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0915. 文/郭琇真 攝影/謝佩穎 繪圖/邱柏綱. 不只人有機會罹,超市常見的香蕉,也容易得到素有癌症稱號的「黃葉病」。 黃葉病無藥可醫,1970到1980年代全盛時期,臺灣每10根香蕉最高有7根會罹患此病,嚴重衝擊蕉農收益,也影響到臺蕉銷日的貨源穩定,當年臺蕉種植面積一度從5萬公頃跌至9千公頃。 黃葉病洗牌國際香蕉貿易史,51年前臺灣出現首例. 7月盛夏,驅車來到臺灣香蕉主要產區屏東縣和高雄市,會發現整片綠油油的蕉園裡,卻有幾棵香蕉樹葉部泛黃,有的葉柄已軟化、下垂,嚴重甚至出現整株枯萎的現象,這就是俗稱的香蕉癌症「黃葉病」。 香蕉各感染期都有可能罹患黃葉病,如果抽穗前感染未致死亡,果實會變得短小、果型呈歪斜。

  2. 目前最受蕉農廣泛種植的是台蕉5號,俗稱玉山。 趙治平說,蕉5號從種到採收差不多1年,產量和北蕉差不多,果形、風味和北蕉很像;在外銷上,和北蕉混裝也不會有太大差異,所以即便有其他品種抗病性、產量比它高,但蕉農受市場影響下,還是比較喜歡種蕉5號。

    • 新南向旗艦計畫簡介
    • 強化蕉苗生產品質系統
    • 提升蕉苗外銷保鮮技術

    新南向國家GDP約7兆美元、占全球8.8%,人口超過全球總數30%,經濟快速發展,被各國視為重要潛力市場而積極布局。農糧署「新南向旗艦計畫」以提升我國安全、優質農業外銷占比為目標,協助業者解決農業新南向關鍵技術缺口,進而提升國際競爭力。 蕉苗作為「新南向旗艦計畫」種苗外銷的主力之一,台灣香蕉研究所透過非外銷主力的抗病品種(如寶島蕉)進行國際種苗行銷,及具品種權之台蕉7號積極在香蕉生產國(如菲律賓)及果品銷售國(如日本)進行品種權布局,在積極拓產蕉苗外銷的同時,也確保臺蕉產業不會受到負面影響。在「新南向旗艦計畫」中,藉由強化蕉苗生產品質內控系統及提升蕉苗外銷保鮮技術,強化國際行銷,以優化外銷品質、降低運送成本,強化蕉苗出口競爭力。

    超過一世紀以來,香蕉黃葉病從1號生理小種(race 1)演化到香蕉黃葉病熱帶型4號生理小種(簡稱TR4),襲擊全球香蕉產業。黃葉病屬於土傳性真菌病害,在無寄主的情況下可長期存活在土壤數十年,這病害至今仍無有效的防治策略,一旦染上黃葉病即只能選擇與病原菌共存,或透過輪作以降低發病率,或種植抗病品種。蕉研所長期投入黃葉病抗病品種選育,如台蕉1號、台蕉3號、寶島蕉、台蕉5號、台蕉7號,台蕉8號皆是代表性品種。 全臺灣共有16家組培苗的蕉苗場,部分民間業者因為不具備生產無病毒健康種苗之生產體系,及優良繁苗母材選用能力,導致出現蕉苗高變異率、品種純度不足等問題,也影響香蕉產業發展。對此,蕉研所根據「香蕉種苗病害驗證作業須知」,完成「北蕉」、「寶島蕉」、「台蕉5號」, 及「台蕉7號」等香蕉健康種苗驗證體...

    不良的保鮮技術會造成蕉苗損耗,且主流使用的玻璃瓶運送方式導致物流成本難以下降。為了穩定蕉苗物流運送的品質,蕉研所積極投入替代容器的研發,並制定配套保鮮技術。包括將發根培育階段改至可滅菌之夾鏈袋,並研發可配合現行育苗盤、自動填充設備的新型塑膠容器,除了較玻璃瓶直接出口每株減少0.7元之運輸成本,也兼具操作人員易開蓋,及透過強化瓶蓋緊密度以助於減少污染等優點。目前已順利出口至菲律賓農產公司,蕉苗品質獲得對方肯定。 「新南向旗艦計畫」藉由強化蕉苗生產品質管理,及外銷保鮮技術,預計2020年通過「香蕉種苗病害驗證作業須知」所生產的蕉苗生產可取代30%現行種苗生產體系,有效提升外銷蕉苗品質,強化整體蕉苗產業國際競爭力。再者,以完善品種權保護與商業布局為前提,藉由與Dole Philippines co...

  3. 其他人也問了

  4. 臺灣大學昆蟲學系教授蕭旭峰指出植物醫學涉及診斷檢驗到用藥等層面一般農民在農藥行抓藥可能一次被指示用好幾種藥但實際上可能只需要一種藥就夠了這是診斷與檢驗之間的斷裂」。 而植物醫師便是能在此提供專業,有效且精準地判斷疾病內容,再對症下藥。 實習植物醫師上路 植物醫師法還需社會溝通. 防檢局表示,雖然「植物醫師法」還未能正式上路,但在2007年臺灣大學已開始提供植物診療諮詢服務。 2018年年底臺灣大學、嘉義大學、中興大學及屏東科技大學更成立植物教學醫院,讓「實習植物醫師」提供民眾一般植物病蟲害諮詢的服務。 蕭旭峰分享,過去兩年臺大農學院與雲林農會合作的經驗中,不只是農友的問題可以被解決,也是讓植醫學程的學生能實地操作、累積實戰經驗,因此植物醫師的服務很受歡迎。

  5. 至此,全世界無不想辦法拯救香蕉的滅種危機,其中包括培育能抵抗新型黃葉病的香蕉新種,例如:台灣香蕉研究所培育的寶島蕉(又稱蕉4號)、蕉5號和7號,其中蕉5號在臺灣、寶島蕉在菲律賓皆已有商品化,除了抗病,也直接有經濟產值。

  6. 小標=讓臺灣農業走向永續 植醫制度勢在必行. 推動植物醫師制度是今(2021)年農委會重點工作項目之一,2021年5月10日,農委會於雲林縣莿桐鄉農會舉辦「植物保護量能暨農藥管理再提升」記者會,結合強化農藥管理相關政策擴大辦理,宣示推動政策的決心 ...

  7. 我頭一回聽說海拉細胞和海莉耶塔的事,在1988年。 那年我16歲,在社區大學的生物課上,聽講師戴夫勒(Donald Defler)談起這段故事,當時距離海莉耶塔過世已經37年。 戴夫勒老師個頭矮小,頭髮微禿,在演講廳前面來回踱步,操作投影機放映幻燈片。 他指著背後牆上的兩張圖表,細胞複製週期圖,但在我看來像是由霓虹色箭頭、方塊、圓圈加上我看不懂的詞彙組成的塗鴉,例如「MPF啟動蛋白質活化的連鎖反應」。 我高一念普通的公立高中,結果沒過關,因為完全沒去學校。 後來我轉到另一所高中,那裡有我喜歡的課程,獨獨少了生物學,因此我去修戴夫勒的課,補齊高中學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