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杜正勝 (1944年6月10日 — ), 臺灣 高雄 永安 人,歷史學者,專長在 中國上古史 、中國古代社會史學者,專研古代社會史、文化史、醫療史等。 1992年7月榮膺 中央研究院院士 ,曾任小學教師,臺灣 東吳大學 、 國立清華大學 教授、 國立故宮博物院 院長、 中華民國教育部 部長等職。 現任 國立成功大學 歷史學系榮譽教授、 長榮大學 臺灣研究所講座教授、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 兼任教授、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研究員、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兼任暨通信研究員、《大陸雜誌》主編、《新史學》主編、中央研究院院士。 學術生涯 [ 編輯] 學術背景 [ 編輯]

  2. 臺灣正體. 工具. 罄竹難書 最早見於《 呂氏春秋 》,起初形容「亂象極多,難以勝數」。. 後來多指「罪狀極多,寫之不盡亅 《呂氏春秋·季夏紀·明理》描述亂世的各種異象,如:馬有生角、雄雞五足、雞卵多毈、有豕生狗等。. 又說:其主不知驚惶亟革,上帝 ...

  3. 杜正勝從1976年起步入學界起初在東吳大學歷史學系擔任講師升任副教授後於1980年轉任 中央研究院 歷史語言研究所副研究員,1983年到 美國 的 哈佛燕京學社 做訪問學人1984年回台後升任為研究員並到台大歷史系兼課教授中國社會史上學期下學期改由梁庚堯任教1985年3月到 香港中文大學 新亞書院 做明耀訪問學人,後回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任研究員,1986年2月出任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1987年轉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第四組(人類學組)主任,1993年卸任,期間曾主編《大陸雜誌》、《新史學》2份刊物,並於1989到1992年間兼任中華民國教育部學術審議委員會委員。

  4. 序言. 历史用法. 负面语意. 正面语意. 中性语意. 现代用法. 辞典解释. 外部链接. 罄竹难书 最早见于《 吕氏春秋 》,起初形容“乱象极多,难以胜数”。 后来多指“罪状极多,写之不尽亅 《吕氏春秋·季夏纪·明理》描述乱世的各种异象,如:马有生角、雄鸡五足、鸡卵多毈、有豕生狗等。 又说:其主不知惊惶亟革,上帝降祸,凶灾必亟。 “此皆乱国之所生也,不能胜数,尽荆、越之竹,犹不能书”。 意谓这些怪象都是政治败坏所产生的乱亡之兆,而多到用光 荆、越 两地的竹子来写都写不完。 历史用法 [ 编辑] 罄 竹难书 最早出现于《吕氏春秋》:“乱国所生之物,尽荆越之竹,犹不能书也。 ”《汉书﹒公孙贺传》:“南山之竹不足受我辞,斜谷之木不足为我械”,本意都是“事端繁多,书不胜书”。

  5. 辭典解釋. 外部連結. 罄竹難書 最早見於《 呂氏春秋 》,起初形容「亂象極多,難以勝數」。 後來多指「罪狀極多,寫之不盡亅 《呂氏春秋·季夏紀·明理》描述亂世的各種異象,如:馬有生角、雄雞五足、雞卵多毈、有豕生狗等。 又說:其主不知驚惶亟革,上帝降禍,凶災必亟。 「此皆亂國之所生也,不能勝數,盡荊、越之竹,猶不能書」。 意謂這些怪象都是政治敗壞所產生的亂亡之兆,而多到用光 荊、越 兩地的竹子來寫都寫不完。 歷史用法. 罄 竹難書 最早出現於《呂氏春秋》:「亂國所生之物,盡荊越之竹,猶不能書也。 」《漢書﹒公孫賀傳》:「南山之竹不足受我辭,斜谷之木不足為我械」,本意都是「事端繁多,書不勝書」。

  6. 同心圓史觀 是 臺灣 前 教育部 部長 杜正勝 於1990年代所提出的 史學 觀點,係以臺灣為中心,一圈圈向外認識世界、認識歷史 [1] ,有如 同心圓 般擴散,因而得名。 作為新的 臺灣史 史觀與歷史架構,雖然並未實踐於臺灣的教育改革中,卻與 新史學 等學術發展息息相關成為杜正勝拓展的學術思想體系之一部 [2] 。 參考文獻 [ 編輯] 引用 [ 編輯] ^ 杜正勝. 一個新史觀的誕生. 新史學之路. 台北: 三民書局. 2004: 67. ^ 杜正勝. 新史學之路—兼論臺灣五十年來的史學發展. 新史學之路. 台北: 三民書局. 2004: 67. 來源 [ 編輯]

  7. 同心圓史觀 是 臺灣 前 教育部 部長 杜正勝 於1990年代所提出的 史學 觀點,係以臺灣為中心,一圈圈向外認識世界、認識歷史 [1] ,有如 同心圓 般擴散,因而得名。 作為新的 臺灣史 史觀與歷史架構,雖然並未實踐於臺灣的教育改革中,卻與 新史學 等學術發展息息相關成為杜正勝拓展的學術思想體系之一部 [2] 。 參考文獻. 引用. ^ 杜正勝. 一個新史觀的誕生. 新史學之路. 台北: 三民書局. 2004: 67. ^ 杜正勝. 新史學之路—兼論臺灣五十年來的史學發展. 新史學之路. 台北: 三民書局. 2004: 67. 来源.

  1. 相關搜尋

    罄竹難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