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12月22日 · 2022-12-22 07:30:00. 日報. 【健康解碼中風後的三個月乃復康黃金期 重塑腦細胞功能 回復自理能力. 分享: 中風一旦發作,可在一瞬間奪走患者的活動與自理能力,並且留下各種後遺症,對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質素造成長遠影響。 患者倘若能在中風後積極地投入復康療程,有機會重塑周邊腦細胞的功能,重建新生。 腦神經科專科呂承浚醫生指出,中風後三至六個月是復康的黃金時期,患者越早開展復康計劃,得到的成效越大。 患者中風後身體經歷的巨變,與腦部遭到破壞息息相關。

  2. 2024年4月29日 · 做法:魚頭切半並煎至微黃,放入魚湯袋備用;將天麻及白芷洗淨,連豆腐、薑片、魚頭及5碗水倒入煲煮滾,之後改用細火煲1.5小時,最後以鹽調味。 功效:天麻祛風通絡;白芷散風除濕,通竅止痛. 木耳祛瘀湯. 材料:黑木耳30克、當歸尾15克、紫丹參15克、紅棗15克、新鮮山藥50克. 做法:將黑木耳洗淨,加清水煮沸,加入當歸尾、紫丹參、紅棗、山藥,大火煮滾轉細小火後燉30分鐘。 功效:理氣活血、通絡止痛. 鄭芸菁最後推介兩款預防中風湯水,相對平和,適合大部分人食用。 三高人士注意. 血糖、膽固醇及血壓指數不穩定都會增加中風風險,鄭芸菁提醒,三高人士在日常及飲食上也要注意。 飲食上要避免進食肥甘厚膩或煎炸食物,亦要避免煙酒等;平時也要有充足休息,做適量運動,不可過於勞累也不可太安逸,保持心情舒暢。

  3. 2023年5月10日 · 葉醫生指出復康計劃最重要的目的是預防二次性中風倘若患者本身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及膽固醇過高等高危因素便必須透過藥物將其改善。 而缺血性中風患者則需要服用抗血小板藥物,避免血塊再次形成。 若然中風是由心房顫動引起,則建議服用薄血藥。 現時有一些新型薄血藥可以令患者流血的風險較低,並備有逆轉針劑,以應對突發流血的情況。 葉醫生鼓勵患者依從醫生指引用藥,並改善生活及飲食習慣,以免再次中風。 *備註:葉醫生提醒,治療及預防中風有不同方案。 患者應與醫生討論,按個人身體狀況及實際病情等,選擇最適合的應對方案。 腦神經科專科葉建強醫生. 中風 談笑用兵 急性中風黃金3小時 缺血性中風 中風先兆 心房顫動中風 薄血藥 抗血小板藥 腦神經科專科 葉建強.

  4. 2024年5月14日 · 2024-05-14 16:02:43. 港大揭中風6小時後接受取栓手術仍有效 逾三成患者術後可獨立生活. 分享: 港大醫學院研究團隊發現超過3成急性缺血性中風患者於發病6小時後接受血管介入動脈取栓手術獲得良好臨床效果。 左起梁嘉傑教授、陳灌豪醫生、鄭璟暉醫生和朱賢麟醫生。 (警方提供) 中風是本港第4號「致命殺手」,每年約3,000人因中風死亡。 港大醫學院和瑪麗醫院合作進行的一項研究顯示,急性缺血性中風患者於發病6小時後接受血管介入動脈取栓手術治療仍然有效,當中逾三成患者更獲得良好的臨床效果,手術後90天可獨立良好生活,成效顯著。 團隊:成效令人鼓舞.

  5. 2024年1月3日 ·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腦中風中心主任吳秀娟醫生表示患者會出現類似中風的症狀例如肢體單側無力或麻木口齒不清失明等。 相關症狀可能持續幾分鐘至幾個小時,並於24小時內完全恢復。 約有1/3的短暫性腦缺血患者會發生中風,尤其在短暫性腦缺血發生後48小時內的風險最高。 中風風險高. 「短暫性腦缺血是即將中風的警號! 」吳秀娟醫生說,「約有1/3的短暫性腦缺血患者會發生中風,尤其在短暫性腦缺血發生後48小時內的風險最高。 有研究指出,在短暫性腦缺血發生後1周內,中風復發的機會高達10%。 短暫性腦缺血的風險因素包括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心房顫動、吸煙等。 如果出現短暫性腦缺血的症狀,一定要盡快求醫,即使症狀自行消失,也不能掉以輕心。

  6. 2023年10月15日 · 為不健康食品制訂法規. 專家組又與來自6個高收入國家和6個中低收入國家的12名中風專家進行討論並考慮人口增長和人口老化等因素發現實行高質素監測預防護理和康復都面對不少的障礙包括對中風及相關風險因素缺乏認識如糖尿病高膽固醇肥胖不良飲食和吸煙等專家組在聲明中呼籲世界各地政府應對如鹽酒精含糖飲料及反式脂肪等不健康食品制訂法規和徵稅並指現在就要立即採取行動以對抗中風造成的破壞。 健康解碼. 【健康解碼】嚴重中風 心房顫動係元兇 新型薄血藥大減中招風險. 健康. 中風半癱經顱磁刺激 治療後自行拄拐杖行走. 健康. 中風|研究:暴露污濁空氣 5日內較易中風. 中風 醫療成本 柳葉刀神經學委員會.

  7. 2022年11月28日 · 明愛醫院顧問護師 (中風科)江珠莉憶述,有一名50餘歲的中風康復病人事後向她分享,指中風當日在家中召喚救護車,在獲悉自己會被送往明愛醫院急症室時,因誤以為只有各聯網「龍頭醫院」有「溶血針」,遂要求對方離開並擬自行前往,詎料之後連「出門口都冇力」,復再次召喚救護車,最終送往明愛醫院救治並接受靜脈溶栓治療,事後也覺得自己很幸運。 醫管局數據顯示,每年均有逾一萬宗因急性中風而入院的案例,當中八成屬缺血性中風、兩成為出血性中風中風為本港主要「致命殺手」之一,每年平均有約3,000多人死於腦血管病,佔總死亡人數約6%。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