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3月6日 · 台灣目前的資遣待遇在接獲通知後10天內陸續進行協議討論,美國方案是提供給員工至少16周的遣散費,工作每滿一年會再加2周。 延伸閱讀: 「能源界Uber」泓德創新板上市!

  2. 2021年1月23日 · 無論主管使用何種方式指派工作給部屬,都應依法登載工作時間、做成出勤紀錄,沒有依法置備出勤紀錄,可以被處9到45萬的罰鍰。. 形式上並不拘泥在紙本打卡,無論是門禁紀錄或是電子、線上紀錄都可以,要注意的是,《勞動基準法》第30條第6項指出 ...

    • 兼職分為 2 種:承攬、僱傭差在哪?如何分辨自己的兼職型態?
    • 想兼職幫自己加薪,如何節省賺外快的成本?
    • 公司禁止員工兼職,可以不遵守嗎?

    此次引發爭議的關鍵之一,就是博客來、李姓婦人對承攬、僱傭兩種兼職關係的認知差異。承攬與僱傭關係有何不同?在勞工保險、勞工退休金、健康保險、保費、所得稅額等 5 大面向的福利與義務,分別是什麼?隨著「過度就業」成為新職場風潮,關於兼職的權益與義務,將在未來愈來愈重要! 兼職的形式會影響健保費、預扣稅額,工作者不得不注意。舉例來說,兼職的小花在努力完成一個設計案後,收到 3 萬元設計費,她要被扣 633 元的健保補充保費,以及 10% 的執行業務所得稅 3,000 元,作為預先扣繳稅額。 計算扣繳額度與兼職成本前,釐清兼職型態是必要的。 一般來說,上班族的兼職有兩種型態,一是「承攬關係」,像是接設計或企畫案、為雜誌寫外稿、翻譯小說等形式,可自由決定工作方式,具高度自主性,只要按期交件即可;二是「...

    透過上述觀念,我們來模擬小花的兼職情境:她是一位上班族,工作之餘會接廣告公司的企畫案,每年的兼職收入大約 20 萬元,雇主會分 5 次給付,一次給付 4 萬元。 首先,她與廣告公司是承攬關係,企畫報酬為「執行業務所得」,這筆所得產生的費用包括:健保補充保費、預扣所得稅額、執行業務所得稅。依此,來推算她每年的兼職成本。 因此,小花兼職的整體成本為:4220 元 + 2000 元 = 6220 元,但事先會被預扣 1,8000 元。 了解兼職的成本,有助於工作者調整接案的費用。工作者可將補充保費、執行業務所得視為成本,放在接案的費用中,將成本轉嫁給公司,亦或採用多次給付報酬的形式,例如將每次給付額由 4 萬元降成 2 萬元,分 10 次給付,減輕補充保費與預扣所得稅的負擔。 在弄清楚自己與原公司...

    《憲法》保障人民選擇職業的自由,《勞動基準法》也沒有規定勞工不行兼職,在保障勞工的職業自由下,勞工在外兼職只要不影響本業,雇主是沒有權利要求勞工如實告知。 即使公司與勞工簽訂「兼職禁止」條款,例如「員工在職期間,除經公司同意外,不能直接或間接兼職其他工作,如有違反規定,公司得終止僱傭關係」,該條款也不必然有效。法院裁判「兼職禁止條款」是否有效的要件,與「競業禁止條款」成立的要件大致相符。 簡言之,以保障雇主的正當營業利益及營業秘密為前提,員工不到與原公司營業利益衝突的組織兼職,通常不會有太大的問題。如果白天在報社工作,晚上去酒吧駐唱,兩項工作顯無利益衝突,駐唱也不會損及報社的營業利益,這就是合理的兼職行為。 過往法院(彰化地院 108 年度勞訴字第 46 號)曾做出「兼職禁止條款有效」的判決...

  3. 2023年10月3日 · 想了解加班費怎麼算,首先得知道加班當天原本是哪種假日。 許多企業與勞工約定周一至周五為工作日、周六為休息日、周日為例假日,並比照行政機關辦公日曆出勤。

  4. 2020年12月29日 · 執行長搞砸後下台,為什麼能得到高額資遣費? 企業不只提供執行長高薪,還在執行長決策失敗之後,給予黃金降落傘(golden parachute)保護,讓公司高層主動或被迫離開公司時,還能得到一筆豐厚的資遣費作為補償,經常引起大眾撻伐。

  5. 2024年5月23日 · 本篇我們主要會以no-code的方式,為人資團隊介紹如何透過OpenAI的GPTs(須使用ChatGPT付費版),依循RAG(檢索增強生成)的概念為人資打造入門的AI法律顧問。

  6. 2021年3月3日 · 台灣員工去年平均月薪42K、總工時下降,你的薪水在中上嗎?. 根據主計總處公布的統計結果,2020年全體受僱員工常性薪資平均為4萬2498元,較2019年成長1.47%,然而在疫情壟罩之下,各個產業的差異在哪?. 經理人月刊. 你的薪資和其他產業相比,算高嗎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