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 天前 · 教育部臺灣學術倫理教育資源中心旨在培養高等教育師生良好的學術倫理涵養確保學術活動的合宜性及合法性主要開發學術倫理教育之課程內容數位教材線上檢核並蒐集相關資訊以充實臺灣學術研究倫理資源

    • 必修學生

      必修學生 - 教育部臺灣學術倫理教育資源中心

    • 最新消息

      最新消息 - 教育部臺灣學術倫理教育資源中心

    • 中心簡介

      教育部臺灣學術倫理教育資源中心成立於103年,致力於提升臺 ...

    • 課程介紹

      課程簡介 臺灣學術倫理教育資源中心研發之「學術研究倫理教 ...

    • 訂閱服務

      歡迎訂閱教育部臺灣學術倫理教育資源中心電子報及活動通知 ...

    • 教師專區

      推廣資料 為協助教師能更便捷地推廣與應用學術倫理,本中心 ...

    • 查詢身分與聯絡窗口

      查詢身分與聯絡窗口 - 教育部臺灣學術倫理教育資源中心

    • 教師增能

      推廣資料 為協助教師能更便捷地推廣與應用學術倫理,本中心 ...

  2. 2022年7月7日 · 科技部剛才無預警把學術倫理規範的網頁下架是怕大家看嗎一個林智堅科技部教育部台灣大學中華大學新竹科學工業園區管理局都要賠掉嗎科技部無預警下架學術倫理規範」。 (翻攝自王鴻薇臉書當時科技部國科會公布學術倫理規範網頁無預警下架點進去看還顯示不再對外提供瀏覽」,引發質疑。...

    • 2 分鐘
  3. 其他人也問了

  4. 1. 研究人員的基本態度研究人員應確保研究過程中包含研究構想執行成果呈現的誠實負責專業客觀嚴謹公正並尊重被研究對象避免利益衝突2. 違反學術倫理的行為研究上的不當行為包含範圍甚廣本規範主要涵蓋核心的違反學術倫理行為即造假變造抄襲研究成果重複發表或未適當引註以違法或不當手段影響論文審查不當作者列名等。 3. 研究資料或數據的蒐集與分析:研究人員應盡可能客觀地蒐集與分析研究資料或數據,不得捏造竄改,並避免對資料或數據作選擇性處理。 如需處理原始數據,應詳實揭露所做之完整過程,以免誤導。 研究人員應根據研究內容描述研究方法與結果,不做無根據且與事實不合的詮釋與推論。 4.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對學術倫理的聲明》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對研究人員學術倫理規範》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學術倫理案件處理及審議要點》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作業要點修正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研究計畫涉及學生學位論文之學術倫理參考指引》

    這份說明為闡述國科會對研究倫理的態度,也界定國科會對於違反研究倫理案件的管轄範圍及處分方式。然而,由於不同的研究領域可能有不同的自律規範,因此國科會重申該說明僅提供最基本的通則,並鼓勵各研究社群在通則之上自行建立更具體的規範(國科會,2015,2022c)。

    國科會於 2019 年修訂此份文件,文件內容規範研究過程中可能涉及的各種行為,包括在研究發想、設計、執行、呈現等面向,皆宣示了臺灣研究者應有的態度及行為。其具體項目包含:研究人員的基本態度、研究資料或數據的蒐集與分析、研究紀錄的完整保存與備查、研究資料與結果的公開與共享、正確註明他人的貢獻、共同作者的定義、同儕審查和保密的原則、利益的迴避與揭露、學術機構對於學術倫理的責任、舉報違反學術倫理的行為以及處理方式等事項。 此外,國科會也明列研究者不該有的行為,包括:研究造假、變造、抄襲、自我抄襲、以違法或不當手段影響論文審查、不當的作者列名類型,以及一稿多投等行為(國科會,2015,2022b)。

    這份文件之訂立目的為確保涉及違反研究倫理的人員接受客觀且公正之審理程序。值得一提的是,該要點所定義的規範對象係指「本要點適用於申請或取得本會(國科會)學術獎勵、專題研究計畫或其他相關補助之研究人員」。由於許多研究生在就讀研究所時,會以兼任助理的名義參與指導教授向國科會申請補助的專題研究計畫,如此一來,在某些情況下,研究生便可能符合該審議要點所定義之研究人員。因此,若研究生涉及違反研究倫理的行為,國科會將有可能依據該要點進行審議和處置(國科會,2015,2022a,2022c)。

    國科會所制訂的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作業要點(於 2022 年 7 月修正),此要點第二十六條第九項規定:申請機構應辦理完成下列事項,未辦理完成者,本部得不受理所申請之研究計畫: (1) 訂定學術倫理管理及自律規範。 (2) 指定或成立學術倫理管理專責單位。 (3) 建立學術倫理教育機制。 (4) 訂定學術倫理案件處理標準作業流程。 第二十六條第十項規定: 首次申請計畫之計畫主持人及申請書內所列首次執行本會計畫之參與研究人員應於申請機構函送本會申請研究計畫之日前三年內,完成至少六小時之學術倫理教育課程訓練並檢附相關證明文件送申請機構備查;計畫開始執行後所聘首次執行本會計畫之參與研究人員應於起聘日起三個月內檢附修習六小時之學術倫理教育課程訓練相關證明文件送申請機構備查。(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20...

    國科會考量常有計畫主持人帶領學生執行該會研究計畫,並以計畫內容、報告,或衍生的成果發表,可能會與學生學位論文或計畫主持人其他獎補助研究計畫之部分內容重疊,進而衍生學術倫理問題,因此於 2023 年制訂此份文件,提醒研究人員遵守國科會學術倫理規範並落實於研究工作。

  5. 1.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對學術倫理的聲明這份聲明除了闡述國科會對學術倫理的態度外也界定了國科會的管轄範圍即只處理受國科會獎補助之案件另外國科會在認定研究人員是否違反學術倫理的原則時除了參照國科會對研究人員學術倫理規範之外也包含調查該人員是否蓄意且明顯違反學術社群共同接受的行為準則然而由於不同的研究領域可能有不同的自律規範為尊重領域上的差異國科會也重申該聲明僅提供最基本的通則並鼓勵各學研社群在該通則之上自行建立更具體的規範和機制國科會2013國科會2022a)。 聲明全文請見: https://www.nstc.gov.tw/nstc/attachments/c204af0e-0f1f-41ec-9c9e-445f429bbbd9?

  6. 學術倫理.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研究計畫涉及學生學位論文之學術倫理參考指引. Best Practice Guide on Academic Ethics for Research Projects Involving Students’ Degree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by the 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uncil.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研究誠信辦公室設置要點 (111.7.28 ...

  7. 教育部臺灣學術倫理教育資源中心. 首頁. 學習支援. 資源分享. 國際學術倫理單位指引專區. 「國際學術倫理單位指引專區為本中心介紹各國相關單位及官方組織的學術倫理規定及最新指引歡迎各界參考及利用若需引用請依照本中心規定註明出處詳細說明請參考 AREE引用格式 說明。 本資源中心的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相關學術倫理規範請以主管機關教育部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等之公告資訊為主。 搜尋: 查詢. 教育部臺灣學術倫理教育資源中心旨在培養高等教育師生良好的學術倫理涵養,確保學術活動的合宜性及合法性,主要開發學術倫理教育之課程內容、數位教材、 線上檢核,並蒐集相關資訊,以充實臺灣學術研究倫理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