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其實針對此問題簡單的解決方式即是提供產量係數或價格係數讓農民勾選例如勾選產量係數1.1表示在計算保費及理賠時的產量均較引用的區域產量高出10%,以貼近某些農民專業或集約經營方式同樣的若勾選價格係數1.2則表示計算保費及理賠時的價格均較引用的市場價格高出20%,以符合高品質高單價的實情。 不同的產量或價格資料,所對應的保費及理賠也不同,可滿足不同需求、實情及保險原理。 若能允許如此勾選調整,則農民也較無抱怨的可能,有別於先前一意強調精進農情調查的意見。 因為農情調查再如何精進,仍需要有更多樣本點(調查戶)的篩選與配合,更希望樣本點能兼顧專兼業農、大小農,或不同地勢位置,但調查結果平均之後仍會出現與個別實情出入的問題,所以農情調查無法解決基差風險問題。

  3. 首頁 豐年雜誌 農產品的價格如何形成? 從產地、批發市場到通路的價格大揭密/焦鈞 農產品的價格如何形成?從產地、批發市場到通路的價格大揭密/焦鈞 農產品自產地到消費者手上,歷經生產、處理、銷售等環節,此過程也形塑出農產品的「價格」。(攝影

  4. 考量到臺灣並無農場所得的報稅資料臺灣推動農場總收入保險的利基將沿用單一作物保險的計算基礎。 「農場不管種什麼都一樣,就用地區平均產量跟公開拍賣均價來計算。 」楊明憲指出,不像日本跟美國採用個人報稅資料,臺灣版的農場總收入保險將採取公開的統計資料,以「地區平均產量」跟「公開拍賣均價」來計算收入,也具有相當的客觀性。 他舉例,未來專業農投保農場總收入保險時,需要登記種植作物種類跟面積。 根據登記作物過去五年平均收入加總起來,就是該農場總收入保險的基準收入。 楊明憲表示,目前農委會在試辦之前要特別著墨的,就是到底多大的規模能保,回到如何定義「專業農」的問題。 楊明憲補充,農委會或許也可以考慮是否要建立一套掌握農家收入的申報機制,鼓勵農民留存交易紀錄。

  5. 釋迦收入保險以果實收入保險為主約可搭配樹體保險為附加險其中果實收入保險的保費與理賠計算主要參酌美國及韓國之計算方式並考量我國資料支援程度而做部分調整而樹體保險則源自因天災全毀而新植為減輕農民負擔並參酌日本經驗的設計

    • 工作到殘障、死亡,農保才有給付
    • 單獨立法,或《職災法》擴大適用農民?
    • 人人都有機會職災,專家籲職災保險擴大適用範圍
    • 調查農民工作風險刻不容緩

    姑且不論這名患者有無刻意詐領勞保職災給付,此案例反映出農民受傷時求助無門的困境。 截至今年五月,全台有121萬6092人保農民健康保險,民國84年全民健康保險開辦後,農保中原有的醫療給付,便整合到健保,農保給付種類只剩生育、失能與死亡。 台灣職災保障最成熟的是勞保,現行勞保條例包括普通事故保險和工作導致傷病死亡的職災保險,後者又可分為職業病和職業傷害。 勞保認定嚴格、給付較多,勞工在家不小心跌倒腰閃到可拿到普通事故給付,但若因工作搬重物導致椎間盤突出,除可獲得醫療給付,因不能工作而沒有薪資,從不能工作的第四天起,就可以領取「傷病給付」。 「也就是說,現行農民因為務農受傷,除非達到失能(殘障),甚至死亡,才有機會領到給付,中間全部跳過。」屏東縣政府勞工處處長林德輝表示,農民受傷不像勞工,可以請...

