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5月21日 · 網友回應. 自然界無奇不有跨物種雜交是其中最神秘的領域之一數年前一名導遊在婆羅洲拍下一隻神秘猴子的身影之後幾經比對卻始終辨識不出其真實身分專家還一度以為發現了新物種然而最新研究卻顯示這是一隻罕見的跨屬雜交動物種族跨越程度之大就彷彿人類與大猩猩生了個混血寶寶。 根據《科學新聞》報導,導遊邁爾斯(Brenden Miles)6年前在婆羅洲馬來西亞地區的京那巴東安河(Kinabatangan River)旅行時,發現了一隻他從未見過的野生神秘猴子,牠擁有像是長鼻猴的長長鼻子,尾巴卻具有銀葉猴的特徵,看上去像是猴子版的四不像。

  2. 2019年12月14日 · 網友回應. 一個物種最長壽命是多久呢現在科學家已經能從DNA中得到答案甚至包括已經滅絕的物種預估物種壽命除了增加對生物的了解也能透過與實際壽命的對比推測出環境是否迫使某個物種滅絕。 根據《BBC》 報導科學家現在已經掌握技術能透過DNA計算出現存或已滅絕物種的壽命極限。 以基因計算出已滅絕物種的壽命,可以讓研究人員對當時的生態環境有更多的認識。 意即,倘若一個物種在野外沒有達到其自然的最大壽命年限,那就表明該物種滅絕是因為環境壓力。

  3. 2019年5月21日 · 網友回應. 明天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聯合國日前提出警訊全世界將近100萬個物種可能在幾十年內滅絕農委會特生中心調查國人認知程度發現有68%聽過生物多樣性但是只有13.8%能完全理解正確。 特生中心指出,台灣目前有100多種脊椎動物、近千種植物瀕臨絕種,包含石虎、雲豹和台灣黑熊,都需要提升社會大眾認知,進而支持保育理念。 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從今年3月21日到4月15日,首度進行台灣生物多樣性認知量表問卷調查,目的是了解台灣民眾對於生物多樣性的認知狀況,調查發現,台灣有68%的民眾聽過生物多樣性,但是只有13.8%能完全理解正確,23.8%可以部份理解正確。

  4. 2018年5月24日 · 2018/05/24 13:47. 〔記者楊綿傑台北報導台灣目前有近6萬物種其中特有種超過8000種身為台灣人的我們認識多少而許多物種逐漸滅絕又該如何面對農委會林務局與中研院除了建置台灣生命大百科」(TaiEOL資料開放平台供各界使用也推動構築台灣冷凍方舟收納物種標本及生命條碼未來甚至有機會實現將滅絕物種復育的可能重現電影侏儸紀裡的情節。 「台灣野生生物遺傳物質冷凍典藏及生命條碼計畫」TaiBol暨「台灣生命大百科」TaiEOL計畫今舉辦成果發表,此計畫由農委會林務局指導,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化研究中心執行,旨在拼湊出完整的台灣生命拼圖外,也能夠保存國內生物遺傳物質,進一步了解監控生物多樣性之改變。

  5. 2018年10月18日 · 網友回應. 即便地球曾歷經5次物種大滅絕,但此次棘手的狀況與以往不同,過去是因為「天災」導致物種滅絕,但這次是「人禍」! 近日科學家提出一份報告表示哺乳類物種滅絕的速度已經遠超過物種演化復原哺乳類動物的處境岌岌可危。 綜合外媒報導,奧胡斯大學(Aarhus University)和哥德堡大學(University of Gothenburg)的研究人員指出,物種滅絕的速度太快,演化復原追不上,若無法盡快改善該現象,未來的50年內,許多哺乳類動物將漸漸滅絕,到時候想要恢復到目前的生物多樣性,得花費500萬至700萬年恢復時間。

  6. 2021年1月26日 ·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深達數千公尺的海洋底層充滿未知,而深海生物特殊而古怪的體徵,常給人神秘詭異的感受,日本科學家近期在該國最深海域駿河灣發現一種前所未見的巨大深海魚種,個體體長達1.4公尺,被認為是該地區位居食物鏈頂端的統治者。 最新發表在《自然》雜誌旗下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期刊的研究中,日本海洋研究開發機構的研究人員此前在駿河灣約2100至2570公尺深的海域捕獲了數條體型巨大的深海魚,其總體長介於1.2至1.4公尺,體重約15至25公斤。

  7. 2009年4月5日 · 生活今日熱門. 網友回應. 「全球物種正以每年消失一千種的速度滅絕! 二 五 年,全球將有三分之一物種消失,人類從各種生物取得的糧食、醫藥與建材將大量缺乏。 」國際知名生物多樣性學者彼得.雷文指出,全球人口急速擴張、全球暖化與生態失衡,人類正在引發第六次地球滅絕,上一回的物種滅絕發生在六千五百萬年前,當時造成恐龍大滅絕。 生物大師雷文 來台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