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1. 私密處感染怎麼辦 相關

    廣告
  2. 私密問題反反覆覆? 專業藥師推薦北美專利蔓越莓錠,富含特殊A型花青素,私密環境舒爽健康. 「專利蔓越莓x私密益生菌」採獨家深釋技術,將其營養完整送達腸道吸收,舒緩私密不適感

    單入下殺中 - NT$690.00 - View more items

搜尋結果

  1. 基本介紹. 外文名稱 :Neomycin Sulfate Ointment. 劑型 :軟膏劑. 藥品類型 :化學藥品. 規格 :5000單位/g. 適應證. 殺菌、消炎。 用於敏感菌所致的皮膚黏膜感染如膿皮病化膿性皮膚病和燒傷潰瘍等有繼發感染者。 臨床套用. 外用,一日1~2次。 不良反應. 局部套用,可能引起皮膚過敏,並可導致今後對本品發生過敏反應。 外用仍可引起腎毒性與耳毒性作用。 注意事項. 燒傷面、肉芽組織或表皮剝脫的巨大創面套用本品時很容易吸收,尤其當患者有腎功能減退或全身套用其他腎毒性或耳毒性藥物時,應注意有產生毒性的可能,如血尿、排尿次數減少、尿量減少或增多等腎毒性症狀或耳鳴、聽力減退等耳毒性症狀。 用藥禁忌. 對新黴素或其他氨基糖苷類抗生素過敏或對桿菌肽過敏的患者禁用。

    • 概觀
    • 基本介紹
    • 感染症狀
    • 危害
    • 傳染方式
    • 臨床表現
    • 診斷要點
    • 治療方法

    滴蟲是一種極微小有鞭毛的原蟲生物,用肉眼無法看到,需要在顯微鏡下觀察。滴蟲一般都是經由性行為而感染。患滴蟲性陰道炎的女性很多,女性患滴蟲病並不新鮮。

    陰道滴蟲症是由滴蟲(白帶蟲)所引起的一種性病,高發在35歲至50歲的年齡層。

    •中文學名:滴蟲

    •別稱:白帶蟲

    •界:動物界

    •門:原生動物門

    •綱:鞭毛綱

    •亞綱:動鞭亞綱

    女性感染滴蟲後,陰道會產生黃綠色泡沫狀或米糠狀有惡臭的分泌物﹙即一般所謂白帶﹚,有時會有外陰瘙癢或是下腹部輕微疼痛的症狀,嚴重會導致陰道黏膜腫脹、發紅、充血,致陰道奇癢無比。

    男性患者少數可能會有尿道分泌物,偶有輕微發癢、腰部疼痛等症狀,但大多數感染滴蟲的男性患者並沒有非常明顯的症狀,因此男人常成為陰道滴蟲之帶原者。

    陰道滴蟲會對人體造成什麼危害?

    陰道滴蟲長期存在陰道內會損傷子宮頸,導致子宮頸反覆發炎症狀,長此以往有導致子宮頸癌之危險,感染滴蟲所造成的胯下瘙癢及其它身體症狀對患者生活影響甚巨,因此若有任何不適宜儘早就醫。不小心感染陰道滴蟲要怎么辦?

    陰道滴蟲症臨床上採用Flagyl來治療,須注意的是患者的性伴侶也須一併接受治療,以免互動感染。

    參考文獻:南昌市第五醫院

    --------------------------------------------------------------------------------

    滴蟲陰道炎(trichomona1vaginitis)是常見的陰道炎,由陰道毛滴蟲所引起。滴蟲呈梨形,後端尖,約為多核白細胞的2~3倍大小。蟲體頂端有鞭毛4根,體部有波動膜,後端有軸柱凸出。活的滴蟲透明無色,呈水滴狀,諸鞭毛隨波動膜的波動而擺動,滴蟲的生活史簡單,只有滋養體而無包囊期,滋養體生活力較強,能在3~5℃生存2日;在46℃時生存20~60分鐘;在半乾燥環境中約生存10小時;在普通肥皂水中也能生存45~120分鐘。在Ph5以下或7.5以上的環境中則不生長,滴蟲陰道炎患者的陰道Ph值一般為5.1~5.4。隱藏在腺體及陰道皺襞中的滴蟲於月經前後,常得以繁殖,引起炎症的發作。它能消耗或吞噬陰道上皮細胞內的糖原,阻礙乳酸生成。滴蟲不僅寄生於陰道。還常侵入尿道或尿道旁腺,甚至膀胱、腎盂以及男性的包皮褶、尿道或前列腺中,應該及時去醫院檢查。

