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3月4日 · 而遇到家暴,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打110報警或113尋求協助。 可以對誰聲請保護令? 當面臨家暴發生時,家庭成員可以對施者聲請民事保護令,請求保護。 而所謂的「家庭成員」,包含了下列對象及他們的未成年子女: 夫妻、或已經離婚的前夫、前妻。

  2. 2023年3月4日 · 因此,家暴並不僅只限定於身體上之暴力對待,倘若是以言語或精神上騷擾、虐待,或以控制經濟權造成家庭成員受到不法侵害,都包含在家庭暴力的範圍中。 哪些人受到家暴防治法保護? 目前法律所保障的對象,依照家庭暴力防治法第3條的規定: 配偶或前配偶

  3. 2023年3月4日 · 家庭暴力(Domestic Violence)其實是一種長期、反覆對親密對象的權力控制關係,有許多不同的態樣,最常見的屬肢體暴力、性虐待、精神暴力、口語虐待、經濟控制、隔離社群等等。 其成因與職業、收入、社會地位、種族等等均無絕對關聯,可能發生於任何人身上 。 許多人對於家暴常有錯誤偏見及認知,認為只有低社經地位、低教育程度、低收入者較易成為家暴事件的高危險群,但實際上在處理家暴案件時,許多個案都有高收入、高學歷以及穩定工作,甚至男性受暴者尋求協助,亦非鮮事。

  4. 2022年11月21日 · 有關家暴法的內容,談談幾個重要的部分:分別是民事的保護令、刑事程序與預防處遇措施(註一)。 而最為大眾所熟悉且琅琅上口(或為詬病)的,不外乎是民事保護令。 坊間對於保護令的批評,不外乎聲請的成功率及違反的效果。 關於聲請的成功率,牽涉個案情況或有差別;但事實上,從統計來看,核發率接近8成(註二)。 至於違反效果的處罰,事實上家法中也設有違反保護令的刑責,以及必要時可以羈押的規定。 但或許對於一般民眾來說,規定終究是規定,法律的事後處罰與防堵規定,未必能賦予受暴者相對應的安全感。 私密影片的部分,急需立法亡羊補牢.

  5. 2023年3月2日 · 根據衛福部統計,家暴事件通報的數量,從 2005 年的 66080 件,到了 2018 年有 138637 件,增加一倍有餘。 再看細一點:婚姻、離婚或同居關係暴力這類型的通報次數,從 2005 年的 40659 件,到 2018 年已經增加到 65021 件,都佔了每年的家庭暴力通報案件中的一半以上。

  6. 2023年3月2日 · 根據衛福部統計,家暴事件通報的數量,從 2005 年的 66,080 件,到了 2018 年有 138,637 件,增加一倍有餘。 再看細一點:婚姻、離婚或同居關係暴力這類型的通報次數,從 2005 年的 40,659 件,到 2018 年已經增加到 65,021 件,都佔了每年家庭暴力通報案件中的一半以上。

  7. 描述. 「法律白話文運動」首次跨足童書強檔巨作. 從耳熟能詳的童話故事,探究生活中無所不在的民刑法知識. 培養法律基本素養,鍛鍊現代公民核心能力. \\ 趣味漫畫╳法律分析╳名詞解釋 //. 每一則童話都是一個犯罪現場,. 跟著童話陪審團剖析童話人物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