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0215. 雲林縣斗南鎮農會田間管理人林文平過去曾是國軍裝甲勁旅的戰車連 連長,駕駛坦克車馳騁沙場,軍旅生涯退伍後投入農業代耕隊擔任「 大佃農」,駕駛曳引機管理超過25公頃的農地。 他種植管理的越光米、馬鈴薯不但有產銷履歷認證, 還代表斗南鎮農會獲得2012年產銷履歷達人的殊榮, 務農年收入超過百萬。 66年次的林文平是斗南子弟, 就讀海洋大學水產養殖學系時加入大學儲備軍官訓練團, 每年寒暑假回到陸軍軍官學校受訓, 大學畢業後就下部隊到台中擔任戰車連排長,曾經服務於新竹湖口、 澎湖等地,服役五年後以官拜上尉戰車連長退伍。

    • 全面辦理農民農眷保險
    • 肥料自由買賣
    • 增加稻米保證價格與收購面積
    • 廢止農會總幹事遴選
    • 廢止農田水利會會長遴選
    • 成立農業部
    • 農地自由買賣
    • 回應貿易自由化 陳:整合優勢對外競爭才是重點

    雖然這訴求在1989年農委會開辦農民健保後,算是有所回應。但放在現在的脈絡下,我認為農委會要更進一步爭取的是「建立從農安全體系」,也就是我們希望除了農民健康保險外,農民職業災害保險以及農業保險,這三個保險都能到位且能提升。 農業保險能避免農民看天吃飯,職災能避免農民在從事農業生產過程中的風險,再加上農保制度,農民的保障會比較完整。除此之外目前也在研擬農民退休制度,配合年金改革的政策,預計明年推出。

    當時這政策是為了呼應臺肥民營化,臺灣肥料價格發展至今相對日、韓已經便宜很多,且是穩定不變動的,全國均一價。已經沒有臺肥獨佔的問題,反倒是臺灣的農業生產資材使用如何轉向更友善環境,例如我們推有機質肥料、生物性農藥等,這對農民來說更需要。

    當時種水稻的農民很多,大概有70萬公頃以上(現約27萬公頃),但因為受到經貿自由化的衝擊,農民認為最有效果的就是政府增加稻米價格和收購面積。假設農民一公頃水稻田能收5000公斤的稻穀,政府若增加1、2元,農民一公頃的收入就增加5000元至10000元。 但稻米保價對農民好不好?老實說我認為一半一半。政府雖然保證了稻米價格,但長遠來看,肥料、勞動力逐年上漲,稻米價格卻僵固在那裏,沒有跟著國際糧價上漲。 對比一下就很明顯,1970年代以前國際間黃豆、玉米、小麥的價格平均每公噸是100美元,1970年爆發能源危機後成長到200美元,直到2008年的金融風暴又跳到250美元至300美元,國際糧價持續上漲,但臺灣的稻米價格從1988年的18.8元(以計畫收購價格論)到現在的26元,30年來只漲了8元,...

    這項訴求來自於地方派系的鬥爭,當時臺灣還沒有藍綠問題,而是很local的農會系統的派系角力,像我的故鄉屏東縣萬丹鄉就是長期南北派,廝殺得很嚴重。回應這問題,我認為是如何讓農會扮演協助農民、提高農民所得的角色,這幾年有幾個農會做得越來越好,像雲林縣斗南鎮農會、高雄市美濃區農會。 像我家鄉旁邊的高雄市大寮區農會也是個好例子,今年年初紅豆收割時,大寮區農會是用每台斤40元的價格和農民收購,反觀一個高屏溪之隔的屏東縣萬丹鄉農會收購價跌到37、38元,真的差很多,在這之後大寮區農會還說要鼓勵紅豆農轉種產銷履歷紅豆,希望從既有的100、200公頃提高到600公頃,非常有企圖,這就是真正能幫助農民提高收益的農會。 我認為農會未來賺錢的業務不應該只侷限在信用部,如何提升供銷業務才是農會真正努力的目標。

    這一項是算是七大訴求裡,我認為唯一一個農委會努力爭取來的。當時農民要繳水租(1994年改由農委會全額補助),但不見得每個農民都能享受到灌溉用水,如今農委會成功推動將水利會改制為公務機關,未來希望更進一步能服務到灌區外的農民,因為長期以來灌區外、約30萬公頃農地的農業用水是歸水利署管轄,但這不對啊,像臺灣最大地瓜產區的雲林縣水林鄉,大部分都屬於灌區外,長期以來沒有享受到農田水利會的服務,未來我們希望逐步編列預算都能照顧到。

