Selection:Why not the pitcher 4. You can't count on catcher all the time 5. Blame yourself first 6. You're not facting a bat,but the man who's holding it 7. Greeting the hitters 8. Living on the outside 9. 略談配球(二)

    [編輯] 速差相關

    1. 變速與速差 2. 速度、變速、速差 3. 為什麼速差大小不重要 4. It's important to maintain your velocity 5. It's not the difference in the speed but the change of speed

  2. 指叉球 據說是由一名 MLB 投手 Dave Keefe 在1920年代所發明的,而他發明此種球路的起因可說是因為他的個人不便所形成的。 因為Dave Keefe在小時候發生意外,導致中指斷掉,所以自然而然使用食指及無名指夾球。 而指叉球之後由後進 Tiny Bonham 在1940年代,以及 Roy Face 在1950年代將此種球路在美職發揚光大。 但接近80年代起,因主流逐漸轉向較為不傷手的 變速球 以及 二縫線快速球 系的興起,傳統的指叉球也逐漸少見於美職。 即使投手使用指叉球,也較傾向於使用速度較快但下墜幅度較小的 快速指叉球 ,以利於投打對決。

  3. 在中文翻譯上,「牛棚」通常兩種解釋: 1. 後援投手練習區的簡稱 例句:目前戰況緊急,後援投手已經進入「牛棚」熱身。 2. 中繼投手與救援投手的統稱 例句:戰局是否被逆轉,端視該隊「牛棚」戰力是否堅強。 [編輯] 名稱由來 至於為何要叫做「牛棚

  4. 我在這裡提出我的看法,因為球質重,我們是由一些現象來看,例如接球時手套的聲音大小,球棒斷裂與否,或是球是滾地或高飛,如果我們從揮擊球來看,先考慮擊球點與球棒位置,當擊球位置偏像球棒內側一點 (比較靠近握把),因為這部分球棒比較細,相對承受力量的能力比棒頭那一段差多了,所以容易破壞而且揮擊時必須縮著手,相對的不易擊中球, 也就容易擊出滾地,而會感覺手發麻的原因,球棒與球接觸的那一瞬間,球一定會產生一個反作用力給球棒,而球的位置越靠近握棒的兩手是不是相對讓手感覺到此反作用力更明顯。 但如果是從球棒最粗部分破壞,也有幾個方式,因為好的打者在打擊時會有所謂的擊球點固定現象,也就是所謂球棒的甜蜜點,因為反覆揮擊,球棒在此點產生疲勞,所以極有可能在使用達一定次數後,產生破壞。

  5. 對於1.上肩、2.四分之三投法、3.側投、4.下勾等不同 放球點 (出手的位置), 曲球 分別是由1.上往下快速地掉落、2.往右打者的外角下墜、3.往右打者的外角大幅度水平偏移、4.在變化路徑中會有一段具有真正的上飄但最後又因為受到地心引力影響而下墜。. 在投 ...

  6. 無論如何,記錄員不得作出與「記錄規則」不合之記錄。. 記錄員於比賽結束後包括 褫奪比賽 , 截止比賽 ,依照聯盟主席所規定之記錄格式,即比賽日期、球場名稱、比賽隊名、及裁判員姓名、得分,並依照有關記錄規則特定的方式,作成各球員的個人記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