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3日 · 個人薪俸稅計算方法. 薪俸税額是按你在該課税年度 (每年的4月1日至翌年的3月31日)的應課税入息實額以累進税率計算;或以入息淨額以標準税率計算,兩者取較低的税款額徵收。 應課税入息實額 = 入息總額 - 扣除總額 - 免税額總額 入息淨額 = 入息總額 - 扣除總額. 每年度的暫繳薪俸税是根據上年度的入息減去扣減項目(和免税額)來評定。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於2024至25年度的《財政預算案》公布,2023至24課稅年度薪俸稅退稅100%,上限為3,000元。 換言之,大家所需繳交的稅項不超過3,000元,則「毋須繳稅」。

  2. 2020年3月31日 · 根據普通法遣散費會根據僱員的年齡在公司服務的年數和職位以及他們的僱傭協議條款來計算假如你因為疫情被解僱理應獲得遺散費那可以是相當大的一筆錢詳情可以向就業律師查詢。 我是否可以因為疫情爆發而暫時被解僱? 加拿大的一些企業目前關閉了辦公室,員工停薪留職待在家裏, 這種情況通常被稱為臨時裁員。 在這種處境下被迫放無薪休假的員工可以依靠假期、有薪病假、無薪病假或就業保險來獲得經濟支持。 僱主沒有臨時解僱僱員的自動權利。 合同中必須有僱員已經簽署,或其他同意方式給予僱主這種權利。 在大多數情況下,如果僱主對僱員強制進行臨時裁員,僱員有權將裁員視為終止僱用關係,並要求獲得普通法規定的全部遣散費。 員工可以選擇接受臨時裁員,然後等著看僱主是否會在某個時刻叫他們回去工作。

  3. 2024年2月20日 · 六大報稅步驟: 1. 除T4(僱員收入報稅表)外,若有投資或海外資產,須等候T3及T5文件。 2. 自行或聘請會計師填寫及遞交T1(私人報稅表)。 自行報稅:可使用坊間報稅工具,如: TurboTax 、 Wealthsimple Tax 等. 或 聘請會計師協助報稅。 3. 遞交T1(私人報稅表)前,須核對所有資料正確無誤。 4. 若要補交稅,須於4月30日前補交。 補交稅項方法: 以網上銀行向CRA轉帳,須確保Payee選項正確,付款帳戶號碼與稅務居民SIN號碼一致。 Payee選項可 按此查閱. 郵寄支票; 委託會計師到銀行繳交; 於CRA帳戶內付款,只限Interac Debit、Visa Debit及Debit Mastercard。 5.

  4. 2024年1月16日 · 受聘僱員工在2024年的聯邦EI率和最高參保收入額度,已從2023年的1.63%(61,500元)提高到2024年的1.66%(63,200 元)。這意味着受僱員工每年必須繳納的最高保費為1,049.12元。

  5. 2024年4月16日 · 因為從4月1日起,碳稅要上調。 可是這個碳税到底如何計算我真的搞不懂。 只知道影響了油價上升,以及有些餐廳把碳税轉嫁到顧客身上。 而且又會聽到碳税退稅就像電費補貼一樣。 為何收取了的稅項,又要安排退稅或補貼。 當然我第一個直覺,就是看看你的家庭收入。 收入越高,退稅補貼就越少。 上星期看到新聞,宜家家居發起網上聯署,要求加拿大政府豁免對二手物品徵稅。 宜家家居鼓勵顧客將使用過,而已不需要的家具售回給他們。 然後,宜家家居會將收回來的家具,以特價售予其他顧客。 既環保,又可以讓顧客以較低的價錢,購置合適的二手家具。 一手銷售時已徵收了稅項 ,如二手出售時,又再被徵稅,那就是雙重徵收稅項了。 又最近聽朋友說,因為不小心違例泊車而被罰款。 罰款以外,還要在罰款上打稅呢!

  6. 2024年1月14日 · 2024年01月14日 10:00. 舉報. 【港人移加 156 / 詩輕專欄】去年年末因為工作量大減,與主管溝通過後,主管建議我可以申請失業保險(employment insurance,下稱EI)。 雖然我並沒有失業,由於我的工作是合約形式,若是工作少於若干時數,我仍合資格領取。 類似香港的強積金,在工作期間,你的僱主會繳交你的失業保險,不同的是在你的薪金內亦會扣除一部份作失業保險之用。 若然這一年內你沒有失業,EI將會重新計算,你亦無法取回原有所扣除的薪金。 EI申請人必需是在加國工作、失業原因並非出於自身,例如是公司遣散(laid off)、在過去的五十二週內連續七日沒有工作,及在過去的五十二週內工作至一定時數,這是根據不同的省份而定,大概會是420至700小時。

  7. 2024年5月4日 · 2024年05月05日 00:28. 舉報. 最低工資改制引入「可加不減」方程式及「一年一檢」。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重申,「可加不減」的原意是保障領取法定最低工資的最基層工人,要保障其生活及收入,設計已顧及商界的競爭力及承擔力,相信其絕對有能力可以負擔。 孫玉菡今(5日)在電視台節目上表示,檢討最重要由基點開始,大原則是做到一年一檢,但現有的做法並不可行。 唯一可行的方法是引入一個客觀的方程式,挑戰是如何找到一個方程式讓勞資雙方都能接受,方程式經過最低工資委員會討論後,達至共識。 方程式分為兩部分,即通脹及經濟增長部分。 孫玉菡指最低工資的設計不複雜,新機制已對各方作出平衡。 資料圖片. 他指出,方程式經過最低工資委員會勞資雙方及學術界討論及取捨。 資料圖片.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