    傳染途徑有:直接傳染:經性交傳播;間接傳染:經公共浴池、浴盆、浴中、游泳池、廁所、衣物、器械及敷料等途徑。

    白帶增多及外陰瘙癢滴蟲陰道炎的主要症狀是稀薄的泡沫狀白帶增多及外陰瘙癢,若有其他細菌混合感染則排出物呈膿性,可有臭味,瘙癢部位主要為陰道口及外陰,間或有灼熱、疼痛、性交痛等。若尿道口有感染,可有尿頻、尿痛,有時可見血尿。檢查時可見陰道黏膜充血,嚴重者有散在的出血斑點,後穹窿有多量白帶,呈灰黃色、黃白色稀薄液體或為黃綠色膿性分泌物,常呈泡沫狀。帶蟲者陰道黏膜可無異常發現。少數患者陰道內有滴蟲存在而無炎症反應,稱為帶蟲者。有人認為滴蟲單獨存在時不能引起炎症,因其消耗陰道上皮細胞內糖原,改變了陰道酸鹼度,破壞了防禦機制,促進繼發性的細菌感染,故常在月經期前後、妊娠期或產後等陰道Ph改變時,引起炎症發作。

    典型病例診斷較易,若能在陰道分泌物中找到滴蟲即可確診。懸滴法檢查滴蟲最簡便的方法是懸滴法。有症狀的患者中,其陽性率可達80%~90%。加1小滴溫生理鹽水於玻片上,於陰道後穹窿處取少許分泌物混於生理鹽水中,立即在低倍鏡下尋找滴蟲。若有滴蟲,可見其呈波狀運動而移動位置,亦可見到周圍白細胞等被推移。檢驗必須及時並須注意保暖,否則滴蟲活動力減低,造成辨認困難。培養法可疑患者,若多次懸滴法未能發現滴蟲時,可送培養,準確度可達98%左右。取分泌物前24~48小時避免性交、陰道灌洗或局部用藥,取分泌物前不作雙合診,窺器不塗潤滑劑。

    作好衛生宣傳,積極開展普查普治工作,消滅傳染源。嚴格管理制度,應禁止滴蟲患者或帶蟲者進入游泳池。浴盆、浴中等用具要消毒。醫療單位要作好消毒隔離,以防交叉感染。全身用藥甲硝唑(metronidazo1e)又稱滅滴靈(F1agyl),每次200mg,每日3次,7日為一療程;或400mg,每日2次,共5日,對初患者可單次給藥2g,亦可收到同樣效果。口服吸收好,療效高,毒性小,套用方便,男女雙方均能套用。未婚婦女陰道局部用藥困難,採用全身用藥方便。服藥後偶見胃腸道反應,如食慾減退、噁心、嘔吐等。此外,還可偶見頭痛、皮疹、白細胞減少等,一旦發現,應立即停藥。甲硝唑能通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並可由乳汁排泄。在妊娠早期服用時,尚未能排除對胎兒的致畸影響,因此在妊娠早期及哺乳期不用為妥。局部用藥局部用藥亦可收到較好效果。甲硝唑200mg每晚塞入陰道1次,10次為一療程,若先用1%乳酸或0.5%醋酸沖洗,改善陰道內環境,將提高療效。因滴蟲陰道炎常於月經後復發,故治療後檢查滴蟲陰性時,仍應每次月經後複查白帶,若經3次檢查均為陰性,方可稱為治癒。治療期間禁止性生活。治療後滴蟲檢查陰性時,仍應於下次月經淨後繼續治療一療程,方法同前,以鞏固療效。為了避免重複感染,內褲及洗滌用的毛巾,應煮沸5~10分鐘以消滅病原體。已婚者還應檢查男方是否有生殖器滴蟲病,前列腺液有無滴蟲,若為陽性,需同時治療。

