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摘要. 花東縱谷地區位於板塊交界帶,歷年來地震頻繁,近幾年來在花東地區發生幾次災害性地震,如2006 年4 月1 日的台東地震、2009 年12 月19日的花蓮地震,不少校舍及民宅因此地震受到損傷。 除震源外,場址效應也為區域地區中影響地震動之重要參數之一。 本延續性計畫主要在於分析台灣地區場址效應分佈,採逐年分析不同區域,最終將整合整個台灣地區之場址效應分佈圖。 過去三年已完成台灣地區北、中、南三區域之場址效應微分區研究,本年度目的在探討花東縱谷地區之場址效應微分區研究。 花東縱谷北起於花蓮,南延至台東,介於中央山脈與海岸山脈間,為一南北延展之狹長谷地平原。

  2. 路徑途中第一個斷層帶群分佈在宜蘭平原外海(圖四紅色圈1的區 域)(圖五),此些斷層大致呈現東西走向,應該是屬於沖繩海槽南端的弧後盆地擴 張所造成,第二個斷層帶分佈在宜蘭陸棚接近宜蘭海谷處(圖四紅色圈3的區域)推

  3. 本研究以宜蘭平原區域為目標,利用實際地震紀錄配合堅硬場址衰減律,經 震源及路徑修正後,針對不同場址計算其放大倍率,作為地震微分區之參考。

  4. scweb.cwb.gov.tw › HisEq › new_page_8地震波形

    原始波形紀錄共 899 張,其中 679 張為臺南測候所收錄,210 張為蘭測候所收錄,目前仍有許多波形記錄因變形或破碎尚未處理。 複製地震紀錄共 132 張,主要為有災害地震,包括 1904 年斗六地震 6 張、 1935 年新竹台中地震主震與餘震 23 張、 1941 年中埔地 21 震張 ...

  5. 短週期地震儀S-13(Portable Short-period Seismometer)為中央氣象局自民國71年起更新地震觀測設備所採用的儀器,其建造結實、穩定性佳,內部構造為彈簧、重錘及線圈。 當地震發生時,重錘上下振動而與線圈產生感應電流,亦即地震大小之信號。 其週期範圍在0.91~1.33 秒之間,正常以1 秒為準。 因S-13為一極靈敏的感應器,為了不受非地震之地表振動所影響,在有人氣象站以放在地震室內之地震臺上為,同時須放在操作人員較少經過的地方,以免碰倒而使其內部受損。 無人地震站則放在觀測站之水泥基座臺上。

  6. 因此氣象局於2011年在台灣東部海域完成由蘭頭城向東南外 海延伸45公里的海底電纜(Marine Cable Hosted Observatory; MACHO),此觀 測站儀器包含了寬頻地震儀(Broadband Sensor)、加速度型地震儀

  7. 本研究主要目的是探討台灣快速地震資訊系統TREIRS速報測站的強地動特徵,並評估其所提供的相關強地動資料之準確度,經檢驗最大加速度值在不同採樣率下的變化量,得知TREIRS速報測站的低採樣率所造成的偏差量約小於10%。 另外,我們發現,受到震源近場效應的影響,在震源區內相同地表地質條件的測站間其反應頻譜差異可大至10倍。 本研究並以有限斷層面之理論地震圖,探討不同震源機制所可能帶來的各種地表近場效應。 結果顯示,由逆衝斷層所可能帶來的近場效應,位於與滑動反方向的測站,其地表振動的持續時間較長,與滑動同向的測站,其聚焦效應明顯,三分量的速度最大峰值發生在斷層面頂端上方的測站,並且橫向的震波衰減率較縱向的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