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5月24日 · 英阿福克蘭群島戰爭歷經海空作戰後,英軍掌握海空優勢,並持續以外交、經濟等手段壓迫阿根廷;在軍事上,以亞森松島為中繼基地,發動登陸及地面作戰,迫使阿軍投降。 以下就雙方作戰構想、登陸作戰經過與檢討評析,分述如下: 作戰構想. 英軍:以規復福克蘭群島為目的。 英軍欲先擊退東福克蘭群島之阿軍,攻占史坦利,迫敵投降。 作戰全程區分3個階段實施。 第1階段以陸戰第3旅及空降第2、3營,於聖卡羅斯港實施登陸,建立灘頭陣地;第2階段以陸戰第3旅及空降第2、3營,分沿道格拉斯—提爾港—肯特山道,及達爾文—鵝坪—快樂—肯特山道,向史坦利港採鉗形攻擊,並以步兵第5旅適時投入戰鬥。 阿根廷軍:以防禦東西福克蘭島,殲滅進犯英軍為目的。

  2. 2022年5月8日 · 狙殺山本的計畫呈給總統羅斯福與海軍部長諾克斯後獲得同意於是尼米茲將這個行動交予南太平洋美軍司令海爾塞將軍執行行動代號復仇行動」,以示對於山本策劃執行偷襲珍珠港的報復

  3. 2021年3月28日 · 盟軍登陸西西里島的第一天英軍第51師從登陸艇上卸下裝備。. (取自維基百科). 滕昕雲. 1943年5月,德軍被逐出北非後,盟軍即準備重返歐陸的戰略規劃。. 盟軍的下一個目標為登陸西西里,作戰代號「哈士奇行動」(Operation Husky),D日設定為1943年7 ...

  4. 2020年5月10日 · 前言. 英阿福克蘭群島戰爭,係英國與阿根廷在1982年4月2日至6月14日間,於南大西洋為爭奪福克蘭群島主權,英國發動的三軍聯合作戰;此一軍事衝突歷經74天,作戰全程涵蓋海、空作戰及登陸作戰。 以下就戰前情勢、雙方作戰構想、海空作戰經過與檢討評析,分述如下: 戰前情勢. 1982年2月下旬,英阿兩國在紐約舉行福島主權談判,未達共識,雙方決裂,以不愉快收場。 1982年3月19日,阿根廷商人登陸南喬治亞島,撤除島上鯨魚加工廠,並升起阿國國旗,引起英國抗議,為此一戰爭的導火線。 作戰構想. 英軍:以規復福克蘭群島為目的。 英國組成海軍特遣部隊向南大西洋出發,並對福島全面封鎖,孤立該島守軍,並先行收復南喬治亞島,建立前進基地,繼而登陸福島,擊潰阿軍。

  5. 2021年4月5日 · 2021/04/03. 社論. 【社論】後勤補保周延綿密 為戰力奠基. 後勤為戰力與作戰持續力之根本,一旦缺乏堅韌的後勤支援,軍隊就無法遂行各項作戰任務。 在近代複雜作戰環境下,各種高科技武器裝備推陳出新,更有賴健全補保作業,方能確保妥善率與作戰能力。 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戰史例證顯示,後勤補保為戰爭勝負關鍵,國軍在推動各項建軍規劃與組織變革時,皆須充分考量整體後勤能否配合,更將後勤補保列為部隊重要支柱。 後勤補保涵蓋攸關部隊正常運作補給、保修、運輸、衛生、彈藥等範圍,項目繁多與複雜,往往超乎常人想像。 然而,從官兵個人服裝到精密武器裝備修護,任何一個環節產生疏漏,輕則損及個人權益,重則導致武器裝備毀損與人員傷亡。

  6. 2020年4月12日 · 之後,馬歇爾不斷努力提升美國軍力,為美國陸軍參與二戰做好準備,杜魯門總統後來尊稱他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勝利建築師」。. 在1944年的諾曼地登陸準備之際,馬歇爾原本被看好將出任大君主行動的最高指揮官,但羅斯福卻指定艾森豪擔任,馬歇爾亦 ...

  7. 2020年6月7日 · 作戰經過概要. 1999年3月24日早上8時,北約對南聯盟發動空襲,主要目標包括防空系統、指揮中心及部署在科索沃的軍事力量。 南聯盟有7個地區的20多個軍事目標被擊中,同時宣布進入戰爭狀態與全國總動員,並關閉所有邊界。 3月27日,南聯盟防空部隊在首都貝爾格勒附近,擊落1架美國F-117隱形戰機。 3月28日,北約將空襲推進至第2階段,攻擊防空設施,轉為攻擊武裝部隊。 4月1日,北約開始轟炸南聯盟境內重要交通設施,多瑙河—黑海的航運及貝爾格勒—維也納的鐵公路,均被迫中斷。 南聯盟擊毀另1架美國F-117隱形戰機。 4月2日,美國羅斯福號航空母艦駛入地中海。 俄羅斯黑海艦隊河灣號偵察艦駛離塞瓦斯托波爾港,前往地中海。 4月3日,北約以巡戈飛彈擊中貝爾格勒市中心的塞爾維亞和南斯拉夫內務部大樓。