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3月15日 · 陳建元笑著說,其實開發商也有賠很慘的,「穩賺不賠是後見之明,其實我們台灣也有幾個自辦重劃區,像我知道在雲林縣重劃完之後,一塊地也賣不出去,所以前提是確定這個重劃區未來有人要來蓋房子。

  2. 2023年11月9日 · 陳椒華強調,內政部應修正平均地權條例及相關市地自重劃規定,否則重劃會以人頭被控制,然後行賄民代官員,操作獲得抵費地,政府就是養肥市地自辦重劃禿鷹的始作俑者,請政府相關單位重視,盡速修正市地自辦重劃規定。 教授徐世榮表示,財團及權貴覬覦土地開發的龐大利益,組成重劃會利用虛灌地主人頭、重劃會投票偽造文書、虛增重劃及拆遷經費等等手段取得土地及開發門檻,而這由權貴及財團組成的絕對多數便可以輕易地輾壓少數人的意願進行開發及分配,不只是如此,在許多案例中可以看到重劃計畫的核准並未真正符合正當法律程序。 高雄82期大樹區維新反重劃自救會代表張簡春成表示,重劃區地主很訝異,自辦市地重劃可「以重劃養重劃」,相當不可思議。

  3. 2024年5月19日 ·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張孝義/台北報導 為貫徹、 落實法務部、台灣高檢署就國土保育的重視,雲林地檢署日前舉辦雲林地區「國土保育犯罪查緝聯繫會議」,邀集調查局雲林縣調查站、雲林縣警察局、環保局、政風、農業、水利、稅務局、地政處 ...

  4. 2023年8月23日 · 張豐年批評此作法本末倒置,造成日後該錯誤界址座標又遭當測量的最高指標,致使受害者求助無門,總是無解。依法「地籍測」時出現的問題最為嚴重,整區段間界址連帶出現位移。未測前原本相安無事的諸地號,測後卻反衍生無窮糾紛。

  5. 2024年4月13日 · 內政部去年底公布社會住宅政策,要求各縣市政府區段徵收、市地重劃等開發案,必須保留3%至5%土地,以專案方式賣給中央興建社宅,掀起「富人搶劫窮人」爭議。 對此,內政部長林右昌在今(13)日表示,期盼各縣市政府,不分中央與地方,都能就其持有的公有土地進行盤點,並優先評估提供作為社宅興建使用,希望能「取之地方、用之地方,並且造福地方」,真正照顧到市民的居住需求。 為回應國人對於加速推動社會住宅的期盼,內政部正積極辦理社宅規劃及興建,並持續與財政部等部會,盤點適當的國有及國營事業土地,全力提供中央的住都中心或協助地方政府興建社宅。 林右昌表示,截至今年2月,財政部國有財產署總計已配合社宅政策提供82.85公頃(約25萬坪),並保留96.49公頃(約29萬坪)的國有土地供興辦社宅的規劃興建。

  6. 2023年3月17日 · 根據地政年報資料,截至去年底,全國完成的市地重劃總面積達1萬8265公頃,相當於700個大安森林公園,昨 (16)日逢甲大學國土政策暨不動產研究中心舉辦「自辦土地重劃的貢獻與困境」座談會,希望政府能重視自辦重劃業者的心聲。 對於外界常誤解自辦重劃為暴利行業,業者紛紛叫屈,認為一次要應付數百上千位的地主,加上數十億元的資金投入,的確不是一般事業投資,但承受的風險也相對極高。 龍揚開發總經理張岳文表示,重劃費用負擔需送審,法規規定很清楚,甚至很多做了還不能報帳,絕對不是暴利,因縣市政府的公辦重劃占七成比例,如果那麼好賺,地方政府不是賺翻了嗎? 業者只是賺合理利潤,還要擔負開發風險,大家看到的都是開發成功的,業者也有做到賠錢的,但絕對不會對外說,因為會影響到下一個案子,所以賠錢只能默默吞忍。

  7. 2022年9月13日 · 監察院指出,有關雲林張家濫墾山坡地案,雲林縣政府同意行為人得以簡易水土保持申報書代替水土保持計畫,但未落實施工檢查,對於違規事實的認定又未能切合實際,衍生後續豪雨沖刷導致水土流失等情事,招致外界有規避水土保持計畫審查的批評,因此認定有違失。 監察院財政及經濟委員會已於今年8月3日通過三位監察委員林盛豐、賴鼎銘、林郁容的提案,糾正雲林縣政府。 後續監察院將持續督促雲林縣政府落實監督管理責任,以確保山坡地安全,並維民眾生命財產權益。 糾正案指出,經調查發現,雲林縣政府的違失如下: 一、同意以簡易水土保持申報書代替水土保持計畫,又未考量排水防災等措施,既未要求設置任何水土保持設施,也未針對裸露坡面敷蓋植生,衍生後續豪雨沖刷導致水土流失,招致外界有規避水土保持計畫審查的責難。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