    當時農民訴求成立農業部是希望引起大家對農業的重視,雖然這訴求在30年後是因為配合組改即將達成,但組改後能否真的解決未來臺灣農業的問題,是我更關切的,像農田水利會改制為公務機關後,未來組改完我們預計成立「農村及農田水利署」,慢慢啟動水資源流域區域整合等規劃,又例如農民的小型加工農產品,長期以來衛福部、經濟部都沒在管,阻礙了農業六級產業化的腳步,這部份我們正研擬相關規範,並希望能做出小型加工的示範點,讓農民有所依循。

    當時農民訴求農地自由買賣有其社會背景,但2000年修改《農業發展條例》讓農地不再農有後,農地開始出現價格、數量、品質上的問題。全世界最高的農地價格就在臺灣,平均每公頃要1500萬元,農地價格炒作引發農舍問題,為了改善這些問題,後來我們盤查出希望保留下來的農業素地(上面不能有建築物)有74至81萬公頃,這個配合國土計畫已經保護住了。 此外農地違章工廠即將啟動第二波拆除,這些都會盡力去做。還有未來我們希望在「對地綠色環境給付」上能把30多萬公頃非「基期年(83年至92年間種水稻或甘蔗等)」的農地也納進來,如此農地保護才會到位。

    回到當時引發520農民運動的起點,在於貿易自由化,這部分的衝擊我認為已非當前臺灣農業的主要挑戰。臺灣經過1990年代後的GATT到WTO,平均農產品關稅只剩10%至15%,和國際油價波動相比,國際油價的影響都遠遠超過這個。 而開放以來其實許多農產品是有守住的,像豬肉,因國內需求關係,目前本土豬肉的市場佔有率有九成,白肉雞則有八成五,畜產類都逐步透過垂直整合提高了競爭力,我會認為貿易自由化對臺灣農業的影響大概就是這樣。 至於像敏感性作物,如稻米、紅豆、洋蔥等,目前仍有用關稅配額去守住,未來即便加入CPTPP(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我覺得衝擊不大,反倒是像臺灣種苗在國際競爭力很高,但過去沒有把這些優勢整合起來很可惜,所以面對貿易自由化如何調適、提高競爭力,我認為才是重點。 1. 標籤 2. ...

  2. 院會通過農保、農退條例修正案 退伍青農將可參加農保、農退儲金. 為協助國軍屆退官兵提前規劃退後職涯,農委會108年11月與國防部合作辦理「國軍屆退官兵退前職訓農事訓練育成專班」。. (圖片來源/農委會). 行政院會今(11)日通過農委會擬具「農民 ...

  3. 1945年8月,二戰結束,臺灣由中華民國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所接收。 原先臺灣總督府的農商局,劃歸「行政長官公署農林處」管轄,首任處長為農業學家趙連芳;而原本農商局底下的食糧局,則改為農林處下設的「糧食局」,首任局長周亞青。

    • 中共軍演結束1
    • 中共軍演結束2
    • 中共軍演結束3
    • 中共軍演結束4
    • 中共軍演結束5
  4. 在國際參與方面,政府近年來積極參與世界貿易組織(WTO)、亞太經濟合作(APEC)、區域性漁業管理組織(RFMOs)、世界動物衛生組織(WOAH)運作,支持在臺國際組織亞蔬-世界蔬菜中心(WorldVeg),同時推動多邊及雙邊經貿談判,在100年申請加入「跨太平洋 ...

  5. 1945年二戰結束,臺灣政府機構面臨改朝換代的大變動,新竹州水產試驗場改隸新竹縣政府;1948年納入新竹縣農林總場之水產分場;1951年改隸新竹區農林改良場水產課,1952年改稱「臺灣省水產試驗所竹北工作站」,隸屬臺灣省水產試驗所,1967年升格為

  6. 1972年蔣經國先生出任行政院長,依時任行政院政務委員的李前總統之建議,提出「加速農村建設九大措施」之農業政策,才有制定一部農業基本大法作為法律依據之必要性,此乃農業發展條例(以下稱農發條例)立法的時代背景。 農發條例自1973年9月3日公布實施以來,一直被視為我國農業根本大法。 但從1990年代起經貿自由化與全球化已是普世價值,我國也在2002年成為世界貿易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以下稱WTO)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