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4月29日 · 提報給公部門的「外帳」,用月薪計算,符合基本工資及加班費;而保全實際領到的「內帳」則是用實際工作的時薪計算,工作幾小時就領多少錢,沒有延長工時的費用。

  2. 2015年12月15日 · 儘管勞動部公佈的無薪假協議範例顯示,員工在無薪假期間要離職應視同資遣,要給予資遣費,但是在工會組織不發達的台灣,員工常常忍氣吞聲,自認倒楣離職。

    • 資遣費如何計算1
    • 資遣費如何計算2
    • 資遣費如何計算3
    • 資遣費如何計算4
    • 資遣費如何計算5
  3. 2020年1月13日 · 平台資遣外送員需要發給資遣費,外送員遭遇職業災害或罹患職業病,業者也必須支付職災給付和死亡給付等費用。 只要能維持承攬關係,上述的費用都會自動蒸發,勞工的保障也同步消失。

  4. 2017年4月29日 · 統計方法:2008年至 2014年的派遣人數,是以2008年至2015年主計總處《人力運用調查》中的 「臨時性或派遣工作人數」,扣除2008年至 2015年《薪資與生產力統計年報》中的「臨時性工作人數」,表中資料僅供參考。 起初,派遣的出現是因應不定期或季節性人力需求,讓企業可彈性運用人力。 台灣在2000年網路泡沫化後,電子業因經營壓力開始使用派遣人力,許多電子大廠因應季節性訂單,陸續使用派遣工調節人力降低成本。 但隨著時間發展,許多外商及國營企業因為員額受到控管,也開始大量採用派遣人力。 如今打開任何一家人力銀行網站的派遣專區,辦公室白領、電子作業員、工程師、業務員、櫃檯人員、清潔工等五花八門的各類職業都有派遣人員,甚至攸關公共安全的公車司機、運輸業駕駛、礦工等工作,也招聘派遣人員。

    • 資遣費如何計算1
    • 資遣費如何計算2
    • 資遣費如何計算3
    • 資遣費如何計算4
    • 資遣費如何計算5
  5. 2018年7月12日 · 根據原文會企業工會的統計,假設以月薪35,000元計算,一年下來光是三節、年終、勞健保、特休等各項待遇差異便高達12萬多,更別說是加班費、特休假、婚喪假及升遷等其他福利,一旦被裁員(不續約)也無法領到資遣費及失業給付,而承攬一旦碰到職災等

  6. 盧其宏/抗衡雇主的薪資議價壟斷力,《最低工資法》應該怎麼修?. 2021年5月1日,勞工遊行的隊伍行經行政院時,有民眾在行政院正門的拒馬上張貼要求提高工資的標語。. (攝影/楊子磊). 延宕多時的《最低工資法》草案終於送進立院等待協商,這是否能 ...

  7. 2019年1月28日 · 劉侑學指出,精算報告以不同率、補繳率、新進人口趨勢、投資報酬率等計算,全指向入不敷出、基金用罄的結局,只是早晚問題而已,「怎麼說服人繳一個你們怎麼算都可能會無以為繼的國民年金?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