    屏東縣政府勞工處近年陸續推動屏東基督教醫院、高雄榮民總醫院屏東分院、衛生福利部屏東醫院,設立職病專科門診,過程中處長林德輝發現,農民也常因工作意外導致受傷,卻不像勞工有相關保障。 正好,這幾年勞動部為了整合散落在《勞動基準法》、《勞工保險條例》、《職業災害勞工保護法》中的職災補償,研擬《職業災害保險法》(簡稱《職災法》)單獨立法。 林德輝多次向勞動部呼籲,《職災法》應擴大適用範圍,讓投保農民保險的農民另外付費,加保職災保險。 不過,目前勞動部提出的《職災法》草案,對象仍只鎖定「勞工」,其他保險類別如農保被保險人,不可單獨加保。對此,勞動部勞動保險司回應,《職災法》現正立法中,不願多談;農委會則還在收集各界意見。 勞動部政務次長郭國文則表示,臺灣的保險是依據職業劃分,若農保農民也加保職災保險,...

    現階段對務農受傷最有保障的方式是投保勞保。勞工保險條例第六條規定,有明確「受雇」事實的農場、牧場、林場、茶場勞工,公司聘雇五人以上,須強制加入勞保;「自營」農民也可透過職業工會,如農事服務工會、農耕工會保勞保。 根據勞動部統計,截至去年底,從事農林漁牧業且投保勞保者有35萬6582人,其中28萬7277人從事漁業。漁業風險高,早在民國47年漁保就併入勞保。也就是說,漁民理所當然投保勞保。 若扣掉漁民,全台只有將近7萬人從農受傷時有職災保障,這7萬人包括被雇用的務農者和自營農民,其中4萬7546人是透過農業相關職業工會加入勞保。 外界可能疑惑,農民何不透過職業工會保勞保,獲得職災保障?這也是勞動部長期以來的說法。 這個問題得回到職災保險的基本概念,林良榮表示,職災保險是社會保險,不是退休金等福...

    當台灣還舉棋不定時,鄰近的日本農民20年前就推動職災保險。 1947年日本即制定了《勞動者災害補償保險法》,一開始只針對受雇勞工,後來發現對自營業者和農家保障不足,陸續修法擴大適用範圍。直到1991年,操作農機、自營農家和農企業雇主,都可申請職災保險,包括噴農藥中毒、修剪果樹摔倒,甚至連開農機到田裡工作,路上出意外,也可獲得職災補償。 勞動部認為,農民工作變數多,職災因果難以認定,但這樣的局面,行政部門也要負一點責任。 林良榮表示,臺灣目前農業勞動的研究實在太少,「我找遍臺灣關於農民的職災制度書籍,只發現一本,還是日文!」最後還因調閱困難,乾脆直接從日本帶書回來。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林良榮指出,日本長年研究農民工作環境,日本厚生勞動省調查2009年~2011年「產業別死傷年千人率」,以加入職...

  6. 由於保對農民是支出負擔,常導致農民投保意願不高,因此政府提出保補貼措施,農民可向農委會或地方政府申請保補助,減輕負擔。 政府同時還實行保優惠折抵,於當年度農民繳交之保高於理賠金額,下年度可提撥中間差額30%,充抵下年度續保時的保,激勵農民持續投保。

  7. 20230110. line. 立法院今日三讀通過「農民健康保險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提高農保投保金額達2萬400元,增加農民保障。 (圖片來源/臺灣農村人類生態調查資料庫檢索系統) 趕在農曆年前立法院今10日三讀通過農民健康保險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修正農保投保金額從原1萬200元提高一倍為2萬400元相關喪葬津貼也加倍變為30萬6,000元生育給付金額則變3倍達6萬1,200元但增加的農保保險費將由政府負擔農民保費維持每月78元。 「農保條例」修正提高農保投保金額一倍,農民職災保險投保金額也同步調高為2萬400元,相關傷病給付及喪葬津貼也同步加倍;且考量投保農保者為實際農業工作者,此次修法也包括,未來新參加農保者將強制納保農職保。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