    及時防治無症狀的帶蟲者和病人以減少和控制傳染源。夫婦或性伴侶雙方應同時治療方可根治。臨床上常用的口服藥物為甲硝唑,滅滴靈。局部治療可用滴維淨或1:5000高錳酸鉀溶液沖洗陰道;也可用甲硝唑和扁桃酸栓,後者效果較好且安全。注意個人衛生和經期衛生;不共用泳衣褲和浴具;在公共浴室提倡使用淋浴;慎用公共馬桶。

  2. 基本介紹. 英文名稱 :female reproductive system. 就診科室 :婦科. 常見發病部位 :內、外生殖器. 傳染性 :無. 外生殖器. 1.外陰的範圍. 女性外生殖器是指生殖器官外露的部分又稱外陰,系指恥骨聯合至會陰和兩股內側之間的組織。 2.外陰的組成. (1)陰阜 位於恥骨聯合前面,皮下有豐富的脂肪組織。 青春期開始,其上的皮膚開始生長捲曲的陰毛,是第二性徵之一。 (2)大陰唇 為外陰兩側一對隆起的皮膚皺襞。 其前接陰阜,後達會陰。 大陰唇皮下富含脂肪組織和靜脈叢等,局部受傷後易形成血腫. (3)小陰唇 位於大陰唇內側。 為一對縱形皮膚皺襞,表面濕潤,酷似黏膜,色褐、無毛,富含神經末梢,故極敏感。 (4)陰蒂 位於小陰唇前端。

  3. 應從所有感染部位包括感染的 體腔 、 關節間隙 、軟組織和 病損 的皮膚獲取 膿液 或體液作 革蘭染色 和培養。 血液培養應包括需氧菌和 厭氧菌培養 ,應間隔1小時作2次血培養,每次應從不同部位靜脈取血。 此外,還可對痰液、導管插入部位和傷口的標本進行培養。 診斷. 符合檢查項 客觀指標 中的2項或2項以上者可認為是全身炎症反應綜合徵:體溫>38℃或<36℃;心率>90次/分鐘; 呼吸率 >20次/分鐘或動脈 二氧化碳分壓 (PaCO 2 )<32mmHg;血 白細胞計數 >12000/μl或<4000/μl,或未成熟白細胞>10%,典型的白細胞計數是起初降至<4000/μl,然後在2~6小時升至>15000/μl,並且未成熟型明顯增加。 鑑別診斷.

  4. (1)無菌物品必須與非無菌物品分開放置。 (2)無菌物品不可暴露於空氣中,應存放於無菌包或無菌容器中,無菌包外須標明物品名稱、滅菌日期,並按失效期先後順序排放。 (3)定期檢查無菌物品的 滅菌 日期及保存情況。 無菌包在未被污染的情況下保存期一般為7天,過期或受潮應重新滅菌。 基本操作. (一)工作帽的套用. 戴 工作帽 可防止頭髮上的灰塵及微生物落下造成污染。 護理傳染病人時,也可保護自己,工作帽大小適宜,頭髮全部塞入帽內,不得外露。 每周更換兩次,手術室或嚴密隔離單位,應每次更換。 (二)口罩的套用. 戴口罩可防止飛沫污染無菌物品。 口罩應蓋住口鼻,系帶鬆緊適宜,不可用污染的手觸及。 不用時不宜掛於胸前,應將清潔面向內摺疊後,放入乾淨衣袋內。 口罩一經潮濕,則病菌易於侵入,應及時更換。

  5. C-反應蛋白 (C-reactive protein ,CRP)是在機體受到感染或組織損傷時血漿中一些急劇上升的蛋白質急性蛋白),激活補體和加強吞噬細胞的吞噬而起調理作用清除入侵機體的病原微生物和損傷壞死凋亡的組織細胞。. 在機體的 天然免疫 過程中發揮重要的保護 ...

  6. 耐藥機制. 肺炎克雷伯菌Kpn是臨床分離及醫院感染的重要 致病菌 之一,隨著 β-內醯胺 類及氨基糖苷類等廣譜抗菌素的廣泛使用,細菌易產生超廣譜 β-內醯胺酶 (ESBLs)和 頭孢菌素酶 ( AmpC酶 )以及氨基糖苷類 修飾酶 (AMEs),對常用藥物包括第三